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老战友,你还好吗#

#寻人上头条#

“吴国华记错啦,‘贯玉’两个字与我的名字同音,我是冠军的冠,宇宙的宇,我叫王冠宇,但那张照片是我!我一看到那张单人照,我就知道错不了了!找我的这个吴国华,就是我的老战友!”

王冠宇口中的那张老照片,正是由寻找人吴国华保存多年的,王冠宇的单人照——

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我没想到,吴国华能将我的照片保存得如此完好!我自己当兵时期的老照片都在老家呢,有些甚至都找不到咯!”王冠宇声音有些激动,“是我的一个亲戚,先看到你们发布的寻人消息,一开始名字对不上,他还不确定!直到看到了这张照片,他才意识到文章里找的那个人,可不就是我嘛!”

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王冠宇口中不断提及的那个名字,吴国华,正是自己近半个世纪都未曾谋面的老战友!二人曾一同赴往异国并肩作战,在最惊心动魄的战场创造出生入死的回忆......两人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吴国华出生于一个“红色革命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老红军,父亲膝下一共有九个孩子,其中5个子女都是军人。“我父亲是一名老红军,参加过武昌起义,也走过万里长征!与日军作战,和国民党对峙,他甚至随军前往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的战役!”

吴国华说,老吴家的子女都有一份军人情结,从小也都与军人家庭为邻,成为一名军人更是他理所应当的所行之事。1963年,适逢15岁的吴国华初中毕业,而年轻的他对于自己的未来却并未有过一刻的迟疑,由于军人家庭氛围浓厚,深受其熏陶的吴国华毅然选择入伍,成为了一名向父亲与家姐看齐的解放军战士!于是,他从老家河北石家庄入伍,独身一人前往了位于北京的军委总工程兵53师106团,成为了下属特务连通信排9班的一名战士。

也正因为此,一年之后,吴国华遇到了此后与他共赴战场,且让他惦念了大半辈子的一名战友,王冠宇。

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王冠宇比吴国华年长三岁,但却比他晚半年入伍。1964年初,新兵连结束后,王冠宇便被分配到了吴国华所在的通信排9班,成为了吴国华的一名“后辈”。然而,虽说两人有着年岁上的差距,入伍时间也有所不同,但因为部队的生活总是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同班的二人总是一起学习、打饭、睡觉,很快便打成了一片,彼此间毫无新老兵之分!

王冠宇回忆,吴国华不算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用自己的话说就是,“他是一个‘少说话,多干活’的人。”但这却正合了王冠宇的心意,因为他也不是一个对外健谈之人,“哈哈,我俩都属于‘保守派’吧,两人凑一起时候能聊聊,平时对着不熟悉的人呀,都不怎么出声。”对此,吴国华也给予了王冠宇相似的评价:“他和熟的人在一块儿待着时,会敞开心扉对你好,他很真诚,待人遇事也十分谦和有礼!”

务实、勇敢、忠诚......这些词汇,都是两人互相形容对方时提到的词语,其中不仅带着真诚的赞美,也饱含着阔别了近半个多世纪的深情与绵延的思念。

1965年,吴国华升任通信排9班班长,那年5月,吴国华与王冠宇所在的班级,远赴异国进行军事支援。回忆起这段独特的异国作战经历,吴国华觉得,那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他缓缓地说道:“当时部队会提前一次性囤购两个月的粮食,但那时哪有现在这条件啊——还有多余的军粮车可以帮忙运输?我们只能人工将大米一袋一袋地扛进军营,每个人得扛两百多斤!”

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身处最前线,哪里都是枪林弹雨的实战现场。敌军的飞机盘旋在上空,时刻准备空投轰炸,于是,守在军营内的战士们必须时刻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丝毫不能松懈。“我们属于通信排里的有线通信兵,专门为部队嫁接对外联络的线路,”当时,王冠宇总是白天防恐,晚上负责收拉电话线,“要是有的线路出故障了,不管多晚,我们都得起夜去维修!”

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于是就在这样的重压下,王冠宇与吴国华一起挨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战争岁月。王冠宇称,那时由于班长的身体原因,许多事情都是由吴国华这个副班长来执行,而例如,外出搭档巡逻、嫁接线路等工作,王冠宇经常与吴国华一同搭档着进行。“哎呀,那时候总觉得有干不完的活,西边拉完线,就立即要赶去东边帮人拆线,我们外出时还得背着冲锋枪、子弹和十枚手榴弹,你要知道,那把枪就有七八斤重!遇到迁营时,每人还得扛十斤米袋在身上!”

原来,每次出发架线前,为了预防突来的战事,每一名通信兵都会身负一把沉重的冲锋枪,各自配备150发子弹,“连队里发150发,个人还可以领150发,但我们一般只配一半在身,因为全部背在身上实在是太重了,还会影响人的灵活性。”

在异国的土地上进行战备本就不是一件易事,而这段特殊的经历将王冠宇和吴国华深深的捆绑在了一起,拥有“集体记忆”的两人很快便成为了有“过命交情”的兄弟。回国后,两人分别又随军在广西和湖南地区短暂地停留了一阵,直到1967年1月,二人所在的部队驻扎在了河南郑州新郑市。

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吴国华的近照

​“其实67年前后,我就被调去了106团的后勤部,不再是通信排的战士。”王冠宇说,自从他调离原班级后,他与吴国华的联系便逐渐减少,“当时部队管的很紧,地址都是保密的,哪里敢告诉给对方啊!”于是,直到1968年吴国华退伍,王冠宇再也没有机会与其见上一面。

“吴国华离开部队后,我又随军前往河南禹州,之后又去到了内蒙古。”就在吴国华退伍后的第二年,王冠宇亦从部队复员回到了山西老家,并在临汾定居下来,“当时,组织上给我分配的工作在临汾,所以我一直在那儿干到了退休......”

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王冠宇的近照

​如今,阔别了近半个世纪的两位老人终于再次相逢,王冠宇的心情自然也是十分激动,“昨天我们已经联系上啦!也已经微信视频过了,哈哈刚见面时是二十岁不到的毛头小子,现在两个人的头发都白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王冠宇的近照

​王冠宇表示,目前两人暂未计划具体何时线下见面,毕竟疫情当前,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只要以后有机会,我俩都有空,我肯定要去见他一面!”

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失联战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头条寻人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 失联战友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失联战友相关线索,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010-83434440、010—83434485),将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核实和后续跟进。

运城籍战友王冠宇找到!扛冲锋枪拿手榴弹,我们曾一起出生入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