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海生:10岁上高中,15岁考入北大,25岁卧轨自杀,留下9字遗言

《海子评传》中说道:“一个天才少年诗人以他诡谲的离去,留给这个世界持久的追念和猜测”“海子短暂一生所致力的两个根本性的诗歌命题,一个是天空,一个是黑夜。”

这个就是对查海生的评价,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他的故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查海生:10岁上高中,15岁考入北大,25岁卧轨自杀,留下9字遗言

法律系高才生却恋上诗歌

纵观古今,在诗坛历史上成名的作家、诗人,几乎都是因其诗歌或是文学作品受人尊崇而扬名立万。如同海子这般有着发生天壤之别争论的诗人却是极少的,因为有人将他的诗歌赋予了神话了的仪式感;也有人将其评价为——病态下无意义的文字堆积。

但不可否认,海子的经典诗句、名言名句确实数不胜数。而围绕他的一生,除了这些优美诗句,最先让人想到的便是无解的“自杀”。

在海子的诗里,他是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或者称之为孩子更为恰当些。对于这样一个喜欢黑夜的孩子,其内心的孤傲自然是无人知晓的,这一点的佐证便是,他在自己25岁的时候的巅峰年岁选择了自杀。

海子,原名为查海生,1964年时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的查湾村,10岁的他便已经上了高中。1979年,15岁的查海生就以着十分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

这在彼时贫穷闭塞的小村中,无疑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多少人家都以他为榜样激励着自家孩子。

查海生:10岁上高中,15岁考入北大,25岁卧轨自杀,留下9字遗言

然而在短短的几年后,他的神话故事就默然失色了。而这一切归咎于他的“不务正业”,因为一个法律系的高才生,却恋上了诗歌。

纯粹而热烈的追求

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时,国内的人民刚从文化的荒漠中走出,因为禁锢多年的思想突然有了渲泻的空间,于是一大批文学爱好者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而诗歌更是受到了万千青年人的追捧,正是在如此环境下,查海生结识了青年诗人——骆一禾,并在他的影响下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

在不到7年的时间中,海子便创作出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的还有许多,诸如《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以及《海子诗全编》等等。

后来在北大毕业之后,海子便成为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助教,这在当时无疑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但是对于日复一日工作的海子来说,这种生活绝对不是他想要的,因此他辞掉了众人眼中羡慕的工作,开始远游四方,并且写下了他心中的理想。

查海生:10岁上高中,15岁考入北大,25岁卧轨自杀,留下9字遗言

也正是这段时期,海子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在他的诗歌中,最不难看出的便是他纯粹和纯洁。

海子曾在自己的笔记中写过:“诗应是实体强烈的呼吸和微微的颤抖。”也写过:“抒情就是血。”

可见,海子的诗歌确实容易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美丽,但在字语中所透出的极致美,也恰恰是反应出了他内心极端的悲伤。

在海子自杀的前两年,他第一次将自己的母亲从老家接来了北京,本应共享天伦之乐的母子却发生了一次不小的争执。

因为海子的母亲知道了他从不参加校内组织的会议和集体活动后十分生气,认为这样会影响他的前途。而海子则是固执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

查海生:10岁上高中,15岁考入北大,25岁卧轨自杀,留下9字遗言

再后来,父母朋友的不理解和现实生活经济状况的压力,使得他的精神状况逐渐走向了病态,与所谓“精神分裂”相似。

在这种折磨之下,海子开始在无数个无法入眠的夜里整夜地书写着诗歌。最终,甚至选择了自杀。

卧轨自杀,或因情意失落

1989年的3月26日,不堪精神重负的海子,选择了在在山海关的火车上卧轨自杀。而在海子卧轨时,身边带着有四本书,分别是《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筏重洋》以及《康拉德小说选》。

而他的遗书中则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就这样,一代天才诗人走向了另一世界,徒留留给世人一份沉默的悲哀。

对于海子的死因,历来也有人认为是与其情场的失意有关。

查海生:10岁上高中,15岁考入北大,25岁卧轨自杀,留下9字遗言

海子一生先后经历了多次情感挫折,其诗歌《四姐妹》更是被认为是写他先后的四段恋情。

他的好友西川认为:爱情的失败是海子自杀的导火索,尤其他的初恋女友,也是他一生中最爱的女孩。

其实在海子的许多诗中都有这个女孩的影子,但是当他最后一次见到女孩时,对方结婚了,并且对他很冷淡。这对于海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和伤害。

又或许,海子的死与他纯白无暇的精神是有关的,因为如海子这般的人与纷纷扰扰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他越是孤独,他的情感便越是深厚;他越是悲伤,其笔下的词句便越美。

小结

纵观古今,诗人们的内心往往是孤独的,其诗是经历了自己的痛苦、磨砺了血肉,方得以从内心中抒发出来。而海子之所以选择死亡也许也是他对于艺术和生命的一种终极式的哲学理解罢了。精神上的热烈追求也使得他的作品焕发出了神性与不朽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