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NO.28 沒有滿清,疆域幾何

文|寒山憶雪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把漢滿蒙回藏(漢地十八省、東北、蒙古高原、西域新疆、青藏高原)五個區域全部集齊的,是明朝之後的滿清。

滿清的身份很特殊,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華夏王朝,而是塞北胡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異族征服王朝”。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正因為這一層身份在,很多人認為,如果明朝之後不是滿清,而是又一個漢人王朝,那麼它不可能打下那麼大的疆域,也不可能把滿漢蒙回藏五個區域全部集齊。

果真如此嗎?我們不妨慢慢分析。

01 豈言漢家不開疆?

“沒有滿清,中國就打不下那麼大的疆土”,之所以有很多人認為,大體上是兩個原因。

首先,他們認為擁有胡族身份的滿清統治者,更懂得如何去統治塞北的胡族,相比之下,漢人統治者就沒有這個優勢。

其次,他們認為,作為漢人政權的宋明兩個朝代,疆域都很小,尤其是清建立前的明朝後期,疆域萎縮到只有漢地十八省。

也因此,網絡上還出現一種言論,如果沒有清朝,明朝繼續延續下去,到歐美各國來華時,中國的領土只會有300多萬平方公里那麼大。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這樣的觀點其實是錯的離譜。

首先,不是隻有胡人政權才懂得統治胡人之地。

西漢吞併西域,東漢收服南匈奴,唐朝統治西域和漠北,這些都是拉攏和統治胡人的典型案例。

那麼有人會說了,這些統治都沒有滿清對蒙古高原的統治程度更深。更何況,漢朝並沒有統治過漠北,唐朝對漠北的統治也很短暫,另外,唐朝統治者還有胡人血統。

這話說的好像同樣是胡人政權的北魏、遼、金,對草原的統治就很深一樣。他們不是一樣對草原採取羈縻和藩屬的政策麼?如果蒙元不是來自草原的話,恐怕對草原的統治一樣不會很深。

又有人會說,你說的這些,都屬於比較早的時期,華夏政權還比較有進取精神,到了宋朝,漢人政權就變得保守了,所以宋朝的領土就很小。

這樣說的人,一是無視了唐末藩鎮割據大局面下,靠近漢地的胡人割據勢力,受到漢文明的充分薰陶,從而在文明水平上反超中原,使得宋朝往邊疆擴張變得艱難,二是無視了後來的明朝,把宋朝的情況當成普遍情況了。

後來的明朝,就恢復了漢唐王朝對外擴張的勁頭,西控青藏,東控東北,並多次北伐深入草原。

與後面的清相比,明朝缺少的只不過是草原和西域兩個版塊。與漢唐相比,明朝雖然沒有擁有西域,但是卻控制了青藏和東北。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至於明朝晚期,疆域只剩下了漢地十八省,那是因為國力衰弱,喪失了對邊疆的控制罷了。這是王朝末期疆域萎縮的通病,清朝衰落後,不也一樣丟城失地嗎?

我們拿一個明朝衰落時期的疆域,來揣測明朝後面一個新興漢人王朝的最大疆域,這不就是扯淡嘛。

如果漢人王朝不會開疆拓土,華夏是怎麼從中原那麼丁點的地盤,擴張到整個漢地十八省的,又是怎麼佔領西域(漢唐)、控制青藏(明)、佔領東北南部(漢唐明)、控制東北北部(明)的呢?

02 滿清控邊實或虛?

平心而論,在對滿蒙回藏四個版塊的控制上,滿清強於歷代漢人王朝的地方,就是對蒙古草原的控制。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說東北。

滿清對東北並不是完全實控的,郡縣化的只有奉天(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南部(松嫩平原和長白山區)也因為有清朝駐軍長久駐紮,控制力稍微強一點。

而吉黑的北部,也就是三江平原、黑龍江中下游,基本上就是羈縻統治,讓當地的東海女真各個部落臣服於清朝了事,沒事上供點貂皮人參就行。這也是為什麼晚清時期,俄羅斯很容易就奪走了外東北的原因。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這一點,滿清比明朝強不了多少。明朝直接統治東北南部,設置遼東都司,下轄各個衛所。在東北的中北部,實行羈縻統治,也是讓當地的土著部落臣服了事。

差一點的就是明朝對吉林的控制力比較弱,而清朝對吉林的控制力強一點。這方面有清朝統治集團本身就起源於吉林有關。

再來說青藏。

滿清對青藏也不是實控的。名義上,滿清把康藏割給了四川,把安多單獨設為青海省,然後還偶爾派兵進入衛藏,但除了西寧所在的湟水谷地外,其他地方仍然都是羈縻統治。這一點上,與明朝對青藏的統治沒什麼差別。

