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上“烽火臺”不止能傳遞敵情,還有更重要一個原因。

烽火臺的建築早於長城,是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臺,是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自長城出現後,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還建在長城上。漢朝時非常重視烽火臺的建築,在某些地段,連線的烽火臺建築甚至取代了長城城牆建築。

長城上“烽火臺”不止能傳遞敵情,還有更重要一個原因。


唐宋時,古代烽火制度更為詳細,大要分為烽燧的設置、烽火的種類、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報警規律、傳警、密號、更番法等九類。到了明代,隨著對長城防禦工程的高度重視和火器的大量應用,烽火臺的建築和式制也有了改進,明朝曾規定:“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旁開井,井外圍牆與墩平,外望如一重門。”很多烽火臺改由磚包砌,更顯堅固,臺距也縮短,有的墩旁開井,墩四周有圍牆。

長城上“烽火臺”不止能傳遞敵情,還有更重要一個原因。


烽火臺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臺,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臺,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臺。烽火臺一般相距10裡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裡左右的,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烽),夜間來犯就點火(燧),所以又稱烽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