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11岁立志要做圣贤,他成功了!何为圣贤,如何才能成圣贤?

​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王华家中,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1508年,36岁的王阳明在贵州龙场(今修文县)驿站一声大笑破空而出,击破龙场山谷的宁静。王阳明从山洞狂奔而出,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多年以后,我们中国思想史把它定义为:心学的诞生。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从11岁立志要做圣贤,至36岁“龙场悟道”。期间在他15岁时王阳明一直在寻求如何做圣贤,他拜访当时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娄谅问道“如何做圣贤?”在这里我们通过王阳明故事,去了解一下读书如何成圣贤?

王阳明11岁立志要做圣贤,他成功了!何为圣贤,如何才能成圣贤?

龙场悟道

在此之前,我们先了了解一下,什么是圣贤?

读书。有一天,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班里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

他的老师大吃一惊,因为从来没有那位学生问过他这样的,人生终极价值的问题

他看了看王阳明,思考了一会儿,才回答道他自认为最完美的回答:“惟读书登第耳。”(也就是说读书做大官是一等大事)

小阳明想了想,怀疑地说道:“登第做状元,恐怕不能算是人生一等大事。”

老师问:“那么你说说什么是人生一等大事呢?”

小阳明若有所思后,认真地回答道:“只有读书做圣贤,才能算是人生一等大事。”

他老师听后,目瞪口呆,突然狂笑,然后对着王阳明摇头:“孩子,你这第一等事可是太高了,哈哈哈。

王阳明11岁立志要做圣贤,他成功了!何为圣贤,如何才能成圣贤?

王阳明

这话后传到王阳明父亲的耳里里,有一天王华就问他:“听说你要做圣贤?”

小王阳明对父亲点了点头:“当然。”

王华大笑道:“如果你把吹牛皮的功夫放到学业上该多好。”

小王阳明有点恼怒,回问父亲:“圣贤怎么就做不得,你们都这样取笑我?”

王华收起笑容反问道:“你懂什么叫圣贤?”

小王阳明回答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就是圣贤。”

王华说道:“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呓语,你怎么就当真了!千年才出的一位圣人,你怎么能比?”

小王阳明反驳道:“怎么就不能比,大家都是人?”

王阳明11岁立志要做圣贤,他成功了!何为圣贤,如何才能成圣贤?

孔圣人

是啊,孔子出生时也不是圣人,也是通过后天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圣人的。按王阳明的见解,大家都认为圣人不好做,大多数人只是因为被圣人的光环吓唬住了,不敢去做,所以很多人都和圣人失之交臂。而11岁的王阳明他下定决心,立志要做圣贤

王阳明11岁立志要做圣贤,他成功了!何为圣贤,如何才能成圣贤?

如何做圣人

如何才能成圣贤?

上面我们说过,孔子出生时也不是圣人,也是通过后天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圣人的。那我们要如何锻造自己呢?在《连山经易》原本的坎卦诰词中写道:“坎习无法,有道寻志,志坚成尊,有心成富,有技常养,无志守信,失律志匪妄。”真正的财富是任何人都不可剥夺的志和技。“志者,士之心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心存志使人脱离平民,成为君子正人,而非富贵淫逸者。所以我们要读书学习,读书为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即为做人。王阳明“圣人之道”是求理于吾心,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王阳明就此开启“心即理”的心学命题——“心学”就此诞生。

王阳明11岁立志要做圣贤,他成功了!何为圣贤,如何才能成圣贤?

《连山经易》原本的坎卦诰词

读书: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自卫其身。连山易国学院的博尔朵院长在前不久的第二届《见易明心 ž 私塾学堂》对私塾班学子们讲到:“习而再习,谓之羽。”有羽翼可飞翔,因为飞翔是一种自由,代表一种统治,如天上的雄鹰,其没有其生存的固定范围,广袤的大地,起伏的高山,都是它的领地。飞翔是人类的梦想,也是其它生物的进化目标。

王阳明11岁立志要做圣贤,他成功了!何为圣贤,如何才能成圣贤?

有羽翼可飞翔

在《山海经》一书中记载,太阳中有神鸟金乌,有羽翼可飞翔,是从上古神话的视角阐释羽化的来历和衍化。日月相异,时过境迁,日羽则可易,代表了一种进化,也是古人所理解的自然进化思想。生羽而飞的易变则是一种高级进化。

王阳明11岁立志要做圣贤,他成功了!何为圣贤,如何才能成圣贤?

连山易博尔朵院长

如何做一个圣人

博尔朵院长在上一次私塾班的学堂上对大家讲道:“

如果想做一个圣人,就以天地为本源,以阴阳为两端,以四季为权衡,以日星为纲纪,以月三十天为限量,以鬼神为徒属,以五星(行)为材质,以礼义为工具,以人情为田为地,以四灵为养畜(四灵者,龙、凤、麟、龟,它们是四类动物之王)”

王阳明11岁立志要做圣贤,他成功了!何为圣贤,如何才能成圣贤?

四灵

以天地为本源就能包罗万物,阴阳可以考察情伪,

以四季为权衡生产生存之本的食物,在农事中再加以劝勉。以日星为纲纪,做每件事就有条理;以月三十天为度量,就有建功立业的准则;以鬼神为徒属,职业事业就不会失手;以五行为材资,工作就可以循环;以礼义为工具来考核人的行为以人情当作耕耘田地的主体以四灵为养畜,人的饮食就源源而至。

修行就是学习

总结:成圣贤之法,在于读书学习,读书就是在修行。读书为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即为做人。上文也有讲过,习而再习,而成羽,日月相异,时过境迁,日羽则可易,代表了一种进化,也是自然进化思想,生羽而飞的易变则是一种高级进化。而当修为到一定影响力的可称之为圣人,那样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由“连山易国学院”头条号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