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十區市前三季GDP:海岸新區領跑,市南、即墨緊隨其後

青島前三季度GDP數據公佈之後,各區市也陸續交出了三季度“答卷”。

青島方面,前三季度實現全市生產總值8739.59億元,同比增長2.2%。各區市(不包括功能區)也在原來的基礎上,實現了GDP增幅的全部轉正。

具體來看,青島各區市GDP依舊是由西海岸新區領跑,市南區、即墨區緊隨其後;增幅方面,嶗山區以4.5%的增長居10區市之首,即墨區、膠州市的增幅也在4%之上。

除西海岸新區穩坐青島區市“頭把交椅”之外,市南區GDP905.13億元、增長1.1%,即墨區GDP892.84億元、增長4.3%。前者經濟體量略勝一籌,但增速較緩;後者差距逐漸縮小,勢頭迅猛。

即墨能否超越市南,或已成青島四季度各區市發展最大的懸念。

近日,青島各區市陸續公佈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

具體來看,西海岸新區以2599.73億元的GDP總值繼續領跑10區市,其後市南區905.18億元居於第二,即墨區則以892.84億元排名第三。

GDP增速方面,與上半年相比,前三季度各區市(不包括功能區)均實現了增幅的轉正,其中嶗山區以4.5%的增幅穩居青島10區市之首,即墨區、膠州市緊隨其後,增幅均在4%以上。

青島十區市前三季GDP:海岸新區領跑,市南、即墨緊隨其後

前三季度,青島實現GDP總值8739.59億元,同比增長2.2%。在這2.2%的增長上,西海岸新區、嶗山區、即墨區、膠州市的貢獻舉足輕重。

其中,西海岸新區GDP達2599.73億元,佔據全市經濟總量的近30%。而後三者則憑藉超過4%的增幅,對全市經濟運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西海岸新區的“龍頭”地位不可撼動,但青島“第二區”的競爭卻十分激烈。最強有力的參與者是市南區:905.13億元、增長1.1%,和即墨區:892.84億元、增長4.3%。

市南區經濟體量略勝一籌,但增速較緩;即墨區則差距逐漸縮小,增長迅猛。誰能在最後的時間裡持續發力,獲得青島“第二區”之稱?

市南:屬於核心區的不破不立

先來看排名靠前的市南區。

作為青島歷史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市南區見證了青島由一座小漁村走向國際大都市的發展歷程,近年來其經濟發展卻並不盡如人意。

更早之前,市南區的GDP排名很長時間在第4、5名徘徊,直至2019年第四季度,市南區排名飛躍,成為了僅次於西海岸新區後的全市GDP總量第二名,並在今年繼續保持住了這一名次。

另一方面,市南區的GDP增速持續低迷:2019年增速5.4%,名列青島各區市倒數第一;2018年增速7.3%,全市倒數第三;2017年增速6.9%,全市倒數第二。

經濟低迷帶來的危機感,讓市南區坐立不安。這裡肩負著不小的老城區風貌保護等歷史負擔,在發展空間上十分受限,但其作為主城區的深厚積澱亦不容忽視,2013年,市南是全省第一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百億的區縣。

顯然,找準市南區自身問題、找到老城區的發展路徑已迫在眉睫。這一點,剛剛主政市南區兩個多月的市南區委書記趙燕也深以為然。在11月3日市南區舉行的企業家座談會上,趙燕對此進行了深度剖析。

“我們的政策沒有競爭性,我們沒有人家優。已經有的政策也不精準,沒有研究透企業、企業高管、企業員工的所思所想所盼。”

“我們對企業的服務不到位,各種聯繫企業、服務企業的政策都有,但落實的不好。企業基本上感受不到政府的服務在哪。”

明確問題後的市南區,也正以相應的行動掙脫這種困境。11月10日,市南區再次拿出誠意和決心,舉行市南區企業家大會,為市南區的企業家們奉上了兩份真金白銀的“硬核”禮物——《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和《市南區惠企服務12條》。

市南區老城區改造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山路保護更新工作納入全市發展戰略,中山路步行街整體規劃加速進行,青島灣廣場項目拆遷工作啟動實施,並同步攻堅小港灣項目……

直面問題後的市南區,其各類產業均衡發展的優勢也便顯現出來。2019年,市南區工業增速高於全市1.8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89.2%,超過全市28.3%;金融業發展勢頭較高,去年新增105家金融機構及企業、32支創投、風投基金。

以此衍生的發展路徑,也必然將帶領市南區經濟再上一個臺階,只是這些改革能否在2020年最後一個季度發揮出最大效果,保住市南區“第二區”的地位,仍有待觀望。

即墨區:新城區勢頭迅猛

與見證了青島發展史的市南區相比,即墨區在“城區”的這條道路上剛剛走過了3個年頭,可謂一個“新城區”。但這並不意味著即墨區在青島“第二區”的競爭中沒有一席之地。

2017年,在全國百強縣榜單中,最後一次以縣域參與角逐的即墨,位居第7,被譽為“江北第一縣”。設區後,即墨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水平進一步提升。2019年,即墨區實現GDP總值1201億元,與第二名市南區僅差距16億元。

進入2020年,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即墨區實現GDP約238.4億元,位居全市第四位。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9.3%,比全市平均值還高了2.2個百分點,降幅全市最高。

上半年,即墨區增幅轉正,為1%。及至第三季度,即墨區實現GDP892.84億元,增幅強勢反彈漲至4.3%,位居全市第二位。

而即墨區與市南區的差距也進一步縮小,相較於市南區1.1%的增幅,即墨區4.3%的增幅可以說給市南區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成為青島“第二區”的有力競爭者。

作為全市高端製造業的重點區市,即墨區4.3%的GDP增幅也主要源於這些優質的製造業企業及相關產業。公開數據顯示,即墨規上工業企業523家,佔比超全市總量的1/6。規模最大的為汽車產業,上半年汽車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2.5%,佔規上53.3%,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0.5個百分點。

將即墨區的企業稱之為優質企業並不是誇大其詞,2020年,即墨區已有酷特智能和森麒麟實現上市,佔今年青島全部上市企業數量的一半。目前,即墨已有7家上市公司,還有5家企業正在A股上市計劃後備企業隊伍中。

相較於單純增加上市企業數量,即墨區更加註重上市企業的質量。伴隨今年酷特智能與森麒麟的先後上市,即墨7家民營製造企業躋身A股,為其角逐資本市場,奠定牢固的基礎,同時也為即墨製造邁向“智造”的升級之路,創造良好的轉型條件。

在企業上市後,即墨區還繼續為上市公司後續發展做好配合,借勢自身既“親”又“清”的服務模式,為轄區企業上市掃清障礙。例如進一步完善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制度、動態調度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解決企業上市問題,形成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等。

近年來,即墨區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路子不動搖,通過更多高質量企業的上市,來推動即墨製造轉型升級,而這些民營企業也煥發出強勁的動力,帶動即墨區相關產業集群化發展水平持續提高,推動全區的經濟蓬勃發展。

總而言之,以民營企業活力煥發全區經濟增長的即墨區和正深化改革、各產業均衡發展的市南區,各具特色,又各有新意,究竟誰能在四季度穩坐“第二區”的位置?懸念靜待揭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