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戰術調整”——湖南一家民營足球製造商的自救

新華社長沙4月17日電 題:疫情下的“戰術調整”——湖南一家民營足球製造商的自救

新華社記者周勉 白田田

前段時間,一張來自海外、數量達到100萬個的足球訂單,讓湖南航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舒芬陷入兩難:接,起碼虧損100萬元;不接,工人們沒事做就會辭職,等行業恢復正常,再招工就難了。

“那就先接20萬個扛一陣子再說吧。”考慮了半個月,舒芬最終採取了這個方案。這家位於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的民營企業是全市唯一的足球製造商,規模在業內屬於中游水平,98%的產品都銷往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後,原本排到6月份的訂單幾乎全部被取消,僅剩的一張訂單最多再撐10天。“這張百萬大單夠我們一年的產量,但客戶把價格壓得實在太低了,差不多生產1個就要虧損1塊錢。”舒芬說。

公司成立4年多來,每年都有上百萬個足球銷往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等國家。不僅進入國外很多大型商超和遊樂場,包括皇馬、巴薩兩個西甲豪門在內的多傢俱樂部每年也要採購數十萬個用於各自的周邊活動。

“每個足球的正常純利在1.5元左右,按我們的產量來算,這完全可以讓企業過得很‘滋潤’。但現在沒了國外訂單,我們一下就慌了。”舒芬說,春節之前,他們每天的產量在2500到3000個之間,如今只有1500個。拿計件工資的工人的收入也從每月最高6000元降到了3000元。

航碩公司一開始還是將自救的目光放在海外市場,但發現行不通。東南亞地區因為勞動力更加廉價,吸引了多家國際體育用品製造巨頭設廠,中國企業的產品在那裡缺乏競爭力。非洲潛在的市場雖然巨大,但大多隻接受低端產品,利潤根本得不到保證。

“直到這時,我們才將重點轉移到了之前被有意無意忽視的國內市場。雖然目前大家都轉做內銷,競爭激烈,但還是遠遠好過國外市場‘一單難求’的局面。”舒芬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儘管這4年來,航碩一直是懷化市唯一一家足球製造企業,可本地市場佔有率幾乎為零。她本人也是一週前才知道,懷化13個縣市區的所有學校和培訓機構,竟然都沒聽說過航碩的名字。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學校已經開始有序復課,這讓最近一段時間到處奔走的舒芬在懷化爭取到了總量1萬個足球的幾個訂單。“保守估計,全市還有4萬多個足球的市場潛能,我們準備全部談下來。”她介紹。另外,雖然會面臨來自邵陽和婁底幾家企業的競爭,但湖南省內每年上百萬個的需求,自己還是有把握“能拿下十來萬個”。

半年多前,一個專門從事網絡直播“帶貨”的團隊曾主動上門尋求合作,被無暇顧及的舒芬拒絕,雙方在上週又重新開啟了合作洽談。之前,航碩公司90%以上的訂單一直採用受權代工的方式進行生產,因此並無自行銷售的權力,而直播“帶貨”則意味著必須賣自己的牌子,這也讓公司有了認真經營自己品牌的機會。雖然數量不會太多,但好在利潤會比代工多2到3倍。

“每屆世界盃舉行的前一年是行業最忙、訂單最多的時候,所以明年就算是我們的‘世界盃年’了,按照往年經驗來說,訂單量至少會增加40%。”在憧憬著希望的同時,舒芬也進行了反思,“這次全球疫情讓我們意識到了‘內外並重’的重要性,更讓我們意識到,做足球和踢足球一樣,要根據場上情況不斷調整戰術,才能最終取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