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光凭动力就可以坚持养成习惯 《微习惯》值得一读


不是光凭动力就可以坚持养成习惯 《微习惯》值得一读


《微习惯》

作 者 [美]斯蒂芬·盖斯 / Stephen Guise

其实我之前一直有这样的坏习惯,可能也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刚开始雄心勃勃想要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高,对自己期望过高,花了很多时间去制定自认为很完美的计划,精确到天,小时,甚至分钟。

但是随着热情的逐渐递减,很多事情,做起来往往有些无力,然后逐渐地将自己的计划推迟甚至完全执行不了,最后颓废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不能够这样,然后又鼓起勇气去看很多的励志视频很多的励志人物,传记,然后给自己打鸡血又充满了动力,然后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奋斗,但是和刚开始的一样,后面一轮往往重复着前面的动作。

我看过很多成功学还有励志相关的书籍,仿佛听懂了很多很多积极的观点,但是一开始容易执行,越到后面越难执行,自己仿佛陷入了无限循环的泥沼之中。

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了我的问题:我依赖的动力驱动行为其实并不可靠。

这本书告诉我,动力不可靠,因为动力往往是以人的感受为基础的,感受则受到多种方面的影响,他并不稳定,有的时候天气,新闻,甚至是窗外的一只猫,天空飘着一朵云都会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影响到我们个人的动力,何况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还有不断的压力。

并不是我不知道我应该要怎么做,也不是因为我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决心,恰恰是因为随着难度的加大消磨了我足够的耐力和意志力,我最终变得懒散,无力甚至颓废。看着自己制定的每天一百个单词,读完两个小时的书,健身一个小时,上三个小时的网课,每天六点起,十一点睡等等,坚持了一周之后突然一下子就没信心了,我看到的是一座座大山,那可能是我当下的能力达不到的高度。

那么具体说一下这本书我得到的知识点,这让我坚持并且越发的自信。

微习惯就是强迫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可能很难,但是每天做五个俯卧撑那就相当容易。

微习惯的核心不在于完成的量有多少而在于坚持。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那些一直失败的人,没有品尝到成功的果实的人。看得到的成就是坚持当下继续这个行为的最好帮助。

当你开始微习惯建立之后,你就会发现完成任务变得非常简单。

我建立了学习,健康,阅读板块,每天背10个单词,阅读1篇文章,俯卧撑10个,喝水一杯,冥想一分钟,读书15分钟等,这些原本在我的日程里是数倍难度,像背单词我就容易放弃,往往背单词背一点,忘一点,然后接着背,但是执行微习惯之后无论如何我都会坚持背完10个,而且实际上是超过50个,这和我之前背单词被折磨完全不一样,我从一个压迫者变成一个挑战者,就像50级的我回到了新手村,很多事情做起来真的简单许多。

然后创造回报机制,提升成就感。自我表扬,物质奖励都可以,比如之前一直禁止的打游戏,现在可以玩几把,只要自己完成当天的任务量之后,也不会出现心态崩溃之后疯狂打游戏的行为。

记得建立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这样子有一个整体观,微习惯在于无论如何都会完成最低点。这是一个起点,一个进阶的起点。

当自己进步之后不要对自己突然提高期待值,比如突然将单词提高到每天一定背50个单词,只要一有事情耽误这个计划就被打破,然后一切的计划就又被打破,自我又受到打击,压力倍增,自我否定,回到原点。所以服从自己的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最后这是习惯养成的标志:

  • 没有抵触情绪,该行为似乎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更难。
  • 他很无聊,好的习惯并不会让人兴奋,他们只是对你有好处而已,你会因为他们而对生活更有激情,但别指望行为本身也是如此。
  • 常态化习惯,是非情绪化的,一旦一件事成为习惯,你不会因为,你真的在做这件事情,而激动不已,当一个行为变成一种常态,他就是习惯。
  • 你不再担心了,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担心自己漏掉一天,或者是早早放弃,当行为变成习惯后,你知道你会一直做这件事,除非出现紧急情况。
  • 行动时无需考虑,你不需要做出执行的决定就能开始该行为
  • 你认同自己的身份,可以很有信心的说我常看书,我是个作家。

好了,加油哇,愿你变得更优秀。


不是光凭动力就可以坚持养成习惯 《微习惯》值得一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