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援非醫療專家德藝雙馨獲讚譽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前,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收到一面錦旗,紅底金字寫著“贈第33批援毛塔醫療隊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普外二科孫嘉陽:醫術高明,醫德高尚”。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援非醫療專家德藝雙馨獲讚譽


2018年7月,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普外二科醫生孫嘉陽作為第33批中國援助毛里塔尼亞醫療隊員,肩負著祖國的重託,市一院及科室的希望,帶著對父母及妻兒的不捨,踏上了荒蕪又神秘的西非土地----伊斯蘭共和國毛里塔尼亞,進行為期兩年的援非工作。

經過短暫的休整,孫嘉陽被分配到首都努瓦肖特的中毛友誼醫院工作。這所醫院是中國2009年援建、位於首都貧民區,離市中心較遠。醫院離駐地十多公里,因道路都是坑窪不平的土路,在車上有種翻山越嶺的感覺,從駐地開車到醫院接近一小時。醫療隊長告訴孫嘉陽,他是第一批來到這所醫院工作的中國醫生。孫嘉陽感到榮幸的同時,也倍感壓力。他深知自己的表現,將直接影響這所醫院和當地百姓對中國醫療隊的評價。為此,在援非的第一個月,他就在腹腔鏡下為20餘名膽囊病患解除了痛苦,證明了哈爾濱醫生的技術實力。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援非醫療專家德藝雙馨獲讚譽


2020年1月22日,非洲華僑週報報道了孫嘉陽的事蹟:1月16日晚上,援非醫療隊員剛返回駐地休息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一名中資企業的華人員工因突發急性腹痛,伴噁心、發熱,前往駐地尋求醫療隊幫助。

得知這一情況後,當天剛剛完成四臺手術的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普外科孫嘉陽醫師立刻來到患者面前,詳細地詢問患者的病情,並對其進行觸診、聽診和全面查體,瞭解患者病史,憑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孫嘉陽初步診斷患者為急性闌尾炎,建議其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援非醫療專家德藝雙馨獲讚譽


患者四年前在國內曾患過闌尾炎,經保守治療後已好轉,他極其擔心當地醫療機構設施簡陋,無菌條件差等情況,故希望儘快回到國內手術治療,只想在醫療隊進行保守治療。

孫嘉陽醫師得知他的想法後,耐心地為他講解闌尾炎的併發症及保守治療可能的嚴重後果,並告知患者目前屬於急腹症,回國途中極容易出現危險,需對症狀進行密切觀察。

患者聽後暫時打消了回國治療的念頭,要求回家觀察明日再行手術。孫嘉陽醫生從事普外工作多年,多次遇到類似病例,他深知採取保守治療對患者來說意味著什麼,在患者離開醫療隊後,他每隔一個鐘頭左右就會給病人打一個電話,隨時瞭解病人病情的變化並積極勸說患者儘快手術治療。

晚上二十三點左右,醫療隊駐地的門鈴再次響起,該患腹痛加重,伴有高熱,孫嘉陽醫師再次查體,顯示體溫:38.8℃,並出現反跳痛及肌緊張,考慮是急性闌尾炎伴急性腹膜炎,必須進行手術,否則將危及生命。此時,患者因疼痛難忍,也不再拒絕手術治療。

首都醫療隊隊長立即協調中毛友誼醫院,開通綠色通道,安排急診住院手續及術前檢查(白細胞:18。 5×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率85%,腹部彩超示:急性闌尾炎性改變)。患者在醫療隊的幫助下,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術前檢查及準備。孫嘉陽在全麻下順利完成了闌尾切除術。術中見闌尾直徑約1.2cm,充血水腫,被膿苔,闌尾尖端缺血壞疽。診斷為急性壞疽性闌尾炎伴腹膜炎。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切口甲級癒合,很快出院並回到工作崗位。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援非醫療專家德藝雙馨獲讚譽


孫嘉陽說:在遠離祖國萬里的非洲大地,中國醫療隊能夠挽救同根同族兄弟性命,令我們激動和驕傲!

據瞭解,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醫療援外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醫療隊員在異國他鄉的無私奉獻,彰顯了人道主義精神,推動了受援國衛生事業發展和民眾健康水平提升。中國力量、中國形象因為有眾多優秀的兒女,更加為國際社會矚目並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