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官上任怎样办事不被取笑?探春所为堪称教科书级别案例

古人有忙年一说,过年人员集中、事情扎堆,管家主事的人忙里忙外,最是辛苦。这不,年事刚忙完,凤姐便流产病倒了。

凤姐是王夫人的得力干将,她这一躺下,王夫人自己应付不过来家中那么多琐碎的事情,便让李纨来协助办理。考虑到李纨过于老实厚道,怕管不住下人,王夫人又让探春和李纨一同管理家务。即便这样,王夫人还不放心,特别请来宝钗加强照管。

王夫人深知府内的歪风邪气:“老婆子们不中用,得空儿吃酒斗牌。白日里睡觉,夜里斗牌,我都知道的。凤丫头在外头,他们还有个惧怕;如今他们又该取便了。”

红楼梦:新官上任怎样办事不被取笑?探春所为堪称教科书级别案例


为了补凤姐的缺,王夫人下了一招棋,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没有效果呢?有,而且是“三个诸葛亮,赛过诸葛亮”。

看看贾府里外下人们的反应:“刚刚的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性连夜里偷着吃酒顽的工夫都没了。”可见,李纨、探春、宝钗这个临时的“三人管理小组”还是蛮有效的。

但管理人员多了,每个人立场利益不一样,性格脾气不一样,思路想法不一样,也容易闹矛盾。管理层有矛盾,下面的人就不知道听谁的了,就容易出现混乱局面。

好在王夫人委派的“三人管理小组”没有出现争权夺利的局面,只想做个贤良母亲的李纨情愿少说,只想做个贤惠女子的宝钗不愿多管,想做个男人的探春就当仁不让、靠前指挥了。

红楼梦:新官上任怎样办事不被取笑?探春所为堪称教科书级别案例


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要凸显出来,最好遇到典型事件。曹雪芹给探春理家安排的典型事件,是探春虽不愿承认但事实上的亲舅舅死了,该如何打赏的事情。

那天王夫人到别的府中去赴宴席,贾府中有头有面的资深仆人吴新登的媳妇来到议事厅,向李纨和探春汇报了一件事情:“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

吴新登的媳妇真是个坏人,她对两位新上任的领导汇报工作,只就事说事,又不提供类似案例,又不给出具体建议,工作态度与在凤姐面前的相比,完全是两个样子。要是在凤姐面前,她早就拿出许多过去的例子,说出相应的主意,供凤姐轻松选择了。在李纨、探春面前,她故意不多说一个字,就是存心试一试李纨、探春的道行高低与水深水浅。

一个吴新登的媳妇不可怕,十个百个吴新登的媳妇就可怕了。恰恰“三人管理小组”面临的环境,是她们被一群“吴新登的媳妇”包围了。

“彼时来回话者不少,都打听他二人办事如何?若办得妥当,大家则安个畏惧之心;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伏,出二门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

红楼梦:新官上任怎样办事不被取笑?探春所为堪称教科书级别案例


吴新登的媳妇的把戏,探春应该是看穿了。仅仅看穿还不是本事,当场戳穿才是本事。探春是怎么把将近失败的战局扭转为彻底胜利的战局的呢?探春用的破解之道是三问,一问比一问犀利,直到把“敌人”斩下马来。

第一问:自我回避,问李纨的处置意见

赵姨娘是探春的亲生母亲,赵国基就是探春的亲舅舅。纵然探春不把赵姨娘喊亲娘,不认赵国基是亲舅舅,但血缘关系是铁的事实,怎么给死了的赵国基赏银子,探春最好是回避。没想到探春一回避,问题紧跟着就来了。

探春便问李纨。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

李纨的思路是怎样简单怎样办,她也想到了要依循旧例,可是她懒得去查个究竟,刚好眼前有个例子,便想按这个例子办得了。单看吴新登家的表现,就能发现问题。急忙答应,急忙要去领银子,如果真是这样了,那后面就该是急忙笑话李纨、探春两人是见识浅薄的糊涂虫了。

探春觉察到不妥,一是李纨找的例子和眼前的事不一样,二是吴新登家的快速反应不对头,她不能看着有问题的决策被别有用心的人拿着去实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于是,她叫住了吴新登家的,让兴冲冲的吴新登家的不得不折回来。

红楼梦:新官上任怎样办事不被取笑?探春所为堪称教科书级别案例


第二问:明确分类,问吴新登家的过去的老例

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样必有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

