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亂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漁陽鼙(pí)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等少數民族武裝共計15萬人,號稱20萬大軍,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從此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安史叛亂,大唐的盛世繁華被攔腰斬斷。


關於這場發生於盛世的叛亂起因,千百年來眾說紛紜:有說是楊玉環紅顏禍水,導致唐玄宗怠政的,“從此君王不早朝”嘛;有說是楊國忠與安祿山將相不和的;還有說是玄宗任用李林甫等奸相堵塞言路、排除異己,導致吏治敗壞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這些說法都沒有抓住事情的關鍵,沒有挖掘出這場叛亂的最深層次原因。編者認為:唐玄宗時期土地兼併嚴重導致均田制崩潰,失去均田制支撐的府兵制隨之瓦解,玄宗為了解決兵源和國防問題,用募兵制代替府兵制最終導致藩鎮坐大,才是這場叛亂髮生的最根本原因。


01、支撐府兵制運轉的經濟基礎是均田制,均田制的崩潰使府兵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


西魏大統年間(535年—551年),迫於東魏和南梁的軍事壓力,西魏權臣宇文泰模仿北魏八部落制度,“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創建了以“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為核心的府兵制度。


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楊堅又改革府兵制,規定:“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從此以後,府兵們平時耕種勞作,戰時則從軍打仗,成為一種寓兵於農、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


從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亂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兵農合一的府兵制度


隋唐時期在全國還設立了數百軍府(也稱折衝府)以管理和訓練府兵,還規定府兵們打仗時要自備武器錢糧。府兵制在創立初期,對於隋、唐平定天下,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有一點,要想實行府兵制,就得分田地給府兵,隋唐時期實行的正是“計口授田”的均田制,沒有均田制的經濟支撐,府兵制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均田制是一種開始於北魏時期的土地制度。北魏太和九年(485年),為了增加國家稅收,北魏孝文帝依照漢人李安世的建議,頒佈“均田令”,宣佈全國按照人口數來分配田地,農民一旦分到土地就要承擔相應義務,如納稅、服兵役等。此後北周、隋、唐都沿襲這種制度。


從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亂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均田制是支撐府兵制的經濟基礎


實行均田制有一個大前提:國家必須掌握大量可以支配的土地。國家有充足的土地分給農民,才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去從軍打仗,才有財力自備武器和錢糧。


然而,到了唐朝中期,隨著土地兼併現象越發嚴重,國家控制下的土地越來越少,最終導致無田可分,均田制遭到嚴重破壞,形同虛設。而均田制的崩潰又使府兵制失去了賴以實行的經濟條件。


農民分不到田地,賦稅都交不起,國家還要求他們去從軍打仗,還要自備兵甲衣糧,給他們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於是府兵開始大量逃亡隱匿,以致各地折衝府已經無兵可用。


從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亂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到天寶八年,折衝府已經無兵可用,府兵制徹底瓦解


到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折衝諸府無兵可交”,府兵制至此徹底瓦解。


02、府兵制瓦解後被募兵制所代替,兵將分離的局面被打破,各藩鎮開始擁兵自重

“ 初, 府兵之置, 居無事時耕於野;其番上者, 宿衛京師而已;若四方有事, 則命將以出, 事解輒罷, 兵散於府, 將歸於朝。 故士不失業, 而將帥無握兵之重。”——《新唐書》

府兵制有一個大優點就是實行兵將分離。府兵們平時務農,農閒練武,一旦有戰事出現,朝廷才會臨時任命將領來統率府兵出征,調遣時還須持兵部所發的魚符,經州刺史和折衝府將領驗證後,才能發兵。等戰爭結束,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各回各家。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將帥不會擁兵自重。


從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亂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為了防止將帥擁兵自重,府兵制實行兵將分離


然而,府兵制的瓦解卻打破了這一局面。府兵制崩潰後,唐政府已經面臨無兵可用的窘境,但是國家又不能沒有軍隊的存在。而且,當時的唐王朝周邊又面臨著突厥、契丹、回紇、吐蕃等少數民族政權的軍事壓力。


為了解決兵源和國防問題,不得已之下,玄宗只得實行募兵制來代替府兵制。募兵制相對府兵制的最大特點就是:士兵從此成為職業軍人,武器口糧都由國家提供。然而均田制崩潰後,農民大量逃亡,國家收不上來稅,又哪來的錢供養如此龐大的一支帝國常備軍呢?


