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根脉魂是什么?

用户小益鸟康乐韧挣


文化存在共性与个性的问题,而本问题涉及文化的共性问题。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存在文化的根脉问题,或者讲各国家、各民族都存在不同的文化根脉问题,但不同的文化根脉,是属于文化的个性问题,当未系统的学习或研究过社会学理论时,去探讨不同国家间的文化根脉的差异性,那可以说是盲人模象。但本问答的要求是去回答世界的文化根脉问题,而不是去探索比较国家间的文化根脉差异,但是不懂得国家间的个性文化根脉的差异,那么如何去归总世界的文化根脉问题呢?于是我只能在这里胡乱地猜测一下世界文化的根脉魂,请老师们斧正。

本人以为世界文化之根为需求,世界文化之脉是解决需求,世界文化之魂是如何解决需求。

先来讲第一个问题:世界文化之根是需求问题。

一、实践与精神的问题。物质与精神是一个哲学问题,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但这两个变必须要通过实践,脱离了实践,就不可能有变的可能。所以物质与精神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与精神的问题。

实践与精神的问题可以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也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传统的对文化的探索偏重于对精神方面的研究和总结,而轻视对实践的探索,而我们需要的是从人的或者人类的实践中去探索认识文化,而不是单单从精神的角度去研究。

当我们去探索实践与精神的关系时,可以发现这两者存在边界不清的状况,实践是肢体和精神合一的活动过程,而精神只是思想活动的过程,但正是这种边界不清,说明了文化偏重于精神研究的片面性,从而显示重视以实践为对象的文化研究探索的正确姓。

二、行为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意识是客观对主观的反映。意识形态是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思想观点,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管是意识,还是意识形态,将其作为文化的主体研究对象,都是不妥当的。而应注重行为,注重人的实践的行为,将行为、实践的行为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才更妥当。因为行为包括肢体和意识两种行为,将行为作为文化的研究对象更具全面性。

三、劳动与需求的问题。实践和行为可作为文化的研究对象,而作为人类实践和行为的主体是劳动,劳动更且是需求的唯一正确来源。沒有劳动,就无所谓需求,就不能解决需求问题。

于是实践与精神的问题,活动与意识的问题,都是围绕劳动与需求展开的,脱离与经营基础相关的劳动,去独立的研究物质与精神的问题,去独立的思考意识与活动的关系,总是走不上文化研究的正道。且劳动是为需求服务的,需求的根本性问题就此突出了出来,文化的问题是围绕需求展开的。实践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主体是劳动,而劳动是为需或服务的。所以,需求是文化的根本性问题。

而哲学上的问题也是围绕在经营基础之上的劳动服务的需求展开的,没有了需求,就不需劳动,也就不需要实践。所以,可以这样讲:文化之根是需求。

第二个问题,解决需求是文化之脉。

一、解决需求问题。在卖方市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问题,在买方市场是为需求服务的经营问题。在卖方市场是生产问题,在买方市场是经营问题。

解决需求问题,要靠劳动,但劳动是组织在市场之下的劳动,且劳动还必须是在社会制度之下的劳动,而市场经济之下的不同社会制度,属于文化的个性问题。但劳动、生产经营、市场、社会制度等是围绕解决需求展开的,于是,解决需求,构成了文化之脉。

二、在解决需求问题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唯一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市场的劳动经营方法,而与之相反的都是歧途,是不正确的道路。但人具有天生的惰性,喜欢寻捷径,于是在这个找捷径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于是在解决需求的共性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个性问题。但解决需求,作为世界文化之脉,还是可行的。一切非经营劳动的获得都是世界文化之脉上的阻力脉动,而不同的劳动,或者说不同的需求脉动,是世界需求脉动上的文化个性表现。

第三个问题:如何解决需求问题,是世界文化之魂。

一、首先,观念问题。观念问题,可以涉及多个角度,首先涉及对人性的看法问题。对人自身的定性问题,会影响到如何解决需求问题。比如如果你认为人是自私的,那么会影响到你的行为会向自私靠拢。如果你认为人不是自私的,具有善的一面,那么你会偏离自私的一面,行为会趋近于大公的一面。

二、是时空下的氛围问题。一定时空状态下的需求,是一定时空状态下的生产经营水平决定的。所以,如何解决需求,会受经济动力水平制约的影响。

三、是理想与实际的问题。前面讲的,解决需求受社会经济动力水平制约的影响,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但需求的理想,大都存在高于这个实际的水平,这一方面表现为一种进取心,是人类文化进步的动力,但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社会矛盾的起因,所以存在两重性。

四、如何解决需求,把其作为世界文化之魂,是反映了世界文化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而具体的如何解决需求,涉及许多问题,包括制度、观念、立场、信仰等等。但我们也可以找到几个共性的方面,比如市场、技术、资本、知识、资源等等。但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解决需求要依靠劳动,劳动是组织在市场之下的劳动,劳动包括劳动技术不断提高的脑力劳动,劳动是知识的载体,劳动是资源,劳动创造了产品,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价值和资本,总之一句,劳动解决了需求,而劳动本身也是需求。于是,如何解决需求,也包括劳动需求。

五、需求除了物质和价值的需求,还包括荣辱和爱憎等精神需求,而不同的三观之下的荣辱和爱憎,会形成不同的解决需求的方法,这种不同,是文化的个性问题,而各种不同汇聚成的解决需求的共性问题,构成了文化之脉,文化之魂。

六、儒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核心思想是仁义道德等,这也是一种对人对社会的需求,所以儒学也属于涉及文化的根脉问题,涉及文化之魂的问题。相对而言,道释两教,涉及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多,涉及对人的要求比较少,所以对文化根脉魂问题的涉及不密切。

如何解决需求问题,是世界文化的根本性问题。需求,解决需求,如何解决需求,是世界文化的根脉魂问题。


富春恶水


世界文化的根脉魂是什么?世界各民族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灿烂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具有共同的个性,所以寻找世界文化共同的根、脉、魂,还是可查和可言的。

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根是神州大地及生活于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民,脉是中华光辉灿烂的历史,魂是儒释道精神。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的更加光耀世界。

西方文化的根是欧州的土地及其殖民地,脉是西方发展历史及征服殖民地的历史,魂就是一部《圣经》,是《圣经》成就了西方文化。

那么,世界文化的根脉魂是什么呢?世界文化的根就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人们,脉就是地球自有文明以来的整个历史,魂就是整个地球上的各种伟大的哲学与宗教思想,这里主要指的是向往光明与文明的伟大思想。

人类是在不断向往与探索光明与文明中前行的,这光明与文明的最高标志就是人类的共同幸福,共同走向富裕,共同走向那理想的世界中去。尽管由于人的自私,是得这道路变的曲曲折折,但那理想的世界终将会实现。

世界文化也如人类历史一样,会走向共同,走向更加光辉灿烂。

(图片来自于网络)


春日之虎


世界文化的根脉魂,是共生,共存,共赢。

共根,是生命的共同本源,一切能生发生命的资源,都是世界文化的根。

共脉,是生命共存的方向,世界文化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其必然的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就是世界的未来。

共魂,是生命的共同追求,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共根,共脉,共魂,决定着世界文化的盛衰,也是一切文明的期待。

一己之见,仅供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