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追溯五千年,歷史上的盛世王朝著實不多,除了大唐之外,想必“康乾盛世”算是較為知名的了;但這裡要公正地說一句,康熙、雍正這兩位皇帝暫且不提,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應該算是康乾盛世的尾巴,甚至將這一“盛世”變了味道。對歷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許知道,乾隆的自信可不僅體現在“一個人的詩比全唐詩人還多”的文采上面,還有他對歷代文物的“亂塗亂畫”上;當然,人家是皇帝,“亂塗亂畫”也是分內的事,傳與後世仍屬珍貴文物。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對考古有研究的朋友或許知道,近代“東陵大盜”曾將乾隆帝陵打開,所得瑰寶不計其數;也正因如此,不斷有宮廷寶物現世,前幾年又有一枚價值2億的“扳指”現於民間,專家雖然有心“回收”,但其擁有者的身份卻讓專家望而卻步,他就是“乾隆帝七世孫”——愛新覺羅·恆紹。這裡簡單介紹,“愛新覺羅·恆紹”這名字不用多想就知道他是滿族人;還不止這些,他還是國家“特級名醫”,“諾貝爾醫學研究院醫學博士”、省政協委員。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說到這或有朋友會說“真是大驚小怪,如今‘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滿族同胞雖然不多見,但也不至於‘身份特殊’吧?”當然,理論上如今全國統一,各民族同胞不分彼此,更沒有“特殊身份”這一說;愛新覺羅·恆紹的“特殊”並不在於他的民族形式,而是他手裡的兩件寶物。愛新覺羅·恆紹是名中醫,而且是“特級名醫”,這要得益於他的著作《愛新覺羅·恆紹藏宮廷秘方集》;關鍵就在“宮廷秘方”幾個字,這就引出了他手裡的第一件寶貝,出自清代宮廷御藥房的《玄金秘要》。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實事求是地說,《玄金秘要》在史書中並沒有詳細記載,究竟是怎樣一本古籍,就連考古專家也沒見過,這似乎顯得“真假難辨”;但是,“愛新覺羅·恆紹”的《藏宮廷秘方集》卻得到了衛生部的認可,而其就是根據《玄金秘要》所撰寫,這似乎又驗證了《玄金秘要》的文物特性。說到這或許有朋友要說了“別搞得這麼玄乎,專家想看還不容易,既然是文物就應該歸國家所有,專家直接收上來不就可以了?”

這種說法多少有點“不講理”了,法律規定並非所有古董文物都屬於國家,至少“祖傳”之物例外,而《玄金秘要》恰恰就符合這一點;說到這或有朋友會提出反對意見“都說是清宮之物了,清朝早已覆滅,宮廷裡的東西還屬於個人嗎?”這才是真正的關鍵,一則“愛新覺羅·恆紹”是乾隆的七世孫,且有族譜為證,二則《玄金秘要》僅現於口頭,誰也沒見過,這讓專家,甚至法律無從下手,也讓這位“皇族後裔”有恃無恐;當然,這麼說或許有點“不尊重別人”的意思,畢竟人家也沒犯法,老盯著人家手裡的寶貝也不合適。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但“愛新覺羅·恆紹”還是引起了不小風波,這次不是《玄金秘要》,而是其“生活作風”;有東北的朋友或許知道,前幾年吉林長白山曾有過一場規模宏大的“祭祖”活動。自古中華都是禮儀之邦,“祭祖”活動並不奇怪,況且長白山又是多民族同胞心目中的“神山”,在這裡祭祖也無可厚非; 這場活動的主要發動人和參加者就是“愛新覺羅·恆紹”,就見其身穿龍袍,擺皇帝車駕,自稱“皇孫”,以“帝”自稱,這就顯得很不合適了。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簡單的說,這次活動全場皆以“滿清帝制”來安排,除了“愛新覺羅·恆紹”身著龍袍外,左右人更是身著朝服,頭頂華蓋,山呼萬歲,焚香叩首,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在拍清宮戲;乍一看,這場“祭祖”別出心裁,但仔細想又覺得哪裡不對,畢竟封建王朝給世人帶來了無盡傷痛,好不容易進入新時代,又出現這種“帝制”祭祖方式,難免讓人生疑“這是要搞復辟嗎?”

