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一所“80后”地方高校的逆袭

宁波大学:一所“80后”地方高校的逆袭

宁波大学

办大学难,办地方大学更难,办不在省会城市的地方大学难上加难。

然而,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方阵里,有一所不在省会城市、非211的高校不仅名列其中,并且成为改革开放后建校的唯一入选者。

它就是宁波大学。纵观短短32年的校史——1986年建校、1998年获批硕士点、2007年获批博士点、2017年入选“双一流”,宁波大学十年一个台阶,步步为营,似乎从未踏空。

宁波大学凭什么与那些老牌高校同台竞争呢?

钱从哪来

从创立的那天起,宁波大学就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

宁波大学:一所“80后”地方高校的逆袭

▲1985年9月25日,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

办地方大学,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其实从50年代起,宁波人就想办大学,几上几下,都没有办成。宁波大学原校长聂秋华告诉记者,到改革开放时,宁波只有两所专科学校,与其国家重点开放城市的身份很不相称。当时的宁波,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钱,也顾不上办大学。

这时候,一个对宁波大学的关键性人物出现了——“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

1984年,包玉刚应邀回到了阔别35年的家乡宁波。看到地方政府修缮了他的祖宅,重修了他父母的坟茔,十分高兴,当即表示要为家乡做点事情。地方政府提了几个方案,包玉刚最后决定办大学。原因也很简单,当时宁波市人口和香港差不多,大概有500万,但香港有好几所大学,宁波却一所也没有。

不久,包玉刚到北京参加香港回归的签字仪式,顺便向邓小平汇报了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想法。小平同志十分支持,当即指示国务院和国家教委有关同志要具体落实好,还亲自为宁波大学题写了校名。

当时约定,基建等硬件部分由包玉刚筹集资金,日常运行经费由国家和省市负责。包先生的首批2000万美元到位后,不到一年楼很快起来了;在国家教委的安排下,从北大、复旦、中科大、浙大、杭大(后并入浙大)五所高校抽调了骨干教师,师资也基本齐了。1986年新生入校,宁波大学开始有模有样了。

然而,好事多磨。1991年包玉刚先生突然去世,对宁波大学持续投入的承诺难以兑现。五所大学的援建骨干教师,也已经干满了4年。宁波大学这艘巨轮一下子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怎么办?他们想起了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在包玉刚生前好友赵安中的积极呼吁下,邵逸夫、曹光彪、李达三、王宽诚基金会等“宁波帮”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相助。30余年来,“宁波帮”人士累计为学校捐款近7亿元。

如今走在宁大校园里,几乎每一幢大楼都用人名来命名。除了包氏教学楼群外,包玉书科学楼、邵逸夫图书馆、安中大楼、林杏琴会堂、黄陈月莉楼……每一幢大楼的背后,都跳动着“宁波帮”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

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更为宁大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恩文化。2006年,宁波大学制定了“海外‘宁波帮’文化宣传与研究工程”三个五年规划,每年的5月份举行“宁波帮”文化节,弘扬传承“宁波帮”精神、培育感恩文化。

因为建设时期各不相同,投入资金有多有少,宁大校园建筑风格各异,不像现在一些新建校区那样气派和整齐。学校宣传部说,即使有了钱,他们也要保留下这些小楼,不会大拆大建,只会进行内部装修改造。他们还整体规划楼名、路名、湖名,建了校史馆,要把宁波大学打造成一个“感恩文化园”。

“从创立的那天起,宁波大学就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说,“‘宁波帮’人士留给宁大的,不仅仅是他们捐赠的巨额发展资金,更多的则是他们带给学校和学生的精神给养。宁大的感恩文化,已经植根在她的血液里。”

感恩文化点燃了宁大学子反馈母校的热情。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宁波大学校友已累计向母校捐赠1.96亿元。在2018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上,宁波大学排名第30位,远远超过在其他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

迎难而上


爱国爱乡、创新创业,是“宁波帮”身上最显著的标签。

宁波大学:一所“80后”地方高校的逆袭

▲宁波大学中矗立的包玉刚雕像

在非省会的城市新建一所大学,其难度可想而知。

宁波大学是在“宁波帮”人士的鼎力帮助下建立起来的,“爱国爱乡、创新创业”是“宁波帮”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多年来,宁波大学在不知不觉中也注入了“爱国爱校,创新创业”的文化基因。

宁波大学党委书记薛维海曾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负责招商引资,对宁波帮和宁波经济发展历程十分熟悉。他认为,一所大学要有生命力,一定要创新。“宁波帮到了上海滩,全靠一个‘闯’字,船运、货贷、票据、股票等等,全都是创新。”

正是靠着这种“闯”的精神,宁波大学突破了种种不可能。

以2003年接受国家本科评估为例,当时很多地方高校是较为抵触的,因为刚刚经历过高校扩招,大家对本科教学质量都有些担心。宁波大学却是从内心里欢迎教学评估,他们还把目标定为“确保优秀”。海外“宁波帮”也很关心这次评估结果,想知道这些年宁波大学到底办得咋样。

当时社会公认浙江省内本科教学搞得好、办学历史较长的学校有多所。行业内一些权威人士也表示怀疑,“像宁大这样的学校,评个良好就不错了,还确保优秀呢”。但宁波大学不信这些,对自己的教学改革还有些信心。

