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門診就醫負擔、個人賬戶使用範圍擴大……解讀醫保改革

《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的徵求意見稿近日向社會公開發布,這是落實今年3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將門診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制度範圍的具體改革措施。國家醫療保障局介紹,這次改革通過採取利益置換的方法,同步推進職工個人醫保賬戶改革和建立門診保障機制。

據國家醫療保障局介紹,此次改革的目標是減少百姓門診就醫負擔。改革個人賬戶計入辦法是此次改革的重點,原來的個人賬戶計入辦法是職工自己繳納的2%和單位繳納納入醫保統籌基金的30%左右,計入個人賬戶。改革後,單位部分不再進入個人賬戶,完全放在統籌基金裡,個人繳納部分仍在個人賬戶。對於退休人員,個人賬戶繼續保留,各地按照一定的比例定額劃入資金。

減少門診就醫負擔、個人賬戶使用範圍擴大……解讀醫保改革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王宗凡:用騰出來的這一部分個人賬戶基金,去置換成一個共濟的保障,這是整個門診保障待遇的一個提升。我想門診統籌,或者門診共濟保障,在這方面遠比我們個人賬戶要強很多,它是一個更公平、更有保險屬性、更能化解個人門診風險的制度安排。

支付比例50%起步 個人賬戶使用範圍擴大

減少門診就醫負擔、個人賬戶使用範圍擴大……解讀醫保改革

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要把常見病、小病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門診手術納入統籌基金的報銷範圍,參照住院管理,按照住院報銷比例,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擴大門診保障慢性病的病種,支付比例從50%起步。個人賬戶使用範圍從職工本人擴大到其配偶、父母、子女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補齊制度短板 促進健康管理

自職工醫保制度改革以來,我國基本醫保制度都是以保住院為重心,基本醫保的門診的保障則比較薄弱,此次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就是補齊制度短板的過程。

減少門診就醫負擔、個人賬戶使用範圍擴大……解讀醫保改革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王宗凡:造成過高住院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門診保障不足,那麼通過我們把門診保障水平提高,大家能在門診看病,能夠得到報銷,相應的他就會減少不必要的住院,這個對我們將來醫療保障基金的使用效率的話非常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