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每年都出,中規中矩,11月份,發佈的2019年版大同"小異"。中醫診療方案,個人以為參考價值有限。尤其對“輕症”的治療方案,真是一言難盡。
有人說中醫擅長治慢性病,流感這一類急性的病還是求助於西醫。其時不是中醫藥不行,而中醫人自身的水平問題,給人造成了這樣的印象。如今的局面是,中醫為輔,或者為補,或者就是處理遺留問題。實際上,中醫治療外感病是很厲害的,不管是普通的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最具代表的張仲景《傷寒論》、葉天士《溫熱論》等讀懂,不管是外感還是流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
流行感冒,也是感冒,只不過具有傳染性、流行性的特點。在治療上,與普通感冒沒有本質上的差異。《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對於流感的治療,走的是溫病診治的路線,雖然用到了傷寒方但還是把《傷寒論》的道理給拋擲一邊了。
輕症治療,忽視"外寒",誤解"內熱"
輕症,著手就有一定的問題——"風熱犯衛"。真的是"風熱"麼?那麼多人,那麼明顯的"外寒"怎麼看不到呢?不是因為有內熱,就把外寒忽視掉,統一作"風熱"治。銀翹散合桑菊飲加減,或許能清熱緩解一部分症狀,但大多數情況下並不能截斷病情進展。嚴重點說,還會貽誤病情。
"熱毒襲肺","熱毒"是怎麼來的?是"風熱犯衛"的進展階段,還是比"風熱"更厲害的"熱毒"來犯?用的《傷寒論》方麻杏石甘湯——原方是"寒邪外閉,肺中已自蘊熱",說白了熱是"寒鬱之熱",實際上是"外寒內熱",也叫"寒包火"。在北方的冬季外感、流感,高熱、咳嗽的這一類病人,大部分是這種情況。根本不是所謂的"熱毒襲肺"可以概括的。在初始階段,這個"外寒"是不容忽視的。只有把這個外束的風寒解了,邪才不內入,熱才好清。
不過銀翹散、桑菊飲、麻杏石甘湯這些方子,還是很好的,關鍵是怎麼看、怎麼用。比如1998年冬季,北京流感大流行,中醫辨證是"外寒內熱"。2009年H1N1流感暴發,在北京麻杏石甘湯合銀翹散加減就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2、最常見的併發症——肺炎
肺炎,是流行性感冒最常見的併發症。
其實,感冒最要緊的不是高熱、寒戰這類看似洶洶的症狀,而是咳嗽。咳嗽,是病邪入肺的外症。肺外合皮毛,開竅於鼻,外感之邪自皮毛、口鼻而入,多先犯肺。肺為"嬌髒",是臟腑中最嬌氣的。有多嬌氣?怕寒、怕熱,怕燥,怕悲(悲傷肺),怕累(耗氣),怕髒……。怎麼這麼矯情?因為它是君主之官心的"華蓋",也是"水之上源",居高位,為"相傅之官",掌要務。人一身之氣、水道,呼吸,治節,宣發肅降等都歸它管。
外邪一入肺,那些抗病毒藥物、口服抗生素就不那麼好使了,尤其發展迅速的流感。很快就有可能發展成肺炎,打針、輸液,頭孢一代代的用,又成了不二選擇。即使如此,一般也需要7~10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治癒。也有發展成慢性肺炎的,療程之長更不必言。個人並不反對用抗生素,該用就得用,只是認為很多情況下,是可以避免到這樣一個階段的。可惜的是臨床見到的初始階段的很少,大都是各種各樣的治療後的變證了。
總結
流感初始階段的一個治療誤區,是清熱解毒的藥物用的太狠,解表之力不足。
(1)解表(寒):表邪不從外出,只能往裡走;若肺已蘊熱,再被外邪鬱遏,無異於雪上加霜。怎麼解表?用汗法。發汗需要注意的是掌握一個"度"。汗出不徹底不行,寒邪不解;大汗淋漓也不行,很容易傷陰,加重內熱。微似有汗或綿綿汗出為宜。在臨床上,麻黃類方、柴胡劑用的最多,桂枝劑很少用到。
(2)清熱:在初始階段說"清"熱不若說"散"熱,發高燒,辛散寒涼的生石膏,是第一要藥。寒能沉內——清熱,辛能走外解肌,兩擅內外之能。生石膏用量因人而異,但用量一定是比平時大得多。(仲景在《傷寒論》中就有20多方用到了生石膏。清代的餘師愚,治療熱疫,特別擅長用生石膏,一劑用至六兩、八兩也是常事。近代就是張錫純了,用石膏也是爐火純青。可以去讀他們的著作取經。)肺熱,也可以配伍輕清發散的桑葉也不錯。有咽痛、肺熱咳嗽等,清肺熱、瀉肺熱的藥就需要上了。個人喜偏愛黃芩、桑白皮,有痰熱用川貝。其它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附:
北京市衛健委下發了"關於開展流行性感冒和鼠疫防治知識全員培訓的通知",北京中醫藥大學醫院的王玉光老師講的,比19版的《診療方案》實在的多。分享幾張講中成藥的PPT。雖然中成藥治療流感,效果常常差強人意。但有時候救急,或者普通感冒時是可以參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