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很弱的稱號或官職?

問:歷史上有哪些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很弱的稱號或官職?

答:這類聽上去如雷貫耳,實際權力卻“水”得很的“官職或稱號”,歷朝歷代其實都有不少。但很值得一說的,卻是下面幾個曾經很牛,卻漸漸“變水”的“古代職務”。其“變水”的過程,更是相關朝代興衰的“晴雨表”,熱鬧的史事裡,藏著多少反思在其中。

一、衛府大將軍(唐朝)

唐初威服四方,強大的軍力很重要,撐起大唐軍事實力的,就是府兵制。大唐的府兵制,承襲南北朝與隋朝的精髓,確立了“以衛統府”的模式。大唐全國設立六百二十四個軍府,分別由“十六衛”和“東宮六率”來執掌,其中“衛”的最高長官就是“衛府大將軍”,屬於唐代官制裡的正三品,看上去位高權重,十分的威風。

歷史上有哪些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很弱的稱號或官職?

但別看這“衛府大將軍”名分高,實際權力卻有限的很。說是執掌多個“軍府”,但也就是在其“名下”軍府府兵入京服役時,“衛府大將軍”才對其有管轄權,平日裡各地的軍府,卻是基本管不著。那倘若有戰爭爆發呢?各軍府服役出征的“府兵”,則是由唐王朝臨時任命的統帥指揮,照樣沒衛府大將軍啥事。

如此“名分高實權少”,也是唐王朝特殊的苦心:既要杜絕武將專權,又要保持軍隊高效的指揮與強大戰力,這衛府大將軍就委屈下吧。唐初軍隊那“我徙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的強大戰鬥力,就有這“苦心”的成果。

但這時的“衛府大將軍”,還算是看上去牛氣。待到唐朝土地兼併加劇。“府兵制”的土壤漸漸被侵蝕殆盡。植根於“府兵制”基礎上的“衛府大將軍”,也就越來越不值錢。女皇武則天在位時期,作為“衛府”最高長官的“衛府大將軍”,就“多以外戚無能者及降虜處之”,等於成了一群濫竽充數的廢物。

歷史上有哪些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很弱的稱號或官職?

但那時至少“名分”還在,到了大唐巔峰的開元天寶年間,府兵制已經名存實亡,作為昔日府兵制“榮耀代表”的“衛府大將軍”,那更連“名分”都水。以《資治通鑑》記載,當時“府兵制體系”下的各級官職,包括“衛府大將軍”,都成了空白支票。每次軍隊出征,唐王朝給將士發的,都是“空白告身”,也就是空白的委任狀,想當“衛府大將軍”,隨手填上就行嘛。所謂“大將軍告身一通,才易一醉”。

也就是說,看上去“正三品”的“衛府大將軍”,放在安史之亂前夜,也就換頓酒錢。在這個大唐表面繁榮的歲月裡,昔日唐王朝賴以立國,打出無數國威軍威的強大府兵制度,都已爛到這地步。根子既然已“爛”,不久後那場震驚天下的大亂,以及大亂後困如泥潭的“藩鎮割據”畫面,已是可以想。多少痛苦教訓,都在這“不值錢”的“衛府大將軍”身上。

二、“將軍”(明朝)

首先說明一下,這裡的“將軍”,可不是說的叱吒沙場的武將,卻是明代宗室藩王體系裡,無比重要的一個爵位。

在“看重親情”的明太祖朱元璋的設計下,大明朝的宗室形成了嚴密的冊封體系:第一等是親王,其次是郡王,然後就是包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在內的各級“將軍”爵位。作為大明皇家的“實在親戚”,這些不用打仗的“將軍”們,待遇也令人咋舌:“鎮國將軍”的“歲祿”就有一千石,“輔國將軍”有八百石,“奉國將軍”有六百石。單是“鎮國將軍”的“基本工資”,就比明朝一品文官多一百石。

更何況,這些“將軍”們每年還享有優厚的特權賞賜,每年“工資基本不動”,簡直是躺著有錢花,天天生在蜜罐裡。這身份待遇,簡直牛氣無比。

歷史上有哪些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很弱的稱號或官職?