信心来自于自身的努力。为了适应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更是为了顺应学生不包分配的大形势,2001年宁波大学实行了“平台+模块”的本科教学改革。平台指的是学科基础,模块指的是专业方向,按照这种模式将课程灵活组合,以满足学生面向就业市场的需求。

宁大人清楚地记得,当时评估专家组组长是湖南大学校长谷士文,起初对“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有些怀疑。谷士文本人是计算机专家,一到学校就直奔信息学院,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都调出来看,找教师和学生了解改革的具体内容。

宁波大学信息学院教师许多是国外刚回来的博士,学生研究的课题都是企业的真问题,给评估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宁波大学如愿获得了优秀等级,也成为当时20多个获得第一批优秀院校中唯一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大学。

迎评不是目的,改革还在继续。2005年,学校成立创业指导中心;2008年底,宁波大学“平台·模块·窗口”式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成为全国30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2015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以“宁波大学1986创梦园”为核心的创业孵化平台……

“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是宁波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宗旨。目前,学校拥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70个,建有12家省级校内实践基地,已建成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305项,全校每个学科性学院均有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供学生选修。

“爱国爱校、创新创业”,如今已成为宁大学生的基本素养。通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397家注册企业,20多万人次先后参与,3亿多元创新创业基金,学生创业率近5%……学校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3月份启动项目,6月份装修好厂房,10月份就实现了收入与成本持平——这是浙江一渡控股有限公司的进度表和成绩单。这家由宁波大学信息学院2010级学生舒天予创办的公司,在短短7个月就实现了收入与成本的持平,并先后控股了两家公司。舒天予的成功,折射出宁波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

不忘初心

建校初期,包玉刚就提出要办成国际水准的大学。

宁波大学:一所“80后”地方高校的逆袭

▲包氏教学楼群

“既然办大学,就一定要办好,要办一流的大学”,这既是包玉刚先生的遗愿,也是一代代宁大人的追求。

建校之初,宁波大学的学科建设瞄准的就是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当时准备建八个系,包括基础学科数学和物理,传统工科计算机、土木和机械,人文社科里的商科、法律和外语,是当时宁波最急需的人才。

由国家教委选择名牌高校对口援建,标准是这八个学科必须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比如复旦数学比较强,中科大物理比较强,就由复旦、中科大分别来援建宁波大学的数学和物理。援建高校的资深教授担任宁大相应系的系主任、骨干教师来讲授主干课程,且必须干满4年。北大等5所高校的对口援建,使宁大实现了高起点办学。

宁大人把学校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86年到2000年,从新建大学到新型综合性大学;从2000年至2015年,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2015年至今是“双一流”建设。每一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

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一个标志。宁波大学第一次申请博士点是2000年,当时他们建立硕士点才4年,申博之路难如登天。宁波大学抓住每一次机会,“逢博必申”,主要是寻找差距、增强实力、积累经验。2007年,终于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也使宁波市形成了能够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

宏观发展目标之外,还有具体的参照体系。大到整个学校,小到一个院系,宁大都有一个明确的对标物。比如2003年前后,宁波大学就把浙江工业大学作为自己的追赶对象。聂秋华告诉记者,那些年他搬了好几次办公室,办公桌上的东西也换了好多,但有一样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浙江工大的十五发展规划。聂秋华时不时会拿起来看看,向浙江工大学习、看齐。

作为省会之外的大学,宁波大学要求自己必须做好超前规划,处处走在杭州高校的前头。比如三级教授人事聘任改革、独立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宁大都是走在浙江高校前列。超前规划有先发优势,2000年实行三级教授人事聘任改革后,宁波大学吸引了国内其他高校一批学者。

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难题,就是学科太多,大家都在抢资源。作为资源不占优势的地方大学,就必须从重点学科中再选重点突破,带动学校的整体提升。

2009年,宁大学习江南大学启动跨越计划,将取得国家科技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作为标志性成果写入学校十二五规划,当时许多人觉得学校领导“疯了”。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大家都认为根本不可能。学校领导却不这么认为,“关键的台阶要一个一个地上,必须咬紧牙关”。

小的突破靠院系,大的突破靠学校。在自然科学奖项上,学校动员了70多岁的原副校长王礼立出山,因为他在2006年曾获得教育部的一等奖,在冲击动力学研究方面有积累。在学校的支持下,王礼立联合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中国科技大学组建团队,在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及应用方面展开研究。

2012年,宁波大学以项目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一鼓作气,在2014年成为浙江第一个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的省属高校,同时也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学校正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正因为几代宁大人艰苦奋斗、奋力拼搏,2017年,宁波大学成功入选“双一流”。

近两年,宁波大学加强了特色学科群建设,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涉海学科群、培养一流的涉海人才为目标,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加快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近两年,学校已累计引进学术领军人才24人,包括我国两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等顶尖人才3人,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争创一流上,敢于有梦、敢于追梦;在抢抓机遇上,敢于寻找,敢于争取;在改革发展上,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薛维海这样评价宁大人的精神状态。

和改革开放一样,年轻的“80后”宁波大学32年的成功经验,就在于——把自身变成了资源,用创新成就了今天。

*文章转载自“高教通报”,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