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最好严防死守,要用“疏”而不该用“堵”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说起让孩子吃零食,这一定是每个家长都会烦恼的问题:该不该严防死守?应该给孩子吃多少?如果孩子还向自己要零食应该怎么办?

向我之前就带过嫂子的儿子一起去超市买东西,一到琳琅满目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糖果零食区,孩子就走不动了,眼巴巴地看着这些零食。

但是我一提出要不要给他买,他却说:"不....不了,我妈妈不让我吃零食。"

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最好严防死守,要用“疏”而不该用“堵”

看着他这个可怜劲,我也挺心疼,就说买几个果冻,不会上火的,他马上就兴奋起来,在果冻区挑选起来了。

买完后他突然拉住我的衣角,怯生生地问我:"能不要告诉妈妈吗?"

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我心里,我们关于孩子吃零食的这件事,到底应该怎样引导?

孩子对零食的热爱超乎你的想象

首先我们要破除的一个观念就是:严防死守,死堵孩子吃零食的途径,零食有害健康。

孩子对零食的热爱到底有多大,这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最好严防死守,要用“疏”而不该用“堵”

在一个综艺节目里面,董洁的儿子因为妈妈"偷吃"的自己的零食,就和妈妈发起脾气来了:

"都怪你!那都是我最喜欢吃的!这下全被你给吃了!"满脸委屈和愤怒的他,最后还忍不住大哭起来,这种伤心和痛苦的情绪一下子吓到了董洁。

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忙和儿子道歉:"儿子对不起啊,我不知道这个东西在你心中这么重要,没有它你会这么伤心。"

对啊,孩子的世界就算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无法时时参透,我们以为的一件小事,可能就是孩子的全世界;我们以为严重的事情,在孩子看来可能都不能理解。

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最好严防死守,要用“疏”而不该用“堵”

所以,就算是小小的零食,没有了他们,孩子会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而且,父母密不透风的严防死守反而会让孩子陷入更大的心理危机里——"报复性补偿"。

什么意思呢?

其实现在很多大人对零食还有成瘾现象,每天嘴上叫着零食不好,不能再吃了,但嘴上还是停不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童年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知乎上就有位网友回答过这个问题:小时候她的父母就是一点糖都不让吃,一次万圣节她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分糖吃,就扯着妈妈的衣服哭着喊着要吃糖,结果却被不耐烦的母亲扇了一巴掌。

等到她上了大学后,她每个月都会花一半的零花钱买零食,长大工作后更是如此,家里的零食都快堆成了小山。

她说这并不是她故意如此,只是本身对零食就产生了特殊的情结。

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最好严防死守,要用“疏”而不该用“堵”

童年没有被满足的愿望,烙在心上,长大后留下了一个似乎永远也填不满的大洞。

越反对、越阻止,孩子就越好奇,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这或许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匮乏感"吧。

为什么孩子对零食有执念?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疑惑:"零食真的有那么好吃吗?都是三无产品。"

其实,表面上我们看到孩子爱吃零食,但零食反映的是孩子内心的需求。

1.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经常说,好奇心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孩子的天性。

经常有家长聊天的时候说:"我最怕带孩子进超市,就好像老鼠进了米缸,啥都要。"

面对花花绿绿的零食,味道又都酸酸甜甜的,包装又很独特,孩子出于本能,想要摸一下、尝一下,其实无可厚非,而且这种情况不是个性,而是共性,是再普通不过的现象。

2.满足自主意识发展的需求

等孩子到了两三岁,开始有了"我"、"你"、"他"的概念后,自主意识就开始萌芽,孩子开始会更加在意自己的选择和意见,希望对生活有掌控感。

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最好严防死守,要用“疏”而不该用“堵”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突然有一天不听话了,开始和自己顶嘴了,开始和自己反着来了。

"我想要自己说了算!"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故意和你反着来,希望自己做掌控着。

面对零食,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要求吃,其实都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自主意识。

所以这种话时候如果我们跟孩子硬碰硬,表面孩子也许会暂时屈服,但内心的小火焰不会平息,一有机会反而会爆发得更加厉害。

3.满足孩子人际交往的需求

孩子之间能够互相分享的也就玩具和零食了,但玩具毕竟不像零食那样可以随手分享,所以孩子更会倾向于将零食作为小朋友之间沟通交流的手段。

"班里的同学都在吃。"

别人有的,我也想要,这种间接性地分享和享用会让孩子之间的友谊和兴趣翻倍。

要"疏"不要"堵",才是引导孩子的正确方法

强调了零食对孩子的重要性和吸引力,但是我们不可能让孩子沉迷于零食,所以我们仍要正确引导孩子。

欲望只能"疏"不能"堵",适当的满足,父母和孩子才能皆大欢喜。

1.用主动提供代替严防死守

家长疑惑了:主动给孩子提供不健康的零食?

其实不是,我曾看到一位宝妈分享她的诀窍:

每当孩子想吃零食的时候,她都会拿出一个准备好的、分格的小盒子,里面大部分都是健康的零食,比如见过坚果类的或者小水果,而另外三分之一是可以偶尔吃的小零食,比如一些糖果或者巧克力。

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最好严防死守,要用“疏”而不该用“堵”

并且在孩子和朋友出去玩时,她更不会阻挠孩子要零食,而是主动先给孩子一些健康的零食,让孩子带去和朋友分享。

这样的"主动提供"其实反而降低了孩子被迫接触外面不健康零食的机会。

在孩子想买零食时,她也会挑一些买下。

在吃零食这件事上,她从不和孩子硬碰硬。久而久之,她发现孩子对零食慢慢没有了好奇心,也不会主动去吃。

她说道,一个满足了零食口欲的小孩,才不会被零食俘虏。

2.限定孩子的量

零食里面蕴含的高糖、高脂肪、高盐,对正在处于身体发育的孩子来说,危害还是大的,所以我们可以不限制孩子吃,但一定要限制孩子的量。

有些宝妈会保证孩子日常饮食中有80%是健康营养的,然后可以适当给孩子尝试一点稍微没那么营养的食物,满足一下孩子的口腹之欲。

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最好严防死守,要用“疏”而不该用“堵”

3.给予孩子平等和尊重

等到孩子大一点了,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应该选什么吃好,要吃多少。

在孩子对零食有欲望开始,我们都尽量不要对孩子使用命令和教训的语气。

"这个不能吃,对身体不好!"

"等你长大就能吃了。"

"不行,你马上给我放下!"

我们给孩子尊重,孩子才更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而不是变得更加叛逆和反抗。

有时候,一颗糖的治愈能力连我们大人都不能抵挡,更何况是小孩子呢?

所以,不要对孩子这么苛刻,爱孩子并不是以爱之名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而是学会放手,但是仍然适时给孩子引导和建议,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平等。

孩子喜欢吃零食,家长最好严防死守,要用“疏”而不该用“堵”

在零食方面,要"疏"不要"堵",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除了零食,生活还有很多快乐。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