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可以摧毀人的生活
我什麼都做不好!都是我的錯!我太笨了!一事無成……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對自己說這樣話,尤其是在辦砸了事之後,更會無休止地責怪自己,直到筋疲力盡。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把這種現象稱為“悲觀”。他認為悲觀是一種強有力的手段,可以摧垮人的意志,摧毀人的生活。
在他所教授的大學,就有一個女生因為悲觀而毀掉了自己的一生。
該女生是英國文學系的高材生,天資聰穎,善於研究,受到了導師的大量關注。但因為一次外出進修,她改變了研究方向,脫離了原來的導師,因此引起了導師的怨恨。
為了報復她,導師在畢業答辯上給學校遞了小紙條,指責女生論文抄襲。這本是莫須有的罪名,女生卻沉默了。因為自己確實引用了兩段論述,未知出處,。
女生本可以把事情說明,獲得學校的諒解。但在悲觀的作用下,心裡先崩潰了。她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不太謹慎了,即便說明情況學校也不會原諒自己,而自己一生都要背上這個抄襲的罪名。最後在論文答辯上,女生沉默不言,最終遭到了學校的退學,成了超市裡一個普通的售貨員。
生活中,很多人都像這個女生一樣,本可以有著光明的前途,美好的未來,但就是太悲觀,因而毀了自己的一生。
馬丁·塞利格曼說,悲觀的人,常常會把一點不順利轉變成大災難,從此一蹶不振。而樂觀的人在面對惡劣環境時,他們會把它看成時一種挑戰,更努力地克服它。
為什麼有的人悲觀,有的人樂觀呢?
塞利格曼認為,主要是他們的解釋風格不同。
解釋風格就是對這件事為什麼會這樣發生的習慣性解釋,反應了我們的慣有思維。它分為三個維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
一、永遠到底有多遠
悲觀的人相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壞事是永久性的,它們會伴隨一生,影響深遠。
悲觀的人常用詞語有“永遠”、“從不”、“總是”等。比如“我總是很糟糕”、“我永遠也學不好數學”、“我從來不能獨立完成工作”……他們經常會用這些表示時間恆定的詞來表達自己的狀態。
樂觀的人就相反。他們相信壞事是暫時的,會很快過去的,經常用的詞語有“有時候、“最近”、“偶爾”等。比如“我有時候很傻”、我最近狀態不好”、“我偶爾會丟三落四” ……樂觀的人會把壞事侷限在一個特定的範圍內。
相信壞事是永久的人,很難從失敗中再站起來,因為失敗無止境。而相信壞事只是暫時的人,會很快戰勝失敗,迎接明天。
二、一無是處
面對失敗,悲觀的人常常會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一無是處;而樂觀的人卻認為,自己只是某一方面能力不足,在其他方面自己還是很優秀的。
比如面試失敗,悲觀的人會認為自己哪哪都不行,所以才會無工作可做,因此破罐子破摔,乾脆放棄找工作了。而樂觀的人卻認為自己只是缺乏面試技巧,在其他方面,自己還是很出色的。因此會繼續努力,直到成功。
這就是悲觀和樂觀在普遍性緯度上的區別。悲觀的人會把失敗擴展到所有領域,而樂觀的人只會把失敗限定在某一個領域。因此在結果上,樂觀的人更容易堅持不懈,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三、都是我的錯
這是解釋風格在人格上的維度。悲觀的人常常會認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是自己的錯誤,是自己的能力不行,不討人喜歡,所以才會出現在的糟糕局面。
他們經常會說“我很蠢,很笨”、“我沒有學習的天分”、“我生來就就很脆弱”……所以面對失敗,他們更容易放棄自我,一蹶不振。
而樂觀的人常常會把失敗歸咎於外在的環境和因素,因此他們很容易從失敗的漩渦中脫身,從頭再來。
要判定一個人是悲觀還是樂觀,不一定要同時滿足解釋風格的三個維度,只要滿足其中之一,我們就可以判定一個人是悲觀還是樂觀。
悲觀和樂觀的解釋風格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父母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父母的行為舉止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孩子會通過父母對事件的解釋來認識世界。
比如,孩子和媽媽逛超市,媽媽卻發現忘帶錢包了。於是媽媽就會說“我真是笨死了,總是丟三落四,幹什麼都做不好,……”媽媽以為是把自己痛罵了一頓,但這樣的表達方式卻讓孩子全部聽了進去。
“我真是笨死了。”孩子首先聽到的是一種人格化的解釋風格。
“我總是丟三落四。”媽媽沒有把忘記錢包這件事規定在“今天”這個範圍內,而是用了“總是”,給這件糟糕的事情套上了永久性的解釋。
