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結局,從房似錦愛情觀,看糟糕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一生

孫儷、羅晉熱播電視劇《安家》中,房似錦和徐姑姑的愛情線時刻揪著觀眾的心,他們的愛情路走的一點都不順暢。

房似錦生日時,徐姑姑為她準備了蛋糕,想要表達對房似錦的愛意,卻因為媽媽在自己生日當天自殺,妻子出軌所帶來的心理陰影無法表達,而房似錦更是說出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所受的傷害。

《安家》結局,從房似錦愛情觀,看糟糕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一生

房似錦本叫“房四井”,家裡有五個孩子,自己排行老四,上邊有三個姐姐,底下一個弟弟。自己剛生下來的時,母親一看自己是女孩,第一念頭就是把自己扔進井裡,幸好有爺爺阻止母親才沒有得逞。

房似錦從小受盡壓迫,家裡誰都可以欺負她,為了躲避被打,她拼命地逃跑,以至於在長跑比賽中榮獲“諷刺性”的第一名。高三畢業,房似錦想要上大學,卻被母親撕掉通知書,工作後,更是被親生母親壓榨,逼迫自己出100萬給弟弟買房,如果不,就天天到自己工作的地方撒潑打諢。

房似錦從小生命中唯一的光是爺爺,可媽媽害怕自己知道爺爺去世了,以後不會再給家裡錢,竟然瞞著自己。

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可以說是糟糕透頂,無時無刻都在消耗著、羈絆著她,所以,當徐姑姑在房似錦生日讓她許一個“白馬王子”時,房似錦說:“許願總要實際一些,不可以讓老天為難,像我這種條件的人,誰會看上我呀!”

相信,房似錦讓許多人想起那句熟知的話:“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原生家庭給房似錦的創傷,深深地影響著她的生活觀、戀愛觀。

《安家》結局,從房似錦愛情觀,看糟糕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一生

01在原生家庭中傷痕累累的人,常常陷入“敏感懦弱”或“強勢多疑”的兩個極端

  • 敏感懦弱

《親密關係》中講:“幼兒的兩大主要需求是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房似錦一生下來就被家人打算投井,所以她根本不會在原生家庭裡擁有歸屬感,而從小被親人排擠,她只會覺得自己是一棵無人問津的野草,談何重要性?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房似錦,她的性格敏感懦弱,表面大大咧咧,內心常常被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刺傷,而面對母親無止境的剝削,她妥協、憤怒、忍讓。

我們身邊常常會有一些敏感的人,別人在眾人面前不經意的一句話,他們就會自動地投向自己,認為是在數落自己。對於別人的意見,他們會當成對自己的嘲笑,而不是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有問題,更不會去改正問題。 有些敏感的人會因為別人的語言侵犯了自己,選擇攻擊對方,有的人卻常常選擇自我攻擊,就算對方真的有錯,他們也沒有反擊對方的勇氣,懦弱地忍受。

追溯這類敏感懦弱人的童年,他們往往是被父母壓抑、攻擊、索取的。原生家庭讓他們感到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事物,別人眼中的自己和父母眼中的自己會一樣弱小、無用,儘管成年後的自己經過努力在別人眼裡已經很強大了,但自己依舊沒有資格追求美好,也不能追求美好,當外界侵犯自己的權益時,也理所應當選擇忍受。

《安家》結局,從房似錦愛情觀,看糟糕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一生

  • 強勢多疑

大學一個舍友可以說被全宿舍孤立了,並不是我們故意為之,而是,和她相處真的很累。

記得大一時,一次,我和宿舍三個人去吃飯,宿舍剩她和另一個女孩。我們出門前,她和留在宿舍的女孩告訴我們她們倆想吃菠蘿,讓我們回去時幫她們帶。吃飯時,我和舍友們討論電視劇劇情,結果聊的太投入,回去時忘了帶菠蘿,留在宿舍的另一個女孩笑著說沒事,而她冷冷地看了我們一眼。本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沒想到她竟私底下和另外當天沒在的三個舍友說我們看不起她,嫌棄她是農村來的。

大二,評獎學金時,她和宿舍兩位同學都有資格。結果,因為她只有學習成績突出,不愛參加活動沒有評上獎學金,於是,她四處散播同宿舍取得獎學金舍友的謠言,在宿舍裡也處處針對舍友,舍友不小心用了她的桌子、物品,她就小題大做。

她這樣強勢,愛多疑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和舍友偶爾也討論原因,但也是胡亂猜測,直到大三,她因為摔了一跤,她媽媽來學校接她,我們終於明白了一點真相。

她媽媽來接她當天,天氣十分燥熱,三個舍友擠到一起吹小電風扇,她就在一旁,沒想到她的媽媽嫌棄地看著她說,你看,我們農村來的就是不受待見,你舍友吹電風扇都不讓你吹。媽媽揹她走時,沒有一絲溫柔,嫌棄地對她說,我媽都沒背過我,你可真值錢呀!

