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乘改革春風 助鄉村振興

  近年來,南充市緊緊圍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縱深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各項工作。


  2019年,南充市先後出臺專項改革方案和重大改革試點督導評估11項,安排鄉村振興資金20億元以上,培育認定新型職業農民3511人,耕地規模流轉總量達到202萬畝以上,完成52477個清查單位清產核資工作,清查農村集體資產總額209.89億元。

南充:乘改革春風 助鄉村振興

圖為順慶區新復鄉四方寨村閒置農房改建成民宿

以上率下 農業農村改革全面推進

  源遠流長的嘉陵江,孕育了美麗富饒的南充城。南充是四川省農業大市,糧食和油料產量均位居全省第二位,有8個糧食生產重點縣、7個油料生產重點縣……面對徐徐拉開的鄉村振興大幕,南充深知,農業農村改革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
  4月9日上午,南充市委農村工作暨建設現代農業“353”產業體系推進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宋朝華對全市“三農”工作作出批示,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春季農業生產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持續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抓好農民增收,持續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奮力推動南充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
  一直以來,南充市堅持將農業農村改革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成立了農業和農村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先後制定相關工作要點及臺賬,將改革任務、內容、成果實現形式、完成時限逐一落實到責任單位、責任人,並將農業農村改革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


  2019年,全市共召開專項小組成員會議4次,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村宅基地管理利用等專題調研6項,開展確權頒證交叉檢查、清產核資驗收等專項檢查4次,出臺專項改革方案和重大改革試點督導評估11項,有力有效推進了農業農村改革工作。

加大投入 支持政策傾向農村地區

  4月16日,記者走進順慶區新復鄉四方寨村看到,村道路四通八達、花草相映成趣、川北民居特色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昔日小山村,如今“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目的地。
  “2019年,四方寨村先後舉辦梨花節、露營帳篷節等特色活動,接待遊客2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0餘萬元。喜人的變化,關鍵還是得益於政策的支持。”四方寨村黨支部書記蔣國全說,鄉政府扶持有條件的農戶修繕、改造自有住房發展民宿,鼓勵組織和個人通過租賃民房開辦民宿,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及宅基地改造建鄉村旅遊活動場所等。村委會引進業主修繕並經營民宿,村委會、村民通過資金、土地入股分紅,壯大村集體經濟、鼓足村民“腰包”等。


  2019年,市、縣兩級公共財政安排鄉村振興資金20億元以上;建立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金制度;開展“政擔銀企戶”五方聯動扶貧試點,新增融資擔保155筆11945萬元;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累計發放268筆10.2億元,農業保險規範發展。
  此外,全市推行崗編適度分離模式,“崗編適度分離”人員共計9600人;在人才選聘、職稱評定、職業培訓等方面向基層傾斜;培育認定新型職業農民3511人,發放創業補貼、產業扶持資金2000餘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培訓實現全覆蓋,所有行政村建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

成效凸顯 各項改革蹄疾步穩

  4月16日上午,西充縣雙鳳鎮跳蹬河村村民何潤早早來到自家蔬菜大棚,採摘窩瓜、黃瓜等蔬菜,準備銷售。
  “2017年,看到村子發展起桃子、柑桔等產業,我毅然辭職回到老家發展蔬菜種植。”何潤告訴記者,通過流轉土地,他發展起10餘畝蔬菜種植基地,產值近20萬元。
  村子的變化讓何潤從城市回到農村,變化的根源在於改革。
  2016年,西充縣成為省級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建設試點縣,跳蹬河村搶抓機遇,以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為突破,以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方向,大力發展以香桃、柑桔為主導的現代農業,聯動發展鄉村旅遊。2019年,跳蹬河村實現人均年純收入2萬餘元。


