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四月治愈片推荐,这部我们看了八百遍的《创可贴》一定要有姓名。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强清新感、没有什么大喜大悲、全程娓娓道来的画风,确实适合用它来做一场情感疗愈。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对男女互相治愈过去伤口的爱情故事。


高修饰演的男主是个消防员,多年前妻子因为抢救不及时而过世,对他造成了重大打击,情感自闭。

这种人设有着典型的“直男迟钝”,但粗粝外表下也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只是等着人去开发和拯救。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韩孝周演的外科医生,冲冲撞撞的闯祸精设定,出场并不讨喜。

因为误诊(女主想当然地认为病人家属家暴),病人家属跑到医院闹事,男主出面阻止事端受伤,女主被停职查办,只有说服男主去起诉病人家属有暴力倾向,才能保住工作。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自以为是,没责任心,不可一世,还有点人性本能的自私小毛病,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及时回头,本质善良。

这样的主角形象,是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真实有代入感;但又覆着一层薄薄的滤镜,让我们多了一点美好的想象。

为了说服男主,女主跑去消防队做义工,这是酿(爱)糖(情)的开始。

和南韩自带的小而美的文艺气质有关,重细腻感,首先在镜头语言、置景摄影层面就下足了功夫,把暖甜的氛围先铺设开来。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但你们看,梗都是烂大街的梗。

女主是我们喜闻乐见的“直进女”的设定,看上了马上死缠烂打,这种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剧情,让这颗糖变得好嗑了很多。​


第二次见面就邀请对方谈恋爱,被木讷直男残忍无视。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不管女主怎么示好,有着内心创痛的男主仍然冷若冰山,好像对女的过敏。再加上初次见面对女主有印象偏差,那叫一个不待见。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怕什么呢,只要你够没皮没脸,男神也会被拿捏得死死的。

以死相逼的剧情,也成了撒糖酝酿期的名场面打卡: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来了,熟悉的配方来了,女主有良性脑瘤,随时随地晕倒,第一次在男主面前倒下,男主就已经动了恻隐之心。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熟悉的配方X2,曾在100部韩剧里出现过的“冷冻箱剧情”,也出现在了这里。

一次行动中中,女主又一次晕倒,男主折返回去救人,结果两个人都没跑出来,于是: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经历了一次肌肤之亲,接下来是内心距离的拉近。

再冷的男神,到底也还是抵挡不住年轻女孩子层层递进式的猛攻。

尤其是,当你知道这个女孩子和你有同样的伤疤之后:父亲很早就去世,但一直坚强地活着。

是的,南韩的拿手桥段,这部片里照搬不误。

但所有的狗血元素,只有一个终极服务指标:为男女主谈恋爱铺路。

小虐之后必有大甜,来促进每一次的关系推进,好喜欢这种两个人慢慢靠近,真的互相理解的治愈感。

发现了吗?在这种渐进式的发糖方式下,即便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仍然让人无限心动。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男女主之间的化学反应每一步都有逻辑铺垫,每一个阶段都承载着心理变化,这是很多快餐式恋爱戏里所缺少的;​


当我们看到男女主都因为对方而做出改变的时候,“治愈观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男主的影响下,女主选择为自己的医疗事故承担责任,不再理直气壮地为自私找借口;而男主也选择真正放下过去,开始全新的生活。

淡淡的,克制缓慢的,回味才更好。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不要再出现15年前“弯弯偶像剧”式俗套桥段了,过敏。

无一例外,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大家对爱情题材都有这个要求,即便拍罗曼史,也得玩出点新意来。

前段时间回顾老片的时候,我就在想,真的是我们不接受套路剧情吗,其实剧情highlight排列组合就那么多,立意也无非那些永恒的母题。

我看很多小甜剧,往往还是大俗的、生活化的发糖时刻,弹幕最集中最多。

或许观众不买账的从来不是没有新意的俗梗,而是拍得有没有让人吃糖的欲望。

总结一下《创可贴》的发糖法则,我觉得成功之处大概在于:

1、故事线清晰,没有特别多多余的线条,并且又在好好叙事,现在观众都吃这套,实在接受不了大起大落;

2、男女主的反差萌让撒糖有了真实接地气的感觉;

3、治愈系温暖向,让人看了心情很好,不聒噪。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我感觉,现在很多国产恋爱戏尴尬,和剧情设定、叙事手法演员的表演呈现、二者之间的化学反应都有关系。

很多时候无法让我们找到心动的感觉。

就像网友的调侃:国产爱情戏,偏偏爱情最没戏。

爱情戏其实并不好拍,也要讲基本法,你得有好故事,而不是取景配置高逼格,男女主在科技感高大上的办公室谈个恋爱就能滥竽充数;人物设定得有落地感,或者说演员把角色呈现得有落地感,让观众去相信;另外是男女主对感情戏的驾驭能力。

毕竟,感动的前提是“愿意相信”。

人家拍的撒狗血玛丽苏,我们怎么就能看100遍?

这也说明治愈系小糖片的成功,也是有迹可循的。

不管怎么样,俗套的恋爱桥段,玛丽苏甜甜元素永远有市场,看片不用动什么脑子,那些不大可能发生在生活里的事情,无限激发都市苦闷女性白领的想象,让大家觉得生活还是惬意的。

十年前的过时元素,只要能重新激发出少女心和心动感,也是一种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