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文化產業,從根本上講,是第三產業或服務業的一種形式。


人們都知道文化產業未來需求巨大,而且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文化的需求與消費日益增多。

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雖然更多人看好文化產業,但文化產業包涵內容眾多,做起來又不那麼容易。我們可以從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來談起。

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1.在信息極大豐富的今天,當人們一覺醒來,先看手機,各種信息撲面而來。

上班的途中,我們看到了各種的戶外廣告;進出小區,寫字樓門口,各種廣告信息隨處可見。

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2.人們對各種廣告信息的排斥越來越厲害,越來越多的人們拒絕廣告,但幾乎沒有人拒絕藝術品,尤其是各種精美的藝術品。

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3.可以用藝術品及其衍生產品,如各種國畫,油畫及更多藝術品,植放於人們出入的各種場合。如電梯,酒店大廳,餐廳,茶館,旅遊景區等。

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4.我們熟悉的大型企業--分眾傳媒,就是從城市電梯開始做起來的。而他們認為:電梯是城市的基礎設施,電梯這個最日常的生活場景代表著四個詞:主流人群,必經,高頻,低干擾。而這四個詞正是引爆品牌的最核心以及最稀缺的資源。

實際上,用藝術品代替電梯廣告,或許是一些高端寫字樓或高級酒店的新選擇。畢竟,沒有人拒絕藝術欣賞----哪怕是不懂藝術的人也是如此。

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5.不同場合,不同位置需要懸掛的藝術品不同,需要“量身定做”,而不是“千篇一律”。比如,茶館裡需要掛茶文化主題畫,餐廳裡或酒店裡,需要飲食文化主題的藝術品,而不是隨意掛。

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6.各種美輪美奐的藝術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可僅僅讓人關注,還不能產生效果,還要巧妙的植入各種的廣告或信息,如二維碼互聯,或者,實施各種活動,讓人參與。

實際上,對於通過藝術品宣傳企業形象的做法,並不是什麼創新。比如,銀行,每到春節給客戶送的掛曆、檯曆,漂亮的對聯等,其實就是通過藝術品宣傳企業形象。

文化藝術及其衍生品產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分眾傳媒”?

7.重點研究下人們長時間駐足的餐廳,茶館,足療,美容等場合,通過擺放合適的藝術品+植入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