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密圈摘選|回顧中期選舉

歡迎點擊上方“選美”,關注選·美公眾號

這是選·美的第1071篇文章

本期選美特別推送talich老師在·美會員訂閱小密圈中發佈的對中期選舉的回顧。如果對更多精彩內容感興趣,歡迎訂閱選·美小密圈!

回顧中期選舉

2018 年中期選舉符合 1994 年後的新常態:自 1994 年後,共和黨可以用更少的選票數換得相對較多的席位(注意這個時間劃分是個人選擇,而非特別的選區劃分機制變化)

https://twitter.com/PollsAndVotes/status/1067433514226802688

小密圈摘選|回顧中期選舉

選區歸屬

這兩天 NYT 有兩篇關於中期選舉的文章,引發了一些討論。最近這篇又是關於各個選區的歸屬的,有點像之前貼過的 538 的圖,把所有選區畫了進去,更加直觀。

https://www.nytimes.com/2018/11/26/upshot/suburbs-changing-midterms-democrats-hopes.html

可以看到,現在的確民主黨是佔有了城市,並把郊區給向己方大大拉了一步。共和黨則加強了對農村的控制。這篇文章提出的問題是,像 Orange County 這樣的富區倒向民主黨後,民主黨如何留住這些選民。作者注意到,這些郊區選民有點 liberatian,也就是經濟政策上保守,社會問題上自由。他們因為對共和黨在社會問題上的不滿而倒向民主黨,他們支持一些全國性政策,比如移民,比如同婚。但是在稅收和教育等地方問題上依然保守。比如不支持住房上的補貼,也就是影響自己的房價的政策,重視福利(公共教育),不想多交稅。(我覺得其實亞裔就是這樣的)這也是作者暗示的,就是民主黨為了爭取這些選民,應該在政策上把這些保守的政策歸於地方政策來消除黨派標籤,而在全國政策上走更自由派的政策。另一篇則是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民主黨的這些更自由派的候選人讓選民極化,農村白人選民離開民主黨,讓民主黨 2020 年的大選之路變難了。

https://www.nytimes.com/2018/11/24/us/politics/south-race-mississippi-senate.html

就連 Beto 這樣的候選人,也是在農村失分。所以就回到了一個問題:競選是關乎候選人,還是政策。大家是選黨,還是選候選人。作者認為候選人是重要的,候選人的形像對了,政策並不重要。也就是說,給個溫和派的候選人,就算他不公開支持那些激進政策,民主黨還會選這些人。這裡面就是爭議的焦點了。也就是如今的極化:民主黨拿下郊區,共和黨搶走農村,是結果還是原因。像 Nate Silver 認為換候選人也一樣,這是大趨勢。但也有人認為候選人很重要,好的候選人能贏回這些農村選民,比如中西部。反過來,農村選民如果已經走向保守,那就算贏回來,民主黨一樣會面臨政策上的糾結,只是這次是文化上的農村與城市分野。這就又回到了一個老問題,到底是候選人跟著時代走,還是候選人改變時代?我個人更相信時代催生候選人是大趨勢,而候選人會在具體的事件上改變歷史進程。但我想啥沒有用,最終還是候選人們怎麼想,黨怎麼想,金主怎麼樣。現在看民主黨矛盾還是很多的。這些矛盾最終會在民主黨初選中顯現。可能就是最近幾個月的事了。

小密圈摘選|回顧中期選舉

Trump 政府對待Khashoggi

今天俄羅斯和烏克蘭又發生衝突了。有一種感覺,Trump 政府在 Khashoggi 一事上的表現讓大家都興奮了。

如果美國現在成了看熱鬧的,那當然就大家各幹各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Trump 政府的這種現實主義外交思維,其實是有點像 Obama 政府的。只是 Obama 政府是對於對手政府的惡行的放縱或無視。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紅線被 Obama 政府無視,為了和伊朗談判應該放過了也門問題等等。同時,換來了外交上的一些突破,比如伊朗核協議,古巴問題等。

但是這事的問題在於,Obama 的這種退後一步讓當地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前提是對方擁有和自己相似的價值觀才行。但是現實顯然並非如此。所以 Obama 就不可避免地會展現出鄙視這些人的姿態。後果可想而之。

在 Obama 之前,不管是 Clinton 還是 Bush,都是理想主義的外交傳統,又當爸又當媽,建設民主。沒錯,這樣做的問題也很多,阿富汗就這麼成了美國打得最久的戰爭,可能會永遠這樣沒完沒了的打下去。而且,保守派嘛,就是這樣的思維,與其說催生一個新的不瞭解的對手,不如保持現狀。


所以從這個角度,Trump 是 Obama 外交的一個延續。並非從敵友角度,而是從現實主義的角度。所以 Obama 外交時遇到的諸多問題,自相矛盾的地方,被束住手腳的地方,Trump 政府應該也會。

所以有可能接下來兩年,讓 Trump 政府鬧騰的,會是這些不再按美國規矩來的海外玩家,不管是外國政府,還是那些難民。

什麼是選·美小密圈?

2016年11月9日,我們最後一期通訊送抵各位會員的郵箱,結束了四百多天連續不斷的“郵件轟炸”。在那之後,不管是微信後臺留言、專欄文章評論還是選·美讀者群討論,都有熱心朋友希望我們能恢復會員計劃,繼續分享我們對美國政壇的解讀。

選·美小密圈即選美 iAmElection 欄目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後,推出的全新會員收費模式,年費由過往超過400元降為現在的199元(人民幣)。

目前已經加入小密圈的嘉賓包括:大家都熟悉的 talich,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博士林垚,財新世界說北美記者莊巧禕,政治風險諮詢公司研究員封楚誠,布朗大學政治系博士生張哲,新媒體 NowThis 編輯華思睿,印第安納大學法學博士生柯振興,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生焦姣,福特漢姆法律博士生俞浚哲,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司法研究博士生遊天龍,選·美脫口秀“說沈馬”主播沈辛成,杜克大學醫療政策助理研究員錢靜遠,Fusion 傳媒記者牛牧歌,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生劉冉,休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生李海默,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博士生、政見創始人方可成,社科院助理研究員刁大明,西北大學新聞學學士、碩士楊伊人......未來還將有更多北美各大高校的青年社科學者和在美國活躍的媒體人加入。

小密圈運行情況

當然說了這麼多,還是得上實例,以下是我們近日的試運行情況

小密圈摘選|回顧中期選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