再說西域。

滿清對西域的控制要分成兩部分,天山以北的北疆,因為滿清與準噶爾的長期戰爭,最終武力佔領北疆,並遷走準噶爾餘部,讓滿洲親族錫伯人移民屯墾北疆,所以對北疆算是實控。但對南疆,滿清則是冊封各個地區的土官,羈縻統治了事。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這一點,與漢唐很像,但又有不同。漢唐對北疆的遊牧部族,是羈縻了事,對南疆西部的土著城邦,也是冊封羈縻了事,但對南疆東部,則實行郡縣統治,在南疆中部的輪臺(庫車),則長期駐紮軍隊鎮守。

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滿清對新疆的實控區是北疆,羈縻南疆,而漢唐對新疆的的實控區是南疆東部,羈縻北疆、南疆西部。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要論對新疆的整體控制上,滿清與漢唐差不多。

最後再看蒙古草原。

確實,無論是漢還是唐,還是明,都是牛逼的時候深入漠北,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而衰落的時候,就只能望草原興嘆了。

在控制草原的努力上,漢朝策反了南匈奴,唐朝短暫設置了瀚海都護府,明朝短暫冊封了草原的部族首領為王。但這些都是短暫羈縻,或者局部羈縻,談不上長期而整體的羈縻,更談不上實控。

滿清則對外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實現了長期羈縻統治,對內蒙古(漠南各部)實現了長期實控統治。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那麼,滿清之所以能超越以往的漢人王朝,長期控制蒙古高原,原因在哪裡呢?

03 實控漠南是何因?

歷史上,對蒙古草原實現過長期羈縻控制的(控制力強於漢唐明,弱於清),還有一個政權,契丹遼國。

對比漢唐明與遼清,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漢唐明所面對的草原,是一個幾乎“統一”的草原,而遼清所面對的草原,卻是一個四分五裂的草原。

漢朝面對的是一統草原的匈奴,唐朝面對的是一統草原的突厥,明朝面對的是一統草原的蒙古(北元)。這三大王朝需要傾全國之力,打敗強大的草原政權,然後才能有機會分裂草原,再實行以夷制夷的戰略。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比如漢朝和匈奴打了一百多年,才有機會策反南匈奴。唐朝是給突厥來了個黑虎掏心,才有機會讓薛延陀和回紇內鬥。明朝是洪武朝七伐漠北、永樂朝五伐漠北,才讓蒙古分裂成韃靼和瓦剌兩部。

但忙活到這個時候,這些中原王朝往往就進入中衰期了,各種國力疲軟的情況就出現了。

而遼國立國時,蒙古高原是黠嘎斯、詛卜、達旦、蒙兀室韋各部爭鬥不斷。滿清立國時,蒙古高原已經分成三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部落互相爭鬥。所以無論是遼還是清,在立國初期,就能拉一派打一派,各個擊破,在王朝的中衰期開始之前,控制住整個蒙古草原。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但這僅僅是可以羈縻蒙古草原的原因,不是實控蒙古的原因。

要想搞清楚滿清能實控漠南的原因,只需要對比清和遼在控制草原上有什麼不同就行了。

遼國控制蒙古草原前,黠嘎斯、詛卜都有隱然要統一草原的趨勢,遼國還是需要花費一點力氣,去打敗黠嘎斯和詛卜的。

而清國控制蒙古草原之前,只有一個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名義上是草原各部的老大,但實際上政令不出察哈爾部,底下二十幾個部落各自為政。清國拉攏一個科爾沁部,就可以一路把林丹汗趕到青海。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這是第一點,遼國控制草原,難度級別比清國控制草原要高一點。

在佔領草原之後,遼國的統治方式,是冊封草原各部為招討司、統軍司,也就是照搬唐朝的羈縻統治模式。

這個模式,清國也對蒙古草原使用。劃分盟旗,本質上還是羈縻統治。

但是區別在於,遼國在草原羈縻的部族,只有不到十個,而且只是冊封部落首領。清國在草原羈縻的部落,則有二三十個之多,而且除了冊封部落首領外,還冊封首領的子侄,把大的部落拆分成小部落。這使得蒙古草原總共形成了漠南49個旗,漠北102個旗,把蒙古各部徹底打散了。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這是第二點,遼國對草原各部的分化,遠遠比不上清國對草原的分化。

