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錦書雁字說歷史,茶餘飯後講故事。

諸葛亮的一生致力於統一中原,匡復漢室。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尤其在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以後,諸葛亮更是積極支持劉備稱帝,打出承繼漢室正統的旗號以對抗曹魏政權。

“攘除奸兇,興復漢室”成為了當時蜀漢的既定國策。

“漢賊不兩立”,同曹魏政權不共戴天,也成了劉備、諸葛亮的一生誓言。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蜀漢,大權在握,志向不改,積極北伐。以積極主動的軍事行動表示統一中原的決心。

從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諸葛亮前後對曹魏政權發動了五次戰爭。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秋。諸葛亮終因操勞過度,病逝五丈原。

“壯志未酬身先死。”諸葛武侯給自己留下了無盡的遺憾,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唏噓感慨。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諸葛亮這樣一個堅持始終,一生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人,為何對僭越稱帝的孫權卻網開一面?甚至對孫權稱帝的舉動,連口誅筆伐的行為也沒有,反而遣使表示祝賀。

這一切都是為什麼呢?以下讓我們來根據史料一探究竟。

【《三國志-蜀書-陳震傳》記:建興七年,孫權稱尊號,以震為衛尉,賀權踐阼。】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派出使節告知蜀漢。蜀漢皇帝劉禪亦派衛尉陳震覆命,表示祝賀。

孫權這次“遣使告事”非常講究外交技巧,充分考慮了東吳和蜀漢兩國當前的聯盟關係。因為吳、蜀自“赤壁之戰”以後的聯盟和好關係,實在來之不易。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自劉備興兵為關羽復仇,“夷陵一戰”把吳蜀兩國自“赤壁之戰”以來建立起的通好關係,打得是灰飛煙滅、煙消雲散。

儘管後來孫權迫於曹魏南征的壓力,以勝利者低姿態,虛與委蛇的方式向劉備示好。希望能修復吳蜀兩國的前盟關係,劉備也出於無奈勉強答應。但是兩國修復舊好的本質,其實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表面和好,內心卻各存猜忌。

因為劉備的存在,蜀漢一直對“夷陵之敗”耿耿於懷。吳、蜀兩國也因此始終心存芥蒂,無法釋懷。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劉備死後,諸葛亮總算可以放開手腳,開展自己一貫“聯吳抗魏”的主張,立即派遣鄧芝出使東吳。

在諸葛亮、鄧芝、孫權、張溫的不懈努力之下,吳、蜀兩國終於消除了前嫌舊恨。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兩國的同盟關係總算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的勝利成果。

然而此時的孫權決然稱帝,無疑是對吳、蜀兩國的盟好關係,發出了一個全新的挑戰。如何應對和解決這個尖銳的問題,對蜀漢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孫權也充分的考慮了這一點,遣使通告的時候,提出了“並尊二帝"的戰略決策。意味著吳、蜀兩國把魏國排斥在外,共擁天下。

主動提出“二帝並尊”,無疑是孫權給諸葛亮的默契提示。

之前劉備稱帝的時候,曾遣使問孫權的意見,孫權一直沒有明確表示支持和反對,這一次提議“並尊為帝”顯然是大有深意。

不得不說孫權的這一決定有著極高的政治智慧和頗具藝術氣質的外交策略。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孫權的“二帝並尊”在蜀漢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蜀國大臣們積極討論這件事。除諸葛亮外,一致認為“交之無益,而名體弗順"(意思是孫權已經稱帝,再和吳國交盟則名不正言不順,沒有任何好處。)並一致主張應該“顯明正義,絕其盟好"。

諸葛亮眼見勞神費力得來的“吳蜀盟好”外交成果,要在一旦之間付諸東流,趕緊上表劉禪,陳述形勢,指明要害,力排眾議。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漢晉春秋》記諸葛亮的《絕盟好議》:權有僭逆之心久矣,國家所以略其釁情者,求掎之援也。今若加顯絕,仇我必深,便當移兵東伐,與之角力,須並其土,乃議中原。彼賢才尚多,將相緝穆,耒可一朝定也。頓兵相持,坐而須老,使北賊得計,非算之上者。喑孝文卑辭匈奴,先帝(指劉備)優與吳盟,皆應權通變,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也。今議者或以〈孫)權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若大軍致討,彼高當分裂其地以為後規,下當略民廣境,示武於內,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權僭之罪,未宜明也。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諸葛亮在這篇上表劉禪的奏疏中,分層次的闡明瞭聯吳抗魏的必要以及不能絕吳盟好的原因。

