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最好的服務應該是什麼?

如今,隨著大企業先後進入養老行業,“服務品質”成為大家追求的共同理念。然而,如何做好養老服務?什麼才是老人真正需要的服務?老人或家屬又願意為哪些服務埋單?哪些服務的利潤值最高?如何引導服務需求,使老人重複性消費?增值服務的價值邊際在哪裡?這些問題似乎困擾著每一位從業者。


問題的關鍵在於:真正做服務的一線員工不會或者沒有精力做系統性的研究,而坐在辦公室研究理論的員工又似乎不那麼接地氣。於是,理論與空談,美好的憧憬與現實的無情,制約著養老服務的發展。


對於“養老服務”的認識過程,大致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


養老機構最好的服務應該是什麼?


-1-

第一階段:

120%服務,是最好的服務


機構運營初期,經常會陷入“120%服務”(即“過度服務”)的泥淖,這其中有兩層含義:一是提供儘可能多的服務項目;二是提供儘可能的高品質服務。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會發現,前期的這些“好意”恰恰成為後期專業化運營的“壁壘”。


根據研究統計,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真正的核心服務需求不超過6項,過多的服務項目本身對於機構品質提升不起到決定性作用。


其次,相比高品質的服務,老人對於服務品質的穩定性更為敏感,前後服務品質差異大,是造成入住老人流失的重要原因。


-2-

第二階段:

服務的好壞主要取決於

服務人員綜合素養的高低


服務的特性決定了服務的好壞主要由服務提供者決定,而我們常常想當然地認為,聘請專業、文化素質較高的年輕護士、社工、養老專業畢業生是提高服務品質的關鍵,這恰恰可能是個誤區,因為服務的好壞主要取決於態度


如果對老人沒有發自內心的關愛,只是在完成一項冰冷的工作,沒有心與心的交流,沒有愉色,又如何做好服務?


大多數4050護理員往往因為樸實的真誠與付出,而贏得老人的真心。如果不是站在一個管理者而是一個被服務者(老人)的角度,會很容易理解。


養老機構最好的服務應該是什麼?


-3-

第三階段:

標準化是服務品質的保證


“標準化是最好服務的基礎”,無疑,這句話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目前就養老行業總體而言可能還達不到,這是行業規律和發展所致,無可厚非。


那麼,現階段,服務品質的保證又是什麼呢?還是以院長為核心的管理團隊,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只有核心團隊穩定,服務品質才能穩定,老人才能穩定。


-4-

第四階段:

迴歸傳統,好的服務

其實很簡單,就是“微笑”


當我們困惑於如何做好養老服務的時候,其實先賢孔老夫子用兩個字就已概括:“色難”,說得多好!研究中國養老,離不開老祖宗的智慧。


“微笑服務”,這個看似陳舊的概念其實並不過時,以微笑服務老人,老人就快樂,老人快樂意味著即使有些服務做得有差錯、有紕漏,也不那麼重要了,因為老人早已把你當作家人,當作那個值得他/她信賴的“小夥伴”。


所以,作為養老機構的管理者,其實很簡單,就是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工作氛圍,儘可能提高員工滿意度,只有員工滿意,才能提供老人滿意的服務


“服務,是最昂貴的商品”。不色難,用微笑做好服務,給老人以和顏、以悅色、以婉容,或許才是做好養老服務的關鍵。


來源:愛普雷德智慧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