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员的工资

说起宋朝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钱!除了打仗不行,剩下皆是一流水平。尤其是“与士大夫治天下”的特色制度,让宋朝官员的福利待遇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宋朝官员的工资


清代学者赵翼曾说过:
“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此宋制之不可为法者也”《甘二史札记·宋制禄之厚》
对待官吏生怕给的不够多,而钱财取之百姓,都快把老百姓掏空啦!
赵翼的一席话是夸张表述,还是真是如此?
在宋朝当宰相,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宰相的工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除了最基本的底薪,还有餐饮补贴、粮食补贴、服装补贴。
底薪每月为三百贯;餐费补贴五万文;服装补贴每年春、冬服赐绫四十匹,绢三十匹,绵一百两;粮食补贴每月一百石;’
宋神宗熙宁期间,一匹绫罗绸缎大约值一千七百文钱,一两绵约值八十文钱,算下来服装补贴每年约为十八万文,一个月就是一万五百文。按当时每石米六百文的价钱计算,一百石米就是就是六万文。这四部分工资折算下来,每月共计五十余万文。折合成人民币的话,就是说宋朝宰相一个月可以赚10万多人民币!王安石就是如此,大青天包拯年薪更是超过千万元。

宋朝官员的工资


《宋史·职官志》中将官员俸禄分为三大类:“正俸”、“加俸”、“职田”,官员每月除了可以领到上述正俸外,还有各种补贴,比如茶钱,酒钱、木材钱、煤炭钱、马料钱,随身差役的服装、粮食和餐费,公务接待的费用等,这些都有政府埋单,并且数量相当可观。
这种超高的福利待遇可不只是正一品、二品等大官的专属,只要是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俸禄都高得惊人!即便是五品、第十二阶的文官朝散大夫,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粮食、服装、仆役、餐费等补贴,在京城当官给职钱30贯,在地方当官还给职田10顷!
若是遇上皇帝生辰、祭祀等重大活动,还有大量赏赐可拿,退休后还有优厚的退休金,死后还有赙赠。如此看来,赵翼的一席话还真不是夸张。难怪宋江在梁山当了老大后,还是对朝廷念念不忘,做梦都想被招安呢。

宋朝官员的工资

宋朝所有官员工资都如此之高吗?


宋朝官员福利待遇好是肯定的,但并不是什么官员工资都高,什么时期都高的。
北宋初年,官吏的俸禄制度采用的还是五代旧制,与盛唐时期相比要低很多。淳化二年(991年),御史中丞王化基称:当时北宋官吏的月工资约为十千文左右。
“以朝官,诸色使臣及县令、簿、尉等所费,高卑相半,折而计之,一人月费,不翅十千”《续资治通鉴长编》
在北宋初期,月薪十千文能达到什么水平?
首先,虽然北宋初期物价并不高,每斗米在30~60文左右,按开封府给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救济标准来看,一个20口之家每月口粮加副食就已远超过十千文了,这其中还不包括日常生活,官员应酬,官员差役的补贴等开支。
“保甲遇旬上,每人日支口食米三升,盐菜钱一十文······伏乞将应系保甲请给钱米旧条并行删修,除盐菜钱依旧支给外,其口食每人并支二升”《续资治通鉴长编》
所以,在北宋初年,对于一个多口之家,月薪又不足十千的低级官员来说,大宋朝的官员生活可一点都不美好!


宋朝官员的工资


北宋翰林学士杨亿也说,大部分官员的俸禄都太低了,连糊口都不行!我不要做“知制诰”了,我要去物价便宜的地方当个地方官!
“知制诰”是掌管起草诏令的官职,这个官职“清要贵重”,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前途非常可观,杨亿宁愿去做地方官,也不愿给皇帝当秘书,因为工资实在是太低了,吃不饱,穿不暖,老人怨,小的哭,实在是“曾糊口之不及”
“盖念臣职虽词臣,身乃羁客,扶老携幼,去里离邦。良贱相从三十余口,衣食所给并出于臣······汉臣饿且欲死,难免侏儒之嗤” 杨亿·《武夷新集》


官员蒋元振上任后穷的没钱买衣服,只能带着家人挖野菜、喝生水、裁纸衣,啜菽饮水,活的太不容易。宋代著名大孝子查道更是跟妻子商量,干脆辞官去卖药算了!
谁能想到,身为大宋官员竟能穷到如此地步,都是大宋的官,差不咋就这么大呢?

宋朝官员的工资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只存在于宋朝初期,即便是宋仁宗统治的全盛时期,官员工资大幅度提升,各种福利花样繁多,但仍有大批量官员敷不入出。


宋朝官吏冗滥,不同官员之间的俸禄相差甚远,像县令、录事参军、判司簿尉等官职,月薪只有12~15贯,粮食2~4石,按规定虽有职田2~6顷,但宋代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很多地方根本无职田可言,况且北宋中期物价上涨迅速,官员所涨的工资还没有物价涨得多。
且宋代以来,科举制度日益完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让大批寒门学士可以入朝为官。寒门学士跻身仕途一切开支都得靠俸禄,“且无负郭之田园,固乏满堂之金玉”。

宋朝官员的工资


其次,宋代法律禁止别籍异财,几辈人生活在一起,一人在朝为官要养活全家上家几十上百口的情况极为普遍。就如杨亿,一个人要养活三十余人,还不算仆人。高官厚禄都不容乐观呢,何况那些俸禄处于中下水平的低级官员。
庆历年间,王安石就曾明确指出州县官员生活窘困,“虽厮养之给,亦窘于此矣”,纵观整个宋代官员俸禄问题一直很突出,在宋朝庞大的官员组织中,俸禄处于中下水平的官员大有人在,如果单纯只靠俸禄为生,大部分官员都将陷入贫困。

宋朝官员的工资


低俸禄官员一定贫困吗?


俸禄低,生活就一定贫困吗?那可不一定,从各种史料来看,宋朝真正贫困的官员其实只占少数。
一方面,家里人少没那么大压力,就如范仲淹、杜衍、欧阳修、包拯等人,出身寒微,入仕前父亲或母亲早已离世,家庭成员稀少,自然养家糊口的负担相对轻一些。
另一方面,部分官员入仕前家庭就十分富足,他们田宅多,金银多,即便俸禄低也不耽误过小资生活,就如宰相寇准,入仕前家里就是名门望族。

宋朝官员的工资


即便以上两种都不是,还可以贪!通过种种不义之财摆脱贫困,甚至暴富。从古至今,官员贪污问题一直存在,这也