當然,每個民族的風俗不同,對“祖先曾經的輝煌深感驕傲”也無可爭議,用“愛新覺羅·恆紹”的話說:“愛新”是黃金的意思,“覺羅”指的是其發源地“依蘭”,愛新覺羅的意思是,如黃金一般高貴的聖潔之地,因此他對自己的祖先,以及“皇室血統”深感自豪。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愛新覺羅·恆紹”的日常生活也顯得頗為特殊,起居裝飾皆以“黃色”為主,除了必要的裝外,就連妻子的日常服飾也以滿清後宮的裝扮為主;熟悉“愛新覺羅·恆紹”的人都知道,他是乾隆的“七世孫”、“如果清朝繼續,或許他就是皇帝”。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說到這,爭議也就出來了,有朋友認為“百家姓這麼多,倒退五百年誰不是‘皇親國戚’,我驕傲了嗎?搞這麼大排場就是沽名釣譽,想借此斂財出名。”這也是大多數朋友的想法;除此外還有人覺得“不能排除這種人的野心,太平年月還好,如果是動盪年代,是不是真的要造反覆闢了?”乍一看,這種說法有點“杞人憂天”,但五千年曆代王朝的變更,似乎這一過程都曾出現過;總而言之,“愛新覺羅·恆紹”的帝制祭祖,以及他的生活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究竟處於何種目的,這裡不再過多評論。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前面已經說了,“愛新覺羅·恆紹”手裡有兩件寶貝,一件是《玄金秘要》,另一件是一枚“扳指”,喜歡看影視劇的朋友或許會注意到,清宮戲中,但凡皇族貴胄,大拇指上必不可少一枚扳指,世人多認為這是“富貴”的一種象徵形式;這麼理解不能算錯,但又不能說完全正確,因為“扳指”並非源於滿人,據考古資料顯示,目前出土最早的“扳指”要追溯到戰國時代,而當時還沒有“滿族”之說。

最初的“扳指”並非裝飾,而是用於軍事的一種輔助工具,其主要作用是射手將其戴於拇指,正下方有槽以扣住弓弦拉箭,防止放箭時,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說文》有載“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這也是扳指的最早記載,同時也說明扳指還有另一個名字叫“韘(shè)”,明代將領戚繼光,曾明確以“機”作為扳指的稱呼,因此古代又稱“扳機”。既然戰國時代就有了“扳指”,傳於少數民族也不奇怪;而最早的滿人又屬遊牧民族,弓箭是其生活必需品,八旗統治中原後,為表達“念祖”而經常佩戴扳指也就很好理解了,久之演化為“富貴”的象徵。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清代扳指在今天並不少見,諸如玉質、翡翠、象牙等層出不窮,甚至在乾隆年間,皇帝曾親自督造過一批宮廷御用之物,“扳指”也位列其中;隨著百年風雲變幻,乾隆究竟造了多少“扳指”已無從統計,但收藏價值卻日益水漲船高,例如2007年香港的一場拍賣會上,“乾隆御製”的一套七枚扳指以數千萬的價格成交。但這還不是最高的,“愛新覺羅·恆紹”拇指上也有一枚扳指,價值竟高達2億;這可不是亂說,一則“愛新覺羅·恆紹”聲稱:這枚扳指是乾隆帝傳給後世子孫的,“御用”和“御製”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對此有專家就認為“乾隆御用扳指,理應是珍貴的國寶文物,讓一個現代人整天戴在手上,終究沒有放在博物館珍藏更合適。”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認為小編寫的還可以的話,請點擊小程序看一看。您的點擊,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