可到了明朝中後期,這些看上去“牛氣”的“將軍”們,好些人都苦不堪言:明朝嘉靖年間,名臣霍韜就發現了這群“將軍”的悲慘生活——有的“將軍”一天就吃一個麵餅充飢。有的“將軍”連房子都沒有,一年四季都睡在窩棚裡。還有的“將軍”窮得叮噹,置辦不起嫁妝錢,家裡女兒四十來歲還嫁不出去……

更多的“將軍”餓急了眼,也是破罐子破摔。嘉靖年間,山西寧化的“鎮國將軍”鋌而走險,糾集人馬打劫布政使衙門。萬曆年間,湖北襄陵的“奉國將軍”也聚眾鬥毆要錢。晚明頂級政治家張居正回憶說,在他的老家江陵,“鎮國將軍”“奉國將軍”們組團鬧事,已經成了“地方特色”,每次都是“將軍”們帶著一群面帶菜色的“宗室”們,咋咋呼呼跑衙門要錢要糧,每次都成了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倘若朱元璋“穿越”過來,看到這些“龍子龍孫”的醜態,不知會不會氣吐血。

歷史上有哪些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很弱的稱號或官職?

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朱元璋把這些“將軍”們的生活安排的明明白白,他們為何還要丟這個醜呢?因為實在養不過來了:明初的“親王”“郡王”“將軍”加起來,到永樂年間也就八十幾個人。但發展到晚明年間,明朝宗室的人數,已經空前膨脹。天啟年間的賬面數字已是627424人,而且每年都是玩命增加。這麼多人要吃飯,而且還要吃的好,明朝嘉靖年間,僅供應山西一省的“王爺”“將軍”,就要花費糧食三百多萬石。

如此一來,明王朝就是有金山銀山,也是不夠用。所以每年“養將軍”,都是先“養”關係近的。像那些沾點親的“實在親戚”,就先勒緊褲腰帶吧。如此一來,“窮將軍”越來越多,成了明朝特有的“窮宗”現象。一幕幕“窮宗”們的醜態,叫多少後人看得瞠目結舌。可就算窮將軍“勒緊褲腰帶”,這幾萬幾十萬的社會蛀蟲,到最後還是養不過來。揹著這沉重負擔竭澤而漁的明王朝,最終還是覆滅在農民起義的烈火裡。

說起來,“將軍”們夠慘夠窮,可大明朝,到了還是被這些“將軍”吸乾了。

三、頂戴花翎

各類“清宮劇”裡,常見一個給力劇情,就是某主人公立了大功,然後“賞花翎”。不知叫多少“野史粉”心嚮往之。而放在真實清史上,這“賞花翎”,也曾是讓多少英雄競折腰的至高榮耀。

歷史上有哪些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很弱的稱號或官職?

清代的官帽叫“頂戴”,“翎”是“頂戴”上的裝飾,“三眼花翎”更是其中最尊貴。清朝初期時,別說是“三眼花翎”,就算是普通花翎,也是“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不得佩帶”。至於“三眼花翎”,也只有僅次於親王郡王的“貝子”“固倫額駙”們才有資格佩帶。

至於“賞三眼花翎”這事兒,別看在“戲說劇”裡很常見,但在整個中前期,卻是讓大多數文武重臣們可望不可及。康熙年間為清王朝立下大功的名將施琅,在東南沿海浴血奮戰了大半輩子,才最終得以“賞花翎”。這在當時都已算破例。而從乾隆年間到清朝19世紀末,能夠得賞“三眼花翎”的“幸運兒”,一個世紀下來竟只有七位:傅恆、福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全是名震一時的重量級人物。

但也就是在清末年間,這曾經“很值錢”的花翎,也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兩次鴉片戰爭時,清王朝大敗虧輸,國庫也翻了個底朝天。窮急了的清王朝,也把“花翎”拿出來甩賣,美其名曰“花翎捐”。一開始還是“硬核價格”,一支花翎一萬兩,咸豐年間就“貶值”到七千兩。到了“甲午戰爭”“庚子國難”等恥辱鬧劇結束,“花翎”的身價也是暴跌,200兩銀子就能“捐”一套……

這“貶值”的過程,何嘗不是清王朝加速下墜的過程?昔日的“榮耀見證”都已貶值,身陷落後捱打歷史泥潭的清王朝,自然,也沒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