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痛嗎?跟著骨科老教授學兩招,立馬去痛

年紀大了,膝關節會痛

55歲的張女士近來只要從座位上站起來,右膝關節鑽心地痛,走路稍久,右膝關節也是痛。到醫院看病,醫生讓她拍了個片子,發現她的右膝關節腔裡有積水。醫生診斷是:退行性骨關節病、滑膜炎。

張女士把自己的病情發到發小群裡,不一會兒,一個男同學回應說:他因為左膝關節疼痛一週,休息後也沒有緩解,也是剛去醫院看了病。診斷也是退行性骨關節病、滑膜炎

一個小小的40人的發小群,怎麼一下子2個人患了這種病呢?

湖北中醫藥大學骨傷科研究所所長、博士後導師鄒季教授回答《武漢問醫》時說:這不奇怪,55歲正到了退行性骨關節病的高發階段。不過,這個病,女性還是比男性多一點。

鄒季教授告訴《武漢問醫》,醫生在病歷上寫下的診斷“退行性骨關節病”,包括滑膜炎、積水(滑膜炎急性期)、骨刺、骨質增生等,這是對這種疾病不同階段病理變化的描述。患者自己能夠感覺到的基本症狀是疼痛、腫、功能障礙(如起身不利索、行走乏力等)。

膝關節不能自我修復

鄒季教授告訴《武漢問醫》, 膝關節的解剖結構比較特殊,它由股骨、脛骨、髕骨3個骨骼的關節端構成,三骨骨端由關節囊包裹,關節囊的內層就是滑膜,這是一種特殊分化的組織,是關節的哨兵與衛士。

膝關節既有負重功能,又有三維(屈伸與旋轉)活動功能。當我們的腿伸直與屈曲時,膝關節的三個關節面互相交鎖緊扣,一方面,交鎖緊扣的三個骨骼的骨端,在關節負重與運動過程中發生擠壓、研磨,造成軟骨面勞損,另一方面,由於關節軟骨和半月板都沒有血管、沒有血液供應,所以自身沒有自我修復能力,損傷後不能復原。

鄒季教授告訴《武漢問醫》,,人類在35歲以後,關節軟骨與半月板逐漸發生生理性退行性變。何謂退行性變呢?我們長白髮、長皺紋就是退行性變呢。

學兩招緩解膝關節痛

鄒季教授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摸索出了延緩和防治膝關節退行性變的自我保健技術。

鄒教授的這套技術包括主動和被動兩個方面

1、主動練習 —— 股四頭肌非負重性等長收縮練習。

就是讓膝關節周圍的肌肉主動做功。

主動練習的關鍵:半伸直位,大小腿呈150度左右角度位,然後有意識地收讓股四頭肌有節奏地最大幅度收縮—放鬆。

判斷主動練習是否有效,有3個標準: 肌肉張力達到最大(摸上去是硬的); 外觀輪廓明顯有“山峰”、有“山谷”;肌肉收縮時,髕骨明顯上移約2釐米,,肌肉放鬆時,髕骨回到原位。

每天可以反覆練習,因為操作簡便,可能隨時隨地練習,並需要持之以恆,長期堅持。

2、被動練習——按摩膝關節周圍軟組織

雙手合掌,環抱膝關節。被動按摩的關鍵是: 兩手掌分別緊貼在膝關節內外兩側,兩手大拇指分別置於髕骨內外兩側,由下向上按摩。

上-下反覆按摩膝關節的前、內外、後方,或同時用點外用藥更好。同時鼓緊大腿、小腿肌肉作伸-屈膝動作。

如果將上述的主動練習與被動練習合併、同步進行,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效果會更好。

請看鄒教授教授的示範視頻。


要想不開刀,平常就好好練

鄒季教授告訴《武漢問醫》,包括上述主動與被動練習的訓練方法適合早中期,特別是有症狀時,用這種方法可以迅速緩解症狀,沒有症狀時,可以作為預防保健手段。

鄒季教授摸索出的這兩招為什麼有這樣的效果呢?因為這兩個主動練習和被動練習,可以

使膝關節骨、軟骨、肌肉、韌帶、關節囊的血液供應與營養增加、代謝活躍,這些能延緩其退行性變過程;這兩招還能預防股四頭肌萎縮、增強其生物力學效應、更有效發揮其支撐、保護膝關節的動力學職能;防治膝關節內外軟組織黏連,改善與協調膝關節軟組織(筋)與骨的關係,維護與保持筋與骨二者正常的互相支持、相互為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係及生物力學平衡,其退行性變過程必然大大延緩。

鄒季教授提醒說,退行性骨關節病到了中-晚期,光靠這個自我按摩不能解決問題,必須治療。

鄒季教授告訴《武漢問醫》,骨關節病採用階梯式手術治療方案,手術根據病理、病情發展的嚴重程度逐步升級。這四階梯是

1、關節鏡干預。

2、開放性滑膜、骨贅切除與清理。

3、關節外截骨術,重建膝關節生物力學平衡。

4、關節置換手術。

看看,退行性骨關節病發展到中晚期,就要動刀子。

鄒季教授告訴《武漢問醫》,對於退行性骨關節病的總方針是:預防為主,預防為先, 預防為重、防治結合。預防到位了就走不到開刀那一步了。

鄒季教授在這裡教授給大家的主動練習和被動按摩兩種方法就是骨關節病行之有效的預防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