一、明確了聯吳的目的是“求掎角之援",是為了共同對付曹魏。

二、指明瞭一旦與吳國絕盟,則吳、蜀兩國立即會從盟國變成敵國。而且孫權會變本加厲,“仇我必深"。

三、指出了目前同孫吳作戰的條件很不成熟。

四、預測了出兵伐吳會給曹魏可乘之機的未來形勢。反之,吳蜀盟好則可以擁有將壓力推給曹魏的現實狀況。

五、講清了“應權通變"之宜的對策。學習先賢,遇事想長遠一些,靈活多變一些。

六、進一步剖析了當前形勢,錯誤的策略會導致本為仇敵的吳、魏,因利聯合。指出當前的均勢狀態下,孫吳不能越江,曹魏不能渡漢水,“非力有餘而利不取",而是“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但是,如果對其用兵,吳、魏必將聯合起來,全力對付蜀漢。

七、透露了“和吳”對於即將北伐曹魏的重大利好意義,“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諸葛亮據理陳述,言辭中肯,最終說服了蜀漢群臣。對孫權稱帝不僅沒有明確表示反對,而且特派衛尉陳震赴吳“慶權踐位”。

不難看出,這是諸葛亮處理蜀吳關係的一次綱領性的談話,完全是一種戰略上的考慮。諸葛亮無愧於一個卓越而成熟的政治家、外交家。

兩個月以後,孫吳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六月,陳震到達武昌,以官方的形式表明了蜀漢對於孫權稱帝全力支持的態度。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吳蜀盟約“戮力一心,同討魏賊"、“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以及“各守分土,無相侵犯"。

就這樣一場險要的公關危機,在孫權的默契提示之下,經諸葛亮巧妙地化解,轉為了加深盟好關係的良好契機,奠定了吳蜀兩國終世不再戰爭的基礎,充分反映了孫權、諸葛亮兩個戰略家的政治、外交胸懷和智慧。

此番對諸葛亮和孫權的讚美之詞,絕非虛張、誇大。

史書記載,赤烏年間(公元238年-公元251年),孫吳國內曾經謠言四起,颳起了一股蜀漢將要毀盟之風。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孫吳要員步騭、朱然等,一些重量級的人物分別上疏,言說蜀漢將要叛吳聯魏。並且言辭確鑿,講了兩條根據:

一、“自蜀歸者,鹹言(蜀)欲背盟與魏交通,多作舟船,繕治城郭。”

二、蜀漢不配合孫吳的軍事行動。“蔣琬守漢中,聞司馬懿南向,不出兵乘虛以掎角之,反委漢中,還近成都。”

結論是“事已彰灼,無所復疑,宜為之備。"

大家都在勸孫權要有所準備的時候,孫權力排眾議,以為事情斷然不會像步陟、朱然所說的那樣。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同時也表明四點原由:

一、“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無所負之,何以致此?”

二、“司馬懿前來人舒,旬日便退,蜀在萬里,何知緩急而便出兵乎?"

三、過去魏欲人漢川,我們準備策應,但沒有“舉動'',“會聞魏還",準備活動就停止了,蜀難道可以以此懷疑我們嗎?

四、“人家治國,舟船城郭,何得不護?"就像現在我們這裡“治軍”,難道是想對付蜀嗎?

最後,孫權斷然說:“人言苦不可信,朕為諸君破家保之。"事實正如孫權所說,蜀漢根本沒有叛盟的打算。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以上是孫權的闢謠說辭,諸君以為如何?我認為此時的孫權真是一位英明之主。

智慧中包含著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感性中又充滿了明理和是非曲直。孫權真是英明神哲,幹略非凡!

孫權說出此番言論之時,諸葛亮已經逝世多年。

如此穩固的吳蜀關係,僅用孫權和諸葛亮的智慧來解釋是遠遠不夠的,如果用政治利益來說明也不能夠全面的包含。衡量吳蜀聯合的問題,我想“真誠”二字在其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正如當年鄧芝二次出使孫吳的時候,孫權跟鄧芝說:“等到天下太平的時候,有兩個君主分別統治天下,不也是很快樂的事嗎?”

鄧芝卻回答孫權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如果魏國滅亡之後,大王還不能深識天命的話。那麼作為君主的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作為人臣的人則各自竭盡自己的忠誠,而作為將領之人則握棰擂鼓。那時候不僅不是快樂分治的時候,反而是爭戰要剛剛開始的時候。”

孫權聽聞鄧芝的回答,大笑說:“你還真是一個耿直boy呀。”

孫權在給諸葛亮的信中說:“丁厷言辭鋪張浮豔,陰化不能完盡;能和合兩國的人,只有鄧芝。”

孫權稱帝,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的諸葛亮為何遣使祝賀?

由此可見虛華的外交辭令並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外交問題,有時真誠不失為一種解決棘手問題的有效途徑。

2020年5月5日,錦書雁字記於北京通州。

(觀點無甚小對大錯,言之稍稍有據即可。喜歡此文,煩請點贊;有不同觀點,請留言評論;不喜此文,亦可直接忽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