遼國粗略的冊封草原各部後,並沒有嚴格限制草原各部的活動。而清國細緻的拆分了草原各部之後,還劃定了各個旗的疆界,不允許越界放牧,把草原遊牧民硬生生變成了半定居牧民。

除此以外,藏傳佛教進入蒙古草原,清國有意扶持藏傳佛教,引導大量蒙古青年進入寺廟做和尚,蒙古武士變喇嘛,消耗各部的戰鬥力量,延緩蒙古的人口繁衍速度。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此外,入主中原的清帝國,也比遼國更有能力給蒙古王公貴族豐厚的賞賜,通俗來說就是把蒙古王公養起來。

另外,清國皇室貴族長期與漠南蒙古各部王公聯姻,不僅清國皇室貴族娶蒙古貴族女子,蒙古王公也會娶清國的皇室女子。這些在一些清宮劇裡都有體現。

這是第三點,從經濟、宗教、血緣各方面對蒙古草原的限制,遼國遠遠比不上清國。

04 換清為漢會如何?

那麼,如果把清朝換成一個漢人王朝,姑且稱作“新王朝”,它能像清朝那樣,做到對滿蒙回藏四個版塊不同程度的控制嗎?

首先,我們得明確一下,這個假設中的最後一個王朝是怎樣建立的。

方式無非兩種,一個是農民起義軍中的最強者成為新王朝的創始人,一個是農民起義軍打頭陣,但最終軍閥混戰,競爭出一個最強者,成為新王朝的創始人。

瞭解明末清初真實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假設的前提,必須是清國慢一點入關或者沒有抓住機會入關。

這樣的話,無論是哪一種方式,新王朝初建時,都要首先面臨塞北大清國這個強敵,類似於宋遼對峙的局面又要再次出現。

但是新王朝與塞北清國的對峙,與宋遼對峙又會有所不同。

宋遼對峙形成前,中原經歷了五代十國的割據期,在五代十國之前,更是經歷了上百年的晚唐藩鎮割據期,強大的武人集團的力量,讓宋朝矯枉過正,對武將的壓制比較狠,這就降低了宋王朝的對外戰爭能力。

而晚明則很大程度上亡於崇禎皇帝不下放權力。新王朝總結前朝滅亡的教訓,不會像宋朝和晚明那樣過分的強幹弱枝,自貶武功。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宋遼對峙時期的遼國的國際環境,比新王朝與塞北清國對峙時清國面臨的國際環境要好很多。

宋遼對峙時,党項人基本上獨立於宋朝了,這嚴重削弱了宋的國力(奪走西北馬場,牽制宋朝西北邊軍),而當時的新疆四分五裂,沒有勢力側面威脅遼國,所以形勢不利於宋。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塞北清國與新王朝對峙時,新疆的準噶爾汗國強勢崛起,東進蒙古高原,沙俄帝國也進軍到黑龍江北部,兩者對清國的側翼和後方都形成威脅,形勢不利於清。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所以這場後明時代的中原與清對峙,形勢會逐漸演變成類似於唐初那樣的局勢。準噶爾吞併了漠北草原,形成類似於突厥汗國那樣的草原帝國,而北清則會喪失蒙古高原,成為只擁有東北地區的農耕漁獵政權,類似於高句麗。

鑑於晚明時期清國對中原的巨大威脅,中原新王朝必然會以北清為第一大敵。新王朝初期,戰爭會在山海關和遼西一帶長期上演。

以中原新王朝的國力,在發揮正常的情況下,用一兩代帝王的時間滅掉清國,收復遼東,控制東北,都不是問題。

而且,由於明朝在東北以夷制夷羈縻女真政策的失敗,這個經驗教訓也會促使新王朝從中原遷移更多的漢人來充實遼東和吉林地區。新王朝實控遼東吉林、羈縻黑龍江中下游的局面,大體上會和滿清很像。而且由於新王朝不會限制漢人移民屯墾,長此以往,東北地區人口充實,沙俄侵吞東北的難度就會很大,外東北就不會那麼輕易的被割走了。

東北已得,接下來的賽場,變成了新王朝對戰準噶爾。

準噶爾是一個獨特的政權,它以藏傳佛教為國教,尊教宗五世達賴為師,這樣便能最大限度的統合整個蒙古人的世界,包括青海蒙古、漠北漠南蒙古、北疆蒙古,甚至可以容納藏人各部。

