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岭迷窟》里的黑水城真实存在,里面的宝藏去哪了?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目前正在热播,胡八一的盗墓三人组风头正劲,高伟光饰演的鹧鸪哨上线更是博得一片喝彩,鹧鸪哨进入黑水城寻珠探险的情节更是让让观众直呼过瘾。

剧中称,黑水城在贺兰山之外,是一块风水宝地,而在黑水城有通天大佛寺,佛下有墓穴,墓穴有一座原本用来葬人却被西夏人当成奇珍异宝的“藏宝库”大殿。


《龙岭迷窟》里的黑水城真实存在,里面的宝藏去哪了?


《鬼吹灯》虽然是小说,里面许多神秘事物却有其现实依据,黑水城就是其中之一。

黑水城以河得名,因为额济纳河从旁流过,额济纳河又成黑水,所以得名黑水城。

如今的黑水城,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地处一片荒漠之中,是片遗址。不过以前它可不是这样的,历史上的黑水城一度繁华,在西夏王朝鼎盛时期,它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成吉思汗亲征西夏,黑水城被攻克,后又属忽必烈元朝,元末被朱元璋派大将冯胜夺回。经过战争破坏和地质变迁,黑水城水源干涸,逐渐被废弃,掩埋于黄沙之中。

黑水城是西夏文明罕见的历史遗存,黑水城里确实有许多秘密有待于我们揭开,其中出土的黑水城文献就被公认为是20世纪中国自殷墟甲骨和敦煌遗书之外的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黑水城里有许多历史文化宝藏不假,但它们的去向却令人叹息。


《龙岭迷窟》里的黑水城真实存在,里面的宝藏去哪了?

黑水城作为一座名城,流传着许多传说,古代并没有考古这一说,清朝黑水城被划入到额纳济土尔扈特旗。

在清朝强盛的时候,没有什么人去打扰这些长眠在黄沙之下的宝藏,但到了近代,清朝衰弱,自顾不暇,就给了觊觎黑水城宝藏的文物强盗以可乘之机。

1908年的春天,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率领着考察队在茫茫的沙漠和戈壁中探寻着。他们的目标正是寻找隐没在大漠中的古城——黑水城。

这次,他们取道蒙古乌兰巴托 ,用重礼和允诺贿赂蒙古王爷,答应为他们向清朝政府请封等条件,得到了允许,并派遣向导。

他们翻过蒙古高原,闯入了陌生的巴丹吉林沙漠,在饥渴劳累的死亡线上跋涉半个月之后,终于找到了位于荒漠中的黑水城。

初到黑水城,科兹洛夫一行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方案,只是随意在城内挖掘,但就是随便挖挖,收获也非常惊人。


《龙岭迷窟》里的黑水城真实存在,里面的宝藏去哪了?

科兹洛夫找到了什么宝藏呢?

在1908年的第一次发掘里,他在日记上记载:在城西南的一座佛塔中就挖出了“3本西 夏文书本和 30 本西夏文小册子, 一下子装满了9个俄担箱”。1俄担是16公斤,也就是说他在一座佛塔里就挖出了54斤的文物。

这批文物被送到圣彼得堡后,引起了震惊,科兹洛夫随即接到俄国地理学会的通知,让他立即再度启程前往黑水城,进行进一步发掘。

于是在1909年六月,科兹洛夫再次来到黑水城。这次他的收获更大,仅在城外一座佛塔里就收获颇丰。根据他的记载,这座佛塔高约10米,底部约12平方左右,墙上挂满佛画,里面塞满书籍、文献。

科兹洛夫这次运回的文物难以统计,据他在1926年一次演讲里自称:骆驼运出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图书馆,计有214万卷。

此后,科兹洛夫在1926年再探黑水城,又运走了上次没能带回去而埋藏起来的一部分文物。


《龙岭迷窟》里的黑水城真实存在,里面的宝藏去哪了?


科兹洛夫的收获很快传了出去,其他国家纷纷赶来分一杯羹。除了科兹洛夫,还有英国人斯坦因在1914年来到黑水城挖掘,得到了几百件汉文和西夏文文书。经过数次发掘,易于寻找的文物基本被掠夺殆尽,1923年美国人华尔纳来到黑水城探险,经过10天挖掘后,除了几件细小物件,几乎一无所获。

科兹洛夫运回的文物,一部分存放在现在的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一部分现在存放在国家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建国后,我国数次对黑水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3000多件文物文书,此后还陆续有少量西夏文物出土。


《龙岭迷窟》里的黑水城真实存在,里面的宝藏去哪了?

黑水城文物


黑水城文物被盗挖的事情,在《鬼吹灯》里也有描述,鹧鸪哨就说,“若干年前曾有大批洋人勾结马贼,盗掠黑水城古物,共挖出七座佛塔,掠走塔中珍品无数,其中便有很多用西夏文写成的文献典籍,说不定其中会有关于雮尘珠的记载,只可惜都已流落海外,无法寻查了。”

《鬼吹灯》里的通天大佛寺,应当是天下霸唱的即兴发挥,不过黑水城内外佛寺佛塔极多却是事实,在科兹洛夫第二次黑水城之行中,他就在那座大佛塔的北墙发现一具坐姿女性骨架,这具骨架被推断为是西夏仁宗李仁孝的皇后罗氏,据此推测,这座佛塔也是为了纪念她而建。遗憾的是,留存的骨架在二战列宁格勒战役中不知所踪,就此消失了。


《龙岭迷窟》里的黑水城真实存在,里面的宝藏去哪了?

黑水城文物

现在黑水城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纳入居延遗址保护区,里面还有更多秘密有待揭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