看事情要看本质,问问题要问关键。

这件事情的本质是新领导和旧属下之间的矛盾斗争。人的本性都是有些懒惰的,没人愿意被管得一天到晚做事情。贾府那些年纪大、资历深的老仆从们,名虽为仆,但实际上并不真心从管,她们只是有些怕凤姐,所以好不容易换了新领导,她们便想联合起来灭掉新领导的威风,好让自己多多有空喝喝酒打打牌的。而探春却是要树立领导威严,管出一片新气象,做到鱼不动水不跳,一切井然有序。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只能是胜败各一方。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双方都不会轻易妥协。狭路相逢、短兵相接,智勇双全者胜。既然吴新登的媳妇跳出来了,那就拿她开刀,给她一个下马威,也好杀一儆百。

新领导刚上任,还没来得及大刀阔斧改革,处理问题自然得依照先例。吴新登的媳妇不说,探春只能开口问,而且问得针对性很强,明确说家里的和外头的肯定有区别,你吴新登家的可别揣着明白装糊涂,可以说都问到关键点上了。

红楼梦:新官上任怎样办事不被取笑?探春所为堪称教科书级别案例


贾政有两位姨娘,周姨娘和赵姨娘,这两位姨娘之前没发生过这样的事,不好参考。这可能是李纨拿袭人妈作参考的原因。但赵姨娘兄弟和袭人妈是不一样的。赵国基也是贾府里面的奴才,袭人妈是外面的人。如此参考,实在不妥当。

贾政身边没有现成的例子,不代表贾府没有。探春追根溯源,问到了贾政父亲贾代善的情况。贾代善的姨娘们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是怎样分别对待的。相同情形的应对措施,才能用来参考。

探春的智慧超出了吴新登家的预料,但她不可能就此投降,她还要顽抗。她说她忘了,还说了一句水平很低的话:“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敢争不成?”

吴新登家的在不能不当参谋的情况下,妄想当一个歪参,把探春引到歪路上去。总之,还是想让探春栽跟斗。

吴新登家的想不到,探春除了有慧气,还有勇气。“这是胡闹!依我说,裳一百到好。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


红楼梦:新官上任怎样办事不被取笑?探春所为堪称教科书级别案例

探春懒得和吴新登家的绕圈子了,先直接把吴新登家的行为定义为“胡闹”,然后毫不客气地指出,你们就是想看我们的笑话,我们决不能让你们得逞。

吴新登家的见偷奸耍滑躲不过去,只好托辞说记不得,要去查资料。

第三问:揭开老底,犀利反问吴新登家的

吴新登家的伎俩低级而又充满恶意,干脆戳她个底朝天,让她知道厉害。

探春笑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到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说现查去?若有这道理,风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是算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心,反相我们没主意了。”吴新登家的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众媳妇们都伸舌头。

吴新登家的办了一生的具体事,哪样事哪么办,心里怎么可能没数,不想说不愿说罢了。探春当然看到这一层,连着反问她两句:你当真记不得吗?你当着凤姐的面敢说现查资料去吗?

红楼梦:新官上任怎样办事不被取笑?探春所为堪称教科书级别案例


反问里面藏着的问题是:你不就是觉得我们比凤姐好欺负,你就算计着要欺负我们吗?

反问里还藏着一个答案:明确告诉你,我们可不是好欺负的。以吴新登家的智商,还是能把探春的问题和答案听明白的,所以她才会脸红耳赤。脸红耳赤是外在表现,内在活动是心里发慌发虚了。

此时吴新登家的,有点像一只落水狗。探春知道狗急跳墙,她以后还要指着吴新登家的这一班人做事的,所以她不能把她们逼得太急了,还是让吴新登家的去查了资料再来回话,给吴新登家的一个台阶下。

红楼梦:新官上任怎样办事不被取笑?探春所为堪称教科书级别案例


后来吴新登家的把过去的账目拿来,探春一看,果然家里的和外头的赏的银子各不一样,赏的格外高的,都是有特殊原因的。

赵国基是探春事实上的舅舅,却是一定不能算特殊原因的。于是,探春按家里的规矩,赏了二十两银子,比先前李纨的决定,整整少了一半。

赏银少了一半,探春的威信却高出一截。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探春初战告捷,正在于明白规矩的重要性,也在于毫不动摇想方设法维护规矩的坚定性。


爱上红楼有缘人,趣谈红楼人和事。感谢关注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