舍友媽媽的表現讓同宿舍的人大跌眼鏡,瞬間對她充滿憐惜。

可以想象,舍友媽媽在外人面前都這麼冷漠對待女兒,和女兒單獨相處時更別說多冷漠了。媽媽的冷漠讓舍友想要通過強勢獲得關注,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被媽媽理解,也使她總是猜測別人。

沒有人天生強勢愛猜疑,這種性格逃不開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一個強勢人的內心並不像他表面看起來那樣咄咄逼人,他的內心往往住著弱小、孤獨,他需要用外表的強勢打破自己內心的弱小、孤獨。一個愛猜疑的人,往往內心住著自卑、不自信,因為,他需要通過別人去評價,甚至歪曲別人的看法去肯定自己對自己錯誤的評價。

一個人不管是敏感懦弱還是強勢猜疑,這些行為模式大都源自孩提時代在原生家庭裡受到的傷害和未被滿足的需要。

《安家》結局,從房似錦愛情觀,看糟糕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一生

02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如何影響孩子長大後的擇偶觀?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我們無意識中都將戀愛當作了治療,目的是修正我們童年的錯誤,其表現就是,戀人多數時候都是我們選中的理想父母。”

糟糕原生家庭裡的父母總是孩子想要逃避的,可對於需要父母養育才能活著得孩子,他們是一邊想要逃離父母,一邊又得依附父母。怎麼辦?

重新選擇父母不可能,於是在大腦裡構造一個理想型父母的愛人是最佳的選擇。

軟弱無力的孩子將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埋藏在心裡,長大後尋找另一半時,將需求統統投射在對方身上。

可是,沒有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活著的。

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說:“通往地獄之路,是用期望鋪成的。”

期望也就是自己的需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課題。在剛剛戀愛時,對方可能會按照情侶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但塑造出來的也是虛假的、短暫的,等到對方累了,他就會迴歸自己的軌道,對於想塑造伴侶的一方,會因為伴侶不再按照自己希望的路走而憤恨伴侶。當憤恨對方時,他的內心又回到了小時候被父母嫌棄的境遇,痛苦又產生了。

婚姻有時並不單純是兩個人的事,它是兩個人從小成長模式的結合,雙方父母都無形地參與其中。

《安家》結局,從房似錦愛情觀,看糟糕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一生

03對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療愈是最佳選擇

原生家庭我不能選擇,但我可以選擇療愈原生家庭給我的傷害。

1、自我界定

許多人長大後儘管身體已經逃離父母,但思想仍然被父母牢牢控制。小時候不配得,長大後依舊不配得,小時候不值得被愛,長大後依舊不值得被愛。長大後想要改變父母的想法,卻發現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行。

其實,和糟糕原生家庭分離的最好方式不是改變父母而是完成自我界定,自我界定也即情感上和父母獨立。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說:“情感上的獨立並不意味著你要同父母徹底斷絕聯繫,而是說你既是家裡的一分子,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意味著你可以做自己,你的父母也無須改變他們原本的樣子。”

不去改變父母,“如他所是”,然後按照自己的意願活,我有我的界限,這個過程很難,很痛苦,因為父母影響我們幾十年,但“自我界定”一旦形成,意味著父母的思想控制漸漸地被我們割掉,我們終將也能徹底讓它消失。

《安家》結局,從房似錦愛情觀,看糟糕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一生

2、不再自我懲罰

勇敢告訴自己“我不該為你的錯誤懲罰自己”。

一個媽媽酗酒無度,在她四十歲時患了心臟病,那年,孩子十歲。媽媽經常看著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而唉聲嘆氣,孩子在她面前不敢有任何的喜悅,因為她覺得媽媽不開心,自己也不能、不配開心。就這樣,孩子十年多沒有開心過。

在這個孩子二十多歲時,她嚴重抑鬱了,通過心理治療,她最終明白,她一直用媽媽的想法懲罰自己。媽媽的內心是悲傷的,可這份悲傷應該由她自己負責,酗酒是她的選擇,心臟病也是她自己應該承受的,這些不能成為羈絆自己開心的枷鎖。

明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選擇負責,不管他活得開心與否,我們都要為自己而活,不需為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管這個他是誰,哪怕是父母。

《安家》結局,從房似錦愛情觀,看糟糕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一生

3、勇敢尋找專業的心理治療

原生家庭給孩子的痛苦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痛苦,有時是自己無法承受和解決的,尋找專業的心理治療是最佳的手段。

當然,尋找專業治療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但是記住,當你不能解決自己的痛苦時,痛苦已經給予你了足夠的勇氣。

我特別喜歡作家王小波的一句話:“人活著,就是為了忍受痛苦。”

並不是說,我們要悲觀的活著,而是要明白,痛苦是我們生命的課題和無法逃避的事實,而所有的痛苦都離不開我們的原生家庭。

面對原生家庭,我們要感恩收穫的幸福,也要勇敢地面對所受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