這意味著,準噶爾汗國可以控制蒙疆藏三個大版塊,對中原和東北形成極大的地緣優勢。這也是清帝國拼了三代帝王,耗盡國力,也要幹挺準噶爾的原因。

清國幹挺準噶爾,一方面是有漠南漠北蒙古的幫助,一方面是清國佔領了中原,可以從中原榨取足夠的財賦來砸到西北戰場上。

換成新的漢人王朝,第一個優勢就沒有了。

但是,準噶爾的致命威脅實實在在擺在那裡,新王朝依然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威脅。

沒有蒙古草原各部的協助,新王朝解決西北威脅的方案,更可能是先打敗準噶爾的進攻,然後伺機瓦解對方。

接下來,新王朝很可能像西漢佔領南疆,斷匈奴右臂那樣,出兵佔據南疆,拉攏南疆各個綠洲農業城邦,設置類似於西域都護府那樣的機構,截斷準噶爾與西藏的聯繫。

與此同時,新王朝北伐蒙古草原,打敗那些在準噶爾和新王朝之間觀望的牆頭草,冊封並許諾各種利益,以防止他們成為準噶爾南下的幫手。

最後,利用準噶爾汗國內部的汗位爭奪戰,新王朝很可能扶持親中原的溫和派上位。

最終,青藏各部延續元初和明初的傳統,倒向中原新王朝,延續羈縻臣服的傳統。南疆很可能被中原新王朝納入半實控,新王朝在關鍵城市設置駐軍,並從內地遷移漢人屯墾戍守。北疆的準噶爾政權很可能繼續維持,名義上臣屬於新王朝,獲得像朝鮮那樣的郡王爵位。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問題在於,蒙古高原會何去何從。

05 蒙古草原何去從?

首先,蒙古各部會不會很快統一?明確回答,不會。

以唐宋為例,從唐末回鶻汗國覆滅之後,到蒙古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之前,整個蒙古高原四分五裂長達360多年。

這其中,前一百多年是權力真空期,各部內鬥,詛卜有隱然統一之勢。中間一百多年是遼國控制,有意維持了草原的內部分裂。最後一百多年,又是一個權力真空期,蒙古室韋最終統一草原。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沒有外力干涉的情況下,蒙古草原從分到合的時間,差不多就是一百來年。

回到新王朝這裡,蒙古草原先是被清國控制,再被準噶爾控制,新王朝摧毀了準噶爾的霸權之後,草原各部得需要一百年左右時間,才能形成統一政權。

當然,最終統一的情況也可能不會發生。因為終明朝二百七十多年的時間,除去明朝早期幾次北伐漠北外,足足有二百年的時間,草原沒有外來勢力的干涉,但是結果怎樣呢?

結果是原本只分裂成韃靼和瓦剌兩部分的蒙古,到了明末,繼續分裂成了三十幾個部落。

箇中原因不太清楚,但很可能與藏傳佛教培養出宗教貴族階層、形成封建割據勢力有關。這一點比較像吐蕃帝國,在吐蕃分裂之後,藏傳佛教徹底替代苯教成為高原地區的唯一宗教,吐蕃帝國從此再沒統一,四分五裂的局面一直延續了上千年。

這樣的話,明朝之後的那個新漢人王朝,很可能像羈縻青藏高原那樣,冊封蒙古草原各個部落的首領、喇嘛為土司、法王,羈縻了事。

如果沒有清朝,當時中國的疆域會有多大?

事實上,明朝一直試圖用羈縻青藏的辦法來羈縻蒙古草原,但中前期都因為蒙古草原不夠“分裂”,冊封瓦剌、韃靼首領的戰略都失敗了。

到了晚明,蒙古各部分化之勢已成,明朝隆慶皇帝(萬曆的爸爸)幾道冊封詔書下去,再把邊關市場一開,茶馬古道複製到草原,漠南蒙古各部就基本上臣服於明朝了,明朝北疆從此安定六十多年。

這個成功的統治戰略,被新王朝繼承也就自然而然了。

事實上,滿清二代目皇太極整出來的盟旗制度,也不是原創的,明朝晚期羈縻草原的政策,給了皇太極很大的啟發。

當然,由於新王朝的中原屬性,和蒙古各部聯姻的可能性不會很大,所以羈縻草原各部是大概率事件,但像滿清那樣做到實控漠南蒙古,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至於網絡上流傳的,“如果明朝後面又是一個漢人王朝,那麼中國的領土就只剩下關內十八省”的說法,可以休矣。

本文為寒山噴史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頭條號

「寒山噴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