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覺醒”CATL入局 電動化風暴刮向工程機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三一“覺醒”CATL入局 電動化風暴刮向工程機械

電動化的風暴,正在刮向工程機械領域。

近日,寧德時代與三一集團在福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工程機械領域展開緊密合作,推動工程機械行業電動化發展。

三一集團旗下的三一重工,是全球工程機械前三甲選手,其工程機械產品國內市場份額達到25.6%,為同在工程機械第一梯隊的徐工集團、廣西柳工兩家企業的市場份額總和。

毫無疑問,三一在工程機械領域電動化的部署將帶動國內整個行業的“覺醒”。

中國作為“基建狂魔”,工程機械產品廣泛應用於城鄉道路、城市基礎設施、國防、水利、電力、交通運輸、能源工業等多領域建設。

三一重工與寧德時代本次合作,聚焦的是混凝土機械、礦用機械、港口機械、起重機械、挖掘機、重卡等領域。並將進一步推進行業標準制定,優化工程機械電池技術應用,同時開發基於大數據的電池行為跟蹤、故障診斷等新技術。

高工鋰電獲悉,在此之前,雙方已在廈門港投放了國內首批商業化純電動港口牽引車,推動港口行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此外聯合推出的電動攪拌車、電動渣土車等設備,已在國內多個區域批量運用。

此次戰略合作,顯然是在此前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推進。

三一集團董事、高級副總裁黃建龍表示,“這是一次具有開拓性、引領性的強強聯合。通過合作的不斷深化,優勢互補,兩家企業在產品技術領域、市場推廣等方面將實現廣泛雙贏。”

對寧德時代而言,此舉也意味著其高調切入工程機械領域的動力電池配套。

兩大龍頭企業握手的大背景是,環保壓力及2020年“新基建”需求拉動下,工程機械的電動化也在明顯加快。目前包括港口、市政、礦山短途倒運等應用場景下的工程機械汽車產品電動化已悄然開啟。

國內工程機械主要產品保有量超800萬臺,並且保持每年超40萬的年增長速率。產品種類繁多,帶電量集中在100-300度電。按照單產品平均搭載100度電測算,意味著僅每年新增40萬輛銷量的工程機械產品帶來的鋰電池需求就達到了40GWh。

市場盤子足夠大,這也讓越來越多的電池企業“摩拳擦掌”。

工程機械電動化風暴前夜

高工鋰電獲悉,當前港口、城建、礦山短途等應用場景的工程機械電動車已率先走向電動化。

走的較快的是渣土運輸車和混凝土攪拌車等城建工程車輛。包括比亞迪、開沃汽車、徐工重卡、中聯重科、一汽解放、華菱卡車等企業均已推出相關車型。

其中深圳作為電動化的橋頭堡,為落實《2018年“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規劃全部1.5萬泥頭車全面電動化,並推行超額減排獎勵辦法。已吸引了比亞迪、開沃汽車、徐工重工等車企泥頭車落地。

而港口牽引車、礦用電動卡車等特定場景的機械車輛也進入了電動產業化前期的摸索階段,包括三一集團、徐州重工、宇通重工、北奔重汽、宏威新能源、河南躍新等企業均開啟了相關車輛的佈局。

不過僅少量車企進入實施階段。如三一集團去年11月廈門投入首批商業化純電動港口牽引車,而徐工重工則於四川涼山交付了一批純電動礦用自卸車。

需要指出的是,包括泥頭車、牽引車、礦卡等特殊場景的工程汽車,因體積大、重量和載重重、爬坡困難等,單車型對電池裝機量的需求明顯高於普通新能源汽車。如如三一集團某電動港口牽引車單車帶電量268.7KWh,開沃某電動泥頭車整車電量387kWh等。

以上只是工程應用領域的冰山一角。

三一重工、柳州重工等頭部玩家的電動化覺醒,即將拉動國內近4成市場份額的工程機械產品。一場關於工程機械電動化的浪潮正在襲來。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儘管市場空間廣闊,但工程機械類產品因使用場景的特殊性,對電池技術、產品一致性及循環壽命等提出更高要求。如礦卡、泥頭車等因工作環境惡劣且存在普遍超載的情況,電動化對電池循環壽命、充電速度、電流穩定輸出等要求更高。

這也就意味著,對於動力電池企業而言,能否切入該領域,還面臨一定的技術門檻。目前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南京創源、力神、億緯鋰能、塔菲爾等少數電池企業已切入,提前搶佔工程機械電動化鋰電市場蛋糕。

原標題:三一“覺醒”CATL入局 電動化風暴刮向工程機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