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煩躁現象的心理學隨想

曾經看過這麼一個問題,是什麼讓現在的有些人如此煩躁?也許ta是看到了,感知到了社會上某些人表現出來的煩躁,或許也是負面情緒的傳染性,讓ta的情緒有了起伏。

在疫情期間,我們的活動範圍縮小,有時候會感覺到缺乏與他人的連接,彷彿進入了孤島,心情煩躁是很正常的。缺乏聯結感,尋找安全感,渴望寧靜感,尋求自我效能感。然而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面臨的種種困境,如經濟,學業等現實問題,失眠,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導致我們出現種種的心理應激反應,比較容易感知到的焦慮,抑鬱,憤怒等的情緒的發生頻率急劇上升。

觀煩躁現象的心理學隨想

我們的身體是我們忠實的支持者和鏡子。情緒,心境的識別通過語言,軀體化語言等表現出來,學習了心理學的知識以後我們又會進行分類歸因。微表情,讀心術或許就是大眾對心理學從業人員的第一個調侃。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對讀心術很感興趣,你有什麼書推薦?我們對心理學的瞭解如果都是來自影視劇的話,對心理學普通從業者的期待都是影視劇的形象中的話,那距離可能就是奔現和網戀那麼遠,中間隔著無數個美顏。

關注外界信息要適度,多看正能量的新聞。給排解煩躁列一個定製清單:獲得安全感,增強連接感,培養成就感,增加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