铁木真的童年,是什么造就了蒙古国的崛起

1162年春季,铁木真出生在斡难河边一片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地带。

他的父亲也速该是孛儿只斤氏族的一名成员,这个氏族弱小而毫无分量,依附于势力强大的泰亦赤兀惕部落生存;他的母亲诃额伦是被抢来的新娘,她前任的丈夫是篾儿乞惕部落的赤列都。

按照草原的传统,在将新娘迎娶回自己部落之前,男方要向她的父母提供聘礼并为他们干几年活。

诃额伦被也速该劫掠的事件,正是发生在赤列都与诃额伦完婚后,跋涉返回赤列都所在的篾儿乞惕部落途中。

也速该远远望见这对新婚夫妇,便立即策马回营,伙同自己的两个兄弟劫走了诃额伦。

诃额伦虽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姑娘,但她心里清楚,如果她与赤列都一起逃走,那么两人很有可能被抓住,赤列都一定会被杀掉;但如果她留下来向劫掠者投降,那么他们基本都会放过独自逃走的赤列都不管。

她努力说服赤列都配合她的计划,两人依依惜别,注定此生不会再见。

铁木真的童年,是什么造就了蒙古国的崛起


被劫往孛儿只斤氏族后,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抢劫她的也速该的妻子。1162年的春季,她迎来了她的长子铁木真。

其实,在诃额伦之前,也速该已经有了一位妻子,并育有一子。

或许是为了避免在两个儿子之间爆发争斗,在铁木真8岁时,也速该就带着他外出为他寻找妻子。

与情投意合的孛儿帖定亲后,铁木真留在未来岳父家劳作。

也速该则在归途中遭塔塔尔人下毒暗杀,但他仍然逃离了那些塔塔尔人之手,并返回自己的营地。随即,他立刻派人把铁木真接回来。

可是当他回到家族营地时,父亲已经死了,他留下两个妻子和七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这时候,他们的家族还依附于泰亦赤兀惕部落生活,失去了能帮助他们打仗与狩猎的也速该,泰亦赤兀惕氏族认定这两个寡妇和她们的七个孩子已毫无用处,便决定将他们独自留下。

铁木真一家孤儿寡母就被独自留在了斡难河边,形成仅以其家族为核心的一个小单位。

铁木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亲密的玩伴札木合。

札木合年纪稍长于铁木真,他所在的札只剌惕氏族多次在斡难河边扎营,且与铁木真家族有着远亲关系。青少年时期两人就结为安答(这是一种超越血亲的牢固友谊的象征)。

铁木真的童年,是什么造就了蒙古国的崛起


不同于和札木合之间的亲密无间,铁木真和异母长兄别克帖儿之间的气氛非常糟糕,以至于后来他策划与亲弟弟哈撒儿一起谋杀了总是在家颐指气使的别克帖儿。

此举遭到了视斡难河边为领地的泰亦赤兀惕人的刑囚。

关于铁木真被刑囚的时间并无定论,蒙古的口头传说和原始资料认为这是一段短暂的时间,而中国的编年史学家则认为这段时间长达十多年。

总之,我们知道的是铁木真后来在一家负责看守他的奴仆的帮助下才逃了出来。

与他在血缘上更亲的泰亦赤兀惕氏族曾在生存环境恶劣时抛弃了他们一家,现在又对他除之而后快;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另一个家庭,却愿意冒死相助。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段年少时的经历,对他后来打破以血缘论亲疏与地位的草原传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铁木真从泰亦赤兀惕人的营地逃走后便找回自己的家人。

1178年,铁木真16岁。

当他出发寻找小时候与他定亲的孛儿帖时,他高兴地发现,尽管年纪稍长他一两岁的孛儿帖早已过了适婚年龄,但她仍在等他。

孛儿帖的父亲德薛禅知道铁木真与泰亦赤兀惕氏族交恶,但仍然履行前约,将女儿许配给他。

铁木真的童年,是什么造就了蒙古国的崛起


按照风俗,当新娘与新郎一起返回营地,要和他的族人共同生活时,她就要带上一件衣服作为礼物,送给她丈夫的父母。

孛儿帖带了一件草原上最珍贵的黑貂皮外套。

正常情况下,铁木真要送一件同样的礼物给父亲,但他的父亲早亡,于是他想到要将这件外套赠与另一个人。

以此,他可以重新恢复父亲过去的一段友谊,同时便于缔结同盟,为他和他逐渐兴盛的家族提供一些安全保障。

这个人就是草原上三个主要部落之一——客列亦惕部落的首领汪罕。

汪罕曾是铁木真父亲也速该的安答。汪罕热心地接受了他的礼物,承认了铁木真是他的过继儿子,受到他的保护。

铁木真拒绝了汪罕安排的部落领导职位,安心回到一家人驻扎的客鲁涟河边,企望能过平淡充实的日子。

此时家族中的孩子们日渐长大,这个小小的家族又吸收了两名勇敢的年轻人博尔术和者勒篾(他们是铁木真后来优秀部下)以及一位来历不详的老妇人。

铁木真原本只倾向做这个亲密无间的部落的领导者,远离周围部落相互攻伐的世界——

直到妻子孛儿帖被篾儿乞惕族(那正是当年要迎接新娘诃额伦的家族)劫掠,正如他母亲当年遭遇的情况一样。

在放弃孛儿帖另娶他人和寻回孛儿帖之间,铁木真最终选择了后者,命运就此展开了新的章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