“我幹什麼事都做不好”忘記拿錢包只是一件事情,但媽媽卻把它擴展到了所有的生活領域。這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普遍性的解釋風格。
在忘記拿錢包這件事上,孩子學會怪罪自己,厄運是永久的、普遍的解釋。有研究表明,在日常談話中,我們每分鐘都有一次解釋。而孩子會對這種解釋一字不落的聽進去,尤其是對不好事情的解釋。他們會特別注重父母解釋的方式,並跟著模仿。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了父母永久的、普遍的、人格化的的解釋風格,成為了一個悲觀的人。
二、外界的評價
外界對男女性的評價總是不同。比如對女性就是“女人天生方向感不強”、“女人不善於做研究”、“女人總是太感性”等含有普遍的、永久的,人格化特點的評價。
對男性,大多都是“工作沒做好,是因為男人不努力”、“朋友不多,是因為男人不會溝通”、“不顧家,是因為男人的狐朋狗友多”等暫時的,特定的以及非人格化的評價。
隨著外界的評價,男女性也會給自己的思維定性,變成更樂觀或者更悲觀的人。
為了證明這一點,世界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德威克做過這樣一項實驗。他隨機挑選400名學生做一道無解的難題,然後尋問他們失敗的原因。結果女生無一例外的答案都是“我不擅長數字遊戲”或“我不夠聰明”等這些悲觀的解釋風格。而男生大多是“我沒有專心去做”或是“我沒盡全力”等這些樂觀的解釋風格。
所以你看,男性更樂觀,而女性趨於悲觀,這跟外界的評價方式有著莫大的關係。
三、成長的經歷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悲觀和樂觀的解釋風格也和童年的成長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經歷了重大危機,又沒有在後來的成長中修復的話,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悲觀的人。
著名的社會學家艾爾德曾在報告中指出,同樣經歷了金融危機的女孩,富人家女孩會很快從創傷中恢復過來,成為一個樂觀的人,擁有幸福的生活,而貧窮的女孩卻會一直悲觀,一生不幸。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富人在金融危機之後很快恢復了經濟地位,讓女孩學到了厄運是暫時的、特定的以及外在的解釋風格,因而他們變得樂觀。而樂觀的心態又促進了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努力奮鬥,最終獲得了幸福的生活。
貧窮家的女孩本來就很窮,危機之後仍然很窮,所以他們看到的厄運是永遠的、普遍的,這使得他們變得悲觀,對生活失去希望,所以會一生不幸。
如何成為一個樂觀的人呢?
樂觀的人並不是天生樂觀,悲觀的人也不是天生悲觀。要想擺脫悲觀,那就要用對方法,勤加練習,最終你會成為一個樂觀的人。這裡,推薦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又稱為ABCDE模式。
那麼,什麼是ABCDE模式呢?
A就是不好的事情。比如,在減肥時大吃大喝。
B就是面對不好的事情時,我們的想法。比如大吃大喝後,我們認為自己意志力太差勁了。
C就是這些想法引起的直接後果。比如,既然自己的意志力這麼差勁,乾脆放棄減肥了吧。
從ABC中可以看見,導致事情失敗的直接原因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所產生的悲觀想法。要想改變這種悲觀想法,我們就需要用到D和E兩個步驟。
D就是對產生的悲觀想法進行反駁。比如,面對意志力差的想法,我們要進行反駁,比如“我已經節食一個月了,才吃了一回漢堡,不算是意志力差。況且我已經堅持了兩個月的跑步,這證明我的意志力還是很厲害的。”。
E就是成功反駁之後所受到的激發。比如,“我意志力很好,但我應該更加努力,嚴格的控制飲食,將減肥進行到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加註意自己的想法,一旦有悲觀想法冒出,就可以用ABCDE模式來反駁。為了有更好的效果,可以專門拿小本子來記錄自己的悲觀想法的產生和反駁過程,並大聲地朗讀,直到自己再也不會被悲觀想法左右。每天這樣練習,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以前的悲觀想法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樂觀的解釋風格。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沒有人能改你的命運,除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