面對唐朝的邊防壓力和財政困難,玄宗迫不得已之下想出了一招:先在大唐邊疆設置十鎮節度使,然後由各鎮節度使在地方上自行籌備資糧。既然沒錢給你,我就放權給你,軍權、財權、監察權都下放給十大節度使。在這種政策利好下,各鎮節度使把軍、政、財大權集於一身,儼然成了土皇帝。


從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亂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天寶十節度使


另外,由於各藩鎮管轄的士兵都是靠各鎮節度使募集錢糧來養活,二者既存在長期隸屬關係又有經濟瓜葛,長此以往,就出現了“卒只知將帥,而不知有皇帝”的局面,實際上各鎮的駐軍都成了節度使的私屬武裝。


到玄宗天寶年間,十鎮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他們權力越來越大,開始擁兵自重,與中央對立,逐漸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03、藩鎮坐大,大唐國防出現外重內輕的局面,一旦出現野心家,必然會發生叛亂,安祿山只是適逢其會而已


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唐朝全國的軍隊總共不到60萬,十大節度使的軍隊加起來卻有49萬人,光是安祿山的平盧、范陽、河東三鎮加起來就有近20萬人,而內地的中央軍才不到10萬人,且戰鬥力也沒法與久經沙場的藩鎮士兵相比,唐中央與地方的實力對比出現了嚴重的失衡,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而隨著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藩鎮與中央政權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


從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亂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情商高會來事的安祿山


另外,募兵制雖然解決了兵源問題,但是因為招募的士兵大多都是胡人,忠誠度上存在著隱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是這個意思,而恰恰安祿山就是一個胡人。


那麼唐政府為什麼要招募胡人呢?說到這個事情,不得不提一下玄宗朝的宰相李林甫。李林甫主政時,為了鞏固自己的相位,杜絕邊將入朝為相之路,就建議玄宗任命沒文化的胡人為節度使,說胡人既淳樸又單純,作戰勇敢又沒有異心。


此舉確實絕了邊將入朝當宰相的路子,但是卻為安祿山的仕途和擴張之路打開了方便之門。安祿山這個人能打仗又會來事,他時常入朝拜見玄宗和楊玉環,拉攏朝中大臣,還順帶著送點戰利品啥的,哄得君臣上下一致誇他好人,於是玄宗也越發信任器重他,讓他成為掌兵20萬的三鎮節度使。


從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亂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安祿山的私人衛隊:8000“曳落河”


作為一個胡人異類,安祿山同時也是一個野心家,而實力的持續壯大又不斷滋長了他的野心。他表面上向玄宗諂媚,底下卻沒閒著。不但拉攏當地的少數民族上層結成攻守同盟,還在唐軍中用胡將替換漢將,同時還建立了一支由同羅、奚、契丹等少數民族壯士組成的貼身衛隊,號稱8000“曳落河”(突厥語壯士的意思)。


此時的安祿山不臣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只差一個藉口就可以取大唐而代之。最終,安祿山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發起了這場終結大唐盛世的叛亂。


結語:


安史之亂的發生是一種大勢,也是一種歷史必然。因為盛唐在均田制崩潰、府兵制瓦解後早已存在隱憂,發生叛亂只不過是玄宗後期各種社會矛盾的總爆發而已。在這種大勢下,安祿山只是適逢其會,他只是被動地綁在歷史的車輪上向前推進,是他選擇了叛亂,也是歷史選擇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