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中國丨抑鬱症患者不需要偽善意的特權

再次為中國點贊!

10月8日,中國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簽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道,這是中國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履行自身承諾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一個重要舉措。


點贊中國丨抑鬱症患者不需要偽善意的特權

當前,新冠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嚴重威脅著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在這個嚴峻形勢下,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測算,國慶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543.3億元。

歐洲媒體們表示羨慕死了,如今歐洲人民還生活在二次疫情的陰影之下。10月6日法國新增病例10489例,西班牙12793例,英國14542例。部分英國地區已經禁止家庭互相串門,並施行更嚴格的全國性封鎖措施。


點贊中國丨抑鬱症患者不需要偽善意的特權

01

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有點特殊;

點贊中國丨抑鬱症患者不需要偽善意的特權

時間見證偉大,歲月定義永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凝聚全人類磅礴偉力;這場沒有硝煙的殘酷戰爭鑄就中華兒女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萬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而那場沒有退路的殊死較量也奪走了太多因無法承受嚴重精神健康創傷的生命。

5月13日,聯合國發佈公共衛生摘要指出,新冠疫情的突擊不僅對全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也增加了心理痛苦:失去親人的悲傷無法釋然;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無法緩解等等。解決疫情期間的精神衛生問題迫在眉睫。

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佈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將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推上熱潮。

還記得那段時間,兒童青少年抑鬱跳樓自殺的真相不斷被媒體新聞揭露,抑鬱話題得以暴露在陽光底下,被當前社會所關注與重視。但同時,抑鬱症仍然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一種疾病,甚至是不願提及的隱私。

在這樣的話題環境下,這樣的聲音悄然入耳:我們需要給抑鬱症患者額外的特權嗎?


點贊中國丨抑鬱症患者不需要偽善意的特權

02

搞特權就是特殊化

百度百科這樣解釋特權意味著主體可以針對某一客體採取其想採取的行為,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理解成,在某種語境下,從主體的自身角度,通過自己的主觀意願來採取影響客體行為的動作。

特權就是以不平等地位為前提下的特殊待遇,而上面這句話本身就是對抑鬱症患者的不公平對待,句子本身的意義都不存在,又何來的選擇?

一家公司有著這樣的規定:公司員工請假要扣薪水,但如果是抑鬱患者,可以額外給你批一週帶薪假,薪水照發。

這樣的規定導致的結果就是,公司員工會認為得抑鬱症的人值得少承擔一點責任,多一些憐憫。長期以往,公司員工就會認為【抑鬱症】很重要,它有著無需承擔責任,需要特別關照的特權。

將抑鬱症患者置於特權的“客體”,“我”(正常人)作為“主體”,不就是偽善的解釋道:你,抑鬱症患者,就是一名弱者,而我,正常人,需要格外關照你,保護你,這樣方能顯得我的善解人意與高尚品格。

而真正的抑鬱症患者追求的從來就不是特權,對他們來說,可以正常生活就已經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特權了。

抑鬱症患者需要的從來就不是戴著有色眼鏡偽善的“特殊照顧”,而是給予平常人應有的關心與理解,讓他們感受到即使心理健康出現問題,世界也從未質疑過,拋棄過他們。


點贊中國丨抑鬱症患者不需要偽善意的特權

03

當身邊的人出現抑鬱時,我們需要相信:在我與他/她的關係裡,有沒有抑鬱症沒那麼重要。

建議如下:

1.對抑鬱症患者,愛他,理解他,陪伴他,支持他

2.不要只關注抑鬱症患者的病,而是要愛他整個人

3.無論生病與否,始終愛他

4.多傾聽少主觀猜測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或困擾,可以私聊我或者在下面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