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患者體外生命支持的meta分析

肝衰竭患者體外生命支持的meta分析

Alshamsi F, Alshammari K, Belley-Cote E, et al. Extracorporeal liver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Intensive Care Med, 2020 ,46(1):1-16. doi: 10.1007/s00134-019-05783-y.

1.背景

無論是否有慢性肝病,患者都可以出現肝衰竭。沒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出現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表現為黃疸、凝血病、腦病,可以進展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儘管一些患者支持治療後好轉,對沒有恢復的患者,明確的治療是肝移植,受費用和供體的限制。

體外肝支持(Extracorporeal liver support,ECLS)可以提供移植的橋接治療,同時允許更長的恢復期。應用ECLS的理念是移除肝毒性物質如細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質、來自腸道菌群的內毒素和小分子毒素。但是,不一致的文獻結果限制了其使用。儘管ECLS可以作為橋接治療,是否可以改善不適合肝移植的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預後還不清楚。ECLS是基於透析技術,移除肝衰竭病理發展過程的毒性物質,如NO、前列腺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 ROS)和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

人工系統應用無細胞技術,通過透析或活性炭進行血漿濾過。常用的人工系統包括分子吸收再循環系統(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和比例血漿分離吸附(fractionated plasma separation and adsorption,SEPAD,Prometheus)、血液濾過和血漿置換。

另一方面,生物人工系統應用人為基礎的肝細胞(ELAD, Vital Therapies Inc.,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或豬肝細胞(HepatAssist, Arbios, formerly Circe, Waltham, Massachusetts, USA)。除了床旁解毒外,生物人工系統通過支持肝的代謝和合成功能,提供附加的益處。但是,沒有一種模式可以輔助肝的免疫功能。

ALF的定義是在8-28天內出現的肝性腦病,黃疸為起始症狀,腦水腫發生率高,如果不進行肝移植預後很差。慢性肝衰竭急性發作(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和ALF不同。亞太肝病協會將ACLF定義為:無論既往是否確診慢性肝病/肝硬化,在4周內出現急性肝損傷的表現(血膽紅素≥ 5 mg/dl (85 micromol/l) 如黃疸,和凝血病 (INR ≥ 1.5 或凝血酶原活動度< 40%),合併腹水,和(或)肝腦病。歐洲肝病研究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和美國肝病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將ACLF定義為:在一個促進因素作用下,既往慢性肝病的急性發作,3個月內因多器官衰竭導致病死率增加。

幾個因素影響ALF和ACLF的預後。ALF或ACLF患者如果需要等待肝移植, 病死率分別為為29%和48%。北美終末期肝病研究組中,ACLF的病死率為40%,附加器官損害後病死率高達77%。ACLF的病程多變,自行緩解率在沒有器官衰竭的患者可以高達50%,合併器官衰竭後僅15%。

ECLS對ALF或ACLF患者預後的影響不清楚。

2.方法

入組標準:RCT研究;ALF或ACLF患者;接受生物性或非生物型ECLS;對照組沒有接受ECLS;研究終點為全因病死率或肝病相關病死率。時間:從ECLS研究開始,截至March 13, 2019。採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 Risk of Bias tool評價證據偏倚。

3.結果

最後入組25項研究,1796例患者。其中13項研究ALF,13項研究ACLF。其中一項同時研究了ALF和ACLF(He JQ, Chen CY, Deng JT, et al (2000)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fatal hepatitis with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Chin Crit Care Med 12:105-108)。

患者平均年齡44歲。59%為男性。ALF最初見的病因是:酒精性、病毒性和藥物性(乙酰水楊酸)。19項研究應用人工型ECLS,5項研究應用生物型ECLS。研究主要來自美國、歐洲和亞洲。

根據GRADE分級,所有研究的分級見表2。14項研究為低偏倚風險,10項研究偏倚風險不明,1項研究為高偏倚風險。

肝衰竭患者體外生命支持的meta分析

3.1主要終點

⑴病死率。24項研究,1778例患者,報告了病死率結果。ECLS降低了病死率((RR 0.84; 95% CI 0.74, 0.96, P = 0.01, I2=33%,圖1)。

肝衰竭患者體外生命支持的meta分析

⑵肝性腦病改善。12項研究,417例患者,報告了肝性腦病改善結果。ECLS改善了肝性腦病((RR 0.71; 95% CI 0.60, 0.84, P < 0.0001, I2 0%,圖2)。

肝衰竭患者體外生命支持的meta分析

3.2不良反應

⑴低血壓。9項研究,748例患者,報告了低血壓結果。ECLS的低血壓風險未定(RR 1.46; 95% CI (0.98, 2.2), P = 0.07, I2 = 15%,)。

⑵出血。11項研究,1031例患者,報告了低血壓結果。ECLS不增加出血風險(RR 1.21; 95% CI 0.88, 1.66, P = 0.25, I2 = 31%)。

⑶血小板減少。5項研究,564例患者,報告了血小板減少結果。ECLS增加血小板減少風險(R 1.62; 95% CI 1.0, 2.64, P = 0.05, I2 = 62%)。

⑷導管感染。一項研究,16例患者,報告了導管感染結果。ECLS不增加導管感染風險(RR 1.92; 95% CI 0.11, 33.44, P = 0.65)。

肝衰竭患者體外生命支持的meta分析

3.3亞組分析

⑴肝衰竭類型對預後的影響。13項研究,738例ALF患者;13項研究,1040例ACLF患者。結果兩組患者病死率無顯著差異(P=0.28)。

⑵ECLS類型對預後的影響。19項研究,1308例應用非生物型;4項研究,470例應用生物型。結果兩組患者病死率無顯著差異(P=0.55)。

⑶偏倚風險。11項研究,1096例為低偏倚風險;13項研究,682例為偏倚風險不明或高偏倚風險。結果兩組患者病死率無顯著差異(P=0.80)。

3.4研究序貫分析

ECLS降低病死率的結果可靠(TSA-adjusted RR 0.84, 95% CI 0.73, 0.97)。而ECLS改善肝性腦病的結果不可靠(TSA-adjusted RR 0.71 95% CI 0.57, 0.89)。

3.5研究缺陷

  1. 研究跨度時間大。
  2. 沒有肝移植的資料。
  3. 患者的病因多樣,異質性大。
  4. 沒有費用的分析。

4.結論

體外生命支持(ECLS)降低急性肝衰竭(ALF)和慢性肝衰竭急性發作(ACLF)患者的病死率,改善肝腦病。但是,納入研究存在偏倚,需要進一步RCT研究驗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