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培养你十多年,你怎能轻言放弃?”母亲的执念是娃逆商的启蒙

人世间的事情只是一种现象,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也没有所谓的绝望处境,有的只是对环境所绝望的人。而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大资产就是希望,唯有希望才是娃获得逆商的源泉。

“我培养你十多年,你怎能轻言放弃?”母亲的执念成就了女儿

曾在一档节目中看到一个故事,一位单身母亲来向自己的大女儿道歉,因为她发现,20多年来,她对女儿的教育太过严格,而且执念太深。

1)母亲对孩子出生的执念

这位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怀了一对双胞胎,但由于生产时出现难产,导致姐姐成为了“脑瘫儿”。当时大女儿已经被下了病危通知书,就连家人都劝这位母亲,还是放弃吧。

可作为一个母亲,怎能放弃自己孩子的生命,对此她从未有过犹豫,无论花多少钱,消耗多少精力,一定要把女儿带大。于是生命的奇迹就此诞生,大女儿活了下来。

“我培养你十多年,你怎能轻言放弃?”母亲的执念是娃逆商的启蒙

2)母亲对大女儿教育的执念

从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来看,脑瘫孩子应该接受不一样的教育,但这位单身妈妈则不同,因为她发现,大女儿只是学得慢,但也能学懂,这一现象,让她对孩子的教育更有信心。

慢慢地,母亲发现正常的妹妹在音乐上很有天赋,于是,她把“脑瘫”姐姐也安排到去学习音乐,为的是缩短两个孩子的差距,不让姐姐感受到自卑。

“我培养你十多年,你怎能轻言放弃?”母亲的执念是娃逆商的启蒙

3)母亲对孩子未来选择的执念

虽然大女儿的成长之路十分坎坷,但凭借母亲的执念和孩子自身的努力,大女儿成功地考取了荷兰方提斯音乐学院

母亲本以为可以“退居二线”了,没成想突然有一天,大女儿告诉她自己不愿意再学音乐了,而是转身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

面对这样的变故,母亲显然不能接受,她质问大女儿:“我培养你十多年,你怎能轻言放弃?”这十几年不仅有自己的辛苦付出,也有女儿的努力成长,说不学就不学,怎能不心痛?

“我培养你十多年,你怎能轻言放弃?”母亲的执念是娃逆商的启蒙

但渐渐地,她发现大女儿的性格发生了改变,她们母女之间的感情也更加和谐了。此时母亲明白了,女儿已经长大,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是时候该放手了,她终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母亲的执念看似“残酷”,但却是娃逆商的启蒙

可能有些人认为这位单身母亲的爱很“残酷”,但事实证明,这份爱将一个“非正常”孩子塑造成了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成年人,并且母亲的这份爱也成为了孩子逆商的启蒙,让孩子获得成就的同时,也让她拥有了抵御风寒的能力。

那对于普通父母而言,不能小瞧了对孩子逆商的培养,你可能觉得自己的“强迫”没必要,但经常性地放弃才可怕。如果父母小时候不去引导孩子,那长大也不要怪罪孩子为何如此脆弱。那孩子的逆商该如何培养?

“我培养你十多年,你怎能轻言放弃?”母亲的执念是娃逆商的启蒙

1)让孩子从小看到“等待出来的美好”

当孩子出生7-8个月之后,父母就要适当地让孩子学会等待,比如:给孩子喂奶时,要告诉孩子,奶凉了之后才能喝;当带孩子上公交车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只有排队才能更快地上去。

“我培养你十多年,你怎能轻言放弃?”母亲的执念是娃逆商的启蒙

2)巧用逆商绘本培养孩子的逆商

我给自家孩子买的是《儿童逆商培养绘本》,之所以选择绘本对孩子进行教育,主要有两方面的优势,第一绘本中有故事情节,有图文结合,它能很好地传递一种情景,让孩子知道以后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

第二是绘本中的场景多,更系统,能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也为家长解决了一些思考场景的工作。当然孩子的逆商也不能单靠绘本来培养,还需要父母的悉心指导和爱的陪伴。

“我培养你十多年,你怎能轻言放弃?”母亲的执念是娃逆商的启蒙

3)让孩子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

孩子的逆商培养是一种自我接纳和接纳他人的过程,在卡洛杜威克教授的研究中,被称为“成长型思维”。也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要表扬,也要批评,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和优势,才能勇敢地面对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