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人有判若兩人,路也有“判若兩路”。復興中路東起西藏南路,西至淮海中路,並不算很長,城市節奏、文化風格和市井況味,卻是大相徑庭的。

馬當路以東的復興中路,充斥著石庫門的煙火氣;向西,以陝西南路口陝南邨為界至汾陽路一帶,也是菜場和小店遍佈,雞犬相聞。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在這兩段復興中路間的那段路程,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貌:思南公館、花園公寓、伊麗莎白公寓、黑石公寓、克萊門公寓、米丘林公寓……各種各樣的歐式住宅雲集,便是這段的特色。


復興中路的歷史底蘊

復興中路曾經名為辣斐德路,1945年更名為復興中路。在上海人的兒時記憶中,這一帶的弄堂都是寬直的,弄堂口也沒有小書攤、小皮匠之類。

天氣熱起來,走在樹影斑駁的路上,總能聽到不遠處音樂學院教學樓裡傳來的練歌聲。有人在正午的陽光裡,無聲地騎著腳踏車路過一棵棵懸鈴木。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復興中路1186號上海電影院舊址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與上海文化廣場僅一街之隔,有一家歷史不算短的電影院。它雖然與上海這座城市同名,名氣卻遠不如其他同行,其歷史更鮮為人知。

說起它的歷史,算是個“半路出家”的電影院吧(原名為上海大戲院),1942年建成之初本是演話劇的,1956年才改映電影(後名為上海電影院)。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1942成立,初名銀光大戲院。1943年開幕定名上海大戲院。由法商影業公司、太得洋行經理與蘇聯人盧古文合夥投資建造。1956年1月18日由市文化局代管,改名上海電影院。現已改建。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上海大戲院,現在成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繼藝術劇院、D6空間、戲劇沙龍、1933空中劇院、1933微劇場、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之後運營的又一劇場空間,將上演以主流經典戲劇、上海人文戲劇、創新實驗戲曲為主的各類演出,同時也將成為觀眾交互的新空間。


復興中路1196弄淞雲別墅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復興中路1196弄淞雲別墅,新式里弄。建於1928年。磚木三層結構。有樓房8幢,建築面積1317平方米。由於(早年)搭建,車庫佔用,弄內略有變化。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復興中路1197號比德小學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1912年,在“國人要自辦學校”的呼聲中,錢廣甫、吳正甫、陳雲堂、韓曉巖、王景廬等募捐覓地建立了中國較為早期的“上海市立比德初等小學校”,校名由前教育家楊月如先生所賜。

“比德”二字,近取當時比鄰的“德文學堂”(意在對比德文,超越德文);遠含“君子比德於玉”的深邃意境。反映了中國早期的育人理念。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1956年更名為徐彙區第一中心小學。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復興中路1283號賀天健故居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賀天健(1891~1977),中國現代著名中國畫家、書法家。江蘇無錫人。原名賀駿,又名賀炳南,字健叟,別署健父、阿難等。

幼年喜歡繪畫,早年通過實地寫生,領悟畫理,善用水墨,設色講究層次,多用複色,尤長於青綠山水,並演變而自成一格,風格豪放跌宕,富有時代氣息。

其書法作品《東風吹到好江山》曾獲世界美術博覽會一等獎。出版有《賀天健畫集》、《賀天健山水冊》等,著《學山水畫過程自述》。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賀天鍵的山水畫


復興中路1327號伊麗莎白公寓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復興中路1327號,復中公寓(伊麗莎白公寓),建於1930年,裝飾藝術派風格公寓住宅。

建築五層,規模不大,形式也不像不遠處的克萊門公寓那般“熱情裝點”,但伊麗莎白公寓節制得體的形態、尺度與裝飾,卻讓人能體味這種喧囂都市深處的生活品質。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建築屬於現代派風格,整體風格簡潔,樸素大方,裝飾集中於建築頂部。立面強調不同材質的質感和色彩對比,造型焦點在中間凸出的樓梯間轉角部分,其轉動45度插入牆壁內,兩側轉角為半圓形外凸牆面,帶有裝飾藝術派特徵。

立面整體強調豎向線條,頂層簷口線腳較淺,有水平向裝飾處理。牆面整體粉刷淺黃色塗料,局部紅磚裝飾。內部裝飾圖案几何化特徵明顯。


復興中路1331號黑石公寓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復興中路1331號原黑石公寓建築四層,二戰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曾在此辦公,後公寓底層由徐彙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使用,現已搬遷。二層以上大部分為居民住宅。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公寓住宅。建築四層,主立面左右對稱,填充牆體和部分構件採用黑石石材、據傳“黑石公寓”由此得名。

建築正立面底層有一挑出的較大的門廊,石雕柯林斯雙柱支撐。上為露臺,形狀由正彎及反彎三段弧線組成,立面中部牆體也採用了弧線形,加之屋頂中部弧形山牆及裝飾,顯示了巴洛克風格。


復興中路1363號克萊門公寓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復興中路1363弄,(克萊門公寓)建成於1929年。由五幢完全相同的公寓樓組成,法國式公寓里弄。建築面積12900平方米,平面呈品字型,高三層,連屋頂四層,屋頂有老虎窗採光。屋面為紅色機制瓦,南立面山牆為跌簷式山牆(Hipped Gable或Clipped Gable)。

該建築造型上最大特點即是精緻的磚工。室內部分裝修如樓梯欄杆、門扇等處己具有現代裝飾藝術派風格的特徵。

復興中路 | 這些建築背後,滿滿都是濃濃的上海煙火氣

克萊門公寓的紅磚裝飾的牆面,有點像格雷夫斯後現代的建築裝飾。不過格雷夫斯是經過徹底洗練的古典主義建築元素,而克萊門公寓則是簡化了的,是法國式簡潔的古典幾何圖案。


你可能路過了很多次復興中路,這些“奇特”的建築也看過了很多次,但像是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卻不一定了解過。

現在瞭解了,不妨再去看一次,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圖文源自@上海徐匯 @湖南街道,授權轉載自@樂游上海


關注游上海VisitShanghai,收穫最實用上海遊玩資訊!

點擊下方,收穫更多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