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不曾谋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阳天津顽强求生三十六年

出生可能富贵,但一生的运气不一样,有的富贵,有的穷困,这就是命运。

1917年,贝聿铭出生。

贝聿铭的一生有事业、有财富,还有一百零二年的高寿。

袁世凯不曾谋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阳天津顽强求生三十六年

贝氏家族从元末明初躲避战乱来到苏州之后,家业渐长蒸蒸日上。贝聿铭的祖父贝礼泰17岁就通过科举殿试,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命官。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很早就显露出金融天赋,参与组建中国银行。

1917年,有一个家境比贝氏家族还要显赫的家族,也有一个小男孩诞生,那就是民国总统的第十七子袁克友。

但袁克友一生穷困潦倒,三十六岁离世。

一生的好运气,贝聿铭有,袁克友没有。

袁克友是袁世凯之子,母亲是六姨太叶氏。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终年57岁。

袁世凯去世半年后,也就是1917年,六姨太叶氏生下一个小男孩,是袁世凯的第十七子,起名袁克友。

这一年,六姨太叶氏三十三岁。

袁世凯不曾谋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阳天津顽强求生三十六年

叶氏,光绪十七年出生,江宁府钓鱼巷人。幼年时,家境颇丰,家族在镇江、江宁、扬州等地都有自己的产业,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叶氏自小学习四书五经,并精通女红,是一位知书达理、聪慧过人的大家闺秀。

1901年,叶氏嫁袁世凯时年方十七,比袁世凯小二十五岁。

叶氏为袁世凯生有5个子女:十四子克捷、十七子克有、九女福祯、十一女奇祯、十二女瑞祯。

袁世凯去世后,叶氏分得银圆26.4万元、黄金20条、房屋100间。但到抗战胜利时家产几乎都败光了,解放初期,叶氏一家穷到靠在北京街头卖冰糖葫芦维持生计。

袁克友的幼年童年青少年时代是在河南安阳度过的

1928年,冯玉祥主豫,安阳袁林、袁宅、袁府被抄没。

年仅十一岁的袁克友随管家徐东海搬到了安阳裴家巷72号院寓居。

出于生活所迫,在门口挂上一块“袁林管理所”的牌子,募集一点钱,变卖“袁林”树木来维持日常生活。

袁世凯不曾谋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阳天津顽强求生三十六年

1934年,在徐东海料理下,十七岁的袁克友和同岁的东北姑娘于茹英结婚。

袁克友吸食大烟,于茹英不久也沾上毒瘾,家境更加困窘。

1935年后,长子家兴、长女家惠、次子家旺和次女家君先后出生。孩子多,没收入,常常无米下炊,日子过得很艰难。

当时安阳仅有袁克友一家留在安阳,但凡袁氏家族有事要做,克有都是在所不辞。

袁世凯不曾谋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阳天津顽强求生三十六年

1938年日本侵略军要在安阳洹水河北、袁坟之西修飞机场,袁世凯的四姨太闵氏的坟墓就在那里,袁克友和徐东海趁夜黑天雇人挖掘迁墓。

挖掘时,土质很硬,挖出后,将棺材放到了袁林马鞍桥南两间西屋里,一天晚上,袁克有找来十多个人,趁夜幕将棺木抬到南照壁墙南边埋葬。

袁克友迫于贫苦,于三十年代后期参加过地方武装,打过日本侵略军。

安阳解放时,袁克友等人被俘获。依照当时的政策,对被俘人员进行教育、学习后,愿意留下的留;不愿留的,发路费走人。袁克友领了路费,赶赴天津,寻找在天津的家族成员去了。这一年,袁克友32岁。

袁克友在天津的艰难谋生

到天津后,袁世凯的十五子袁克和与他常在一起,并靠一点雕刻手艺挣钱谋生。

袁世凯不曾谋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阳天津顽强求生三十六年

生活困苦,饮食、生活没规律,引发胃部疾患,于1953年在天津一家医院故去,这年36岁。

袁克友本来很胖,但这时已是骨瘦如柴。袁克和到医院太平间看了脚部予以确认。

袁克友的妻儿过着平淡的生活

袁克友离开安阳后,妻子于茹英带着嗷嗷待哺的幼儿历尽艰辛,靠乞讨和为人洗衣养家糊口。数九寒冬里,砸开封冻的河冰,佝偻着身躯洗衣......。

袁世凯不曾谋面的十七子袁克友,在安阳天津顽强求生三十六年

令人欣慰的是,长子家兴非常懂事,后定居广州。

次子家旺靠乞讨为生才活下命来。解放后,敦厚老实的家旺在河南新乡有了工作,与妻子周万华一边供养小妹家君读书,一边侍侯母亲于茹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1972年,于茹英因病住院一年多,于1973年去世,享年66岁。#历史冷知识# #职场打拼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