  農業農村改革在我市已取得顯著成效。全市農村承包地確權頒證率達95%以上,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第三方評估和省農業農村廳交叉檢查驗收;逐步建立市縣鄉村宅基地管理機制;啟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等。
  2019年,南充市積極推廣土地股份合作等適度規模經營模式,耕地規模流轉總量達到202萬畝以上;新培育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3家、示範家庭農場629家、示範合作社122個,總量居全省第一。目前,南充市完成5660個村級和46815個組級、共計52477個清查單位清產核資工作,清查農村集體資產總額209.89億元,在142個試點村探索實施“黨支部+”、“基地+”、“入股+”等模式發展集體經濟。

專家建言
做好“三篇文章” 推動鄉村振興

  南充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彭昌家:
  當前,農業農村改革進入深水區,建議著力做好人、地、錢“三篇文章”。
  著力做好“人”的文章。圍繞建設農村幹部、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科技人才、農業經營型人才、鄉村能工巧匠、新鄉賢6支人才隊伍,做好培養、引進、使用、激勵等工作,落實好高素質農民培育、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 促進返鄉下鄉創業、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等改革措施,促進鄉村人才振興。


  著力做好“地”的文章。落實承包地“三權分置”,推廣頒發土地經營權證,平等保護經營權,通過入股、託管等多種方式盤活分置後的權利,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落實宅基地 “三權分置”,創新放活宅基地使用權的具體形式, 促進農村閒置的宅基地和農房盤活利用,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落實建設用地政策,盤活集體建設用地,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緩解農業用地難題。
  著力做好“錢”的文章。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推進財政支農資金由直接補助改為基金、擔保、貼息、股份、購買服務等方式;創新金融服務鄉村模式, 打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通道;探索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渠道與模式,鼓勵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參與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和鄉村振興。

部門聲音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匯聚鄉村振興動力

  南充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伍建春:
  2020年, 全市農業農村改革要始終瞄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個突破口,著力推進農村資源資產“三權分置”,加快構建城鄉融合發展、要素雙向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


  一是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落實承包地“三權分置”,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 力爭土地規模流轉率增長1.5個百分點;要積極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規範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 探索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農房; 要努力解決鄉村發展用地問題,落實好設施用地政策,保障現代農業“353”產業體系建設用地需求。
  二是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完成集體成員身份確認;要加強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明確產權歸屬,有序移交經營;加快發展村集體經濟,用好用活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項資金、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扶持週轉金,抓好全市252個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
  三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綜合改革。在城鄉要素配置、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鄉村經濟發展等方面探索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在城鄉融合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縣率先啟動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三權分置”試點;在鄉村投融資機制、人才流向鄉村機制、鄉村治理和民生共享機制等方面統籌推進農業農村其他領域各項改革。

未來展望
夯實產業基礎 強化項目支撐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南充市委副秘書長、 市委重大產業和項目推進辦公室主任蘇勇:
  2019年,全市“5+5”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 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產值在率先突破千億的基礎上高位增長, 更加堅定全市加快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2020年,我們將大力實施“155發展戰略”,紮實開展開放年、產業年、項目年“三大發展年”行動,大抓產業抓大產業、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夯實產業基礎,強化項目支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壓力傳導將更加有力。 通過“明查+暗訪+蹲點”,對“5+5”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項目和市重點項目, 開展常態化現場督查、 暗訪督導、 蹲點調研、掛牌通報,確保壓力層層傳導、責任層層壓實、任務層層緊逼。
  二是推進力度將更加強勁。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緊扣項目推進乏力、服務不優等問題,實行“一月一調度、一月一掛牌、一事一督導”,堅持一線推進,盯住項目抓、圍著項目轉、扭住項目幹。
  三是部門協作將更加緊密。堅持打好總體仗,主動對接發改、經信、農業農村、商務、文旅等職能部門,切實履行市重大產業和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落實“5+5”現代產業市領導聯繫調度機制,構建市縣齊抓共管、部門各司其職、力量聚合集中的推進模式,努力形成聯繫緊密、運轉協調、推進有力的工作局面,把督查督辦往深處抓,把協調服務往心裡抓,把招大引強往實裡抓,以工作的高效率實現發展的高質量。

來源:南充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