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新冠病毒給170個國家經濟造成的重創,尤其發展中國家

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全球經濟持續惡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警告稱,這將是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發展中國家肯定會受到重創。

肺炎疫情:新冠病毒給170個國家經濟造成的重創,尤其發展中國家


幾乎每個國家都受到了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不論貧富,今年全球170個國家人均經濟活動都出現下降,這意味平均生活水平下降。發展中國家在以下方面受到了疫情的巨大沖擊。

商品價格

許多發展中國家是工業商品的出口商。全球很多工廠關閉意味著對這些商品的需求減少,因此它們價格下降,有的則出現急劇下降。

石油是最明顯的例子。需求下降尤其嚴重,疫情導致對運輸燃料需求大幅下降,其中超過90%的燃料來自原油。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這兩大石油出口國之間的價格戰加劇了這一局面,還出現一些石油價格低於零的特殊情況。

這並不是石油市場的普遍特徵,但它確實突顯了供需之間的巨大不平衡。

其他商品也出現了價格急劇下降的情況,儘管跌幅通常不像石油那麼大。以銅為例,目前的價格比1月中旬低了18%左右,鋅的價格比1月中旬低了超過20%。價格下跌影響了出口這些商品國家的企業和政府收入。

國際投資

發展中國家也不得不應對國際投資者的撤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表示,國際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已經減弱。

這意味著他們更傾向賣出被外界視為風險相對較高的投資,包括新興市場的債券和股票,並將資金撤回到他們認為更安全的投資,如美國、歐洲或日本。她認為,結果是“資本流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逆轉”。

在布魯塞爾智庫布魯蓋爾發表的一篇博客中,研究人員列出了一系列金融指標,顯示新興經濟體正在迅速累積壓力。

這些指標表明,在許多情況下,美國和發展中國家債券收益率(衡量金融市場借貸成本的指標)之間的差距已擴大。這通常是一個指標,表明投資者認為包括政府在內的借款者違約的風險增加了。

另一個跡象是針對違約的保險成本的增加(即被稱為“信用違約互換”的金融工具的價格)。而且,許多國家的貨幣價值急劇下降。這是投資者希望撤出資金的又一跡象。

外債

這也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外債。一國貨幣貶值使得用其他貨幣償還債務或支付利息的成本更高。在發展中國家政府預算承受著處理衛生危機和其經濟後果的壓力時,償還債務可能將轉移稀缺資源。

針對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主要經濟體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減輕負擔,在未來幾個月免除債務利息和還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日前表示,在未來六個月內,為25個國家(主要是非洲國家)支付到期款項,“幫助它們將更多稀缺的金融資源用於關鍵的緊急醫療和其他救助工作中”。

二十國集團(G20)主要經濟大國同意將更多貧窮國家債務付款從5月推遲到今年年底,但不會取消付款。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這些國家的現金可以用來應對疫情,但他們仍然需要付款。

因此,發展中國家減免債務的活動人士認為,二十國集團和其他國家應該採取更多行動。

非正式工作

在發展中國家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衛生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保持社交距離十分困難。

聯合街頭小販機構“街頭賣主網絡”(StreetNet)的阿布達(Oksana Abbouda)近日對BBC講述了,該機構所代表的小販在疫情期間的遭遇。

“我們必須做出可怕的選擇,要麼面對感染風險,繼續非正式工作,要麼讓我們的家人面臨風險,因為我們會捱餓。”這是全世界數十億人的現實情況,在發展中國家非正式工作是普遍存在的。

匯款

發展中國家也可能受到移民工人寄回家的錢減少的影響。眾所周知,這些匯款通常是從富裕國家寄到貧窮國家,它們對維持家庭生活水平可能非常重要。

世界銀行的一份新報告警告,由於疫情,今年的匯款可能下降20%。世界銀行表示,農民工往往特別容易失去工作和收入。

世界銀行還指出,匯款讓民眾吃得更好,在教育上花更多錢,並減少童工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