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類”華晨宇

《歌手·當打之年》開播後,華晨宇不出意外地成為了話題的焦點。許多人對他的看法大致可以分成兩類:愛他的人愛的要死,討厭他的聽眾也形成了“花黑”。

“異類”華晨宇

華晨宇在粉絲眼裡是華語樂壇領軍唱將,黑他的人眼裡的“異類”

華晨宇於2013年參加湖南衛視《快樂男聲》獲年度總冠軍出道,並獲得公眾關注。

“異類”華晨宇

看了《歌手》的幾場表演後,我理解了許多人對他的爭議。從出道到現在,就以火星、異類等名稱出專輯,也表現出了他的歌曲風格。華晨宇想成為的已經不僅僅是“歌手”,他想做的是“創作者”“音樂人”“藝術家”,他不再把“好聽”作為歌曲的第一要義。他很明確的把歌曲當作觀點表達的載體。《寒鴉少年》是關於成長與自我價值的實現;《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是新冠疫情下的安撫;《我們》是唱給遺憾……

除了《我們》這一首歌不是原創,其他均為華晨宇的原創作品。他是用舞臺來講述故事、來探討觀點,獲得碰撞。

“異類”華晨宇

他敢於把自己美的、醜的、好的、壞的透露在舞臺上,歇斯底里、幾近癲狂也無所畏懼。

他的瘋狂是雙刃劍,粉絲們喜歡,對普通人卻有些難以接受。

人與人之間的審美就是有差異的,沒必要要求別人喜歡你喜歡的,沒有必要為此爭吵。包容與自己不同的意見。

華晨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加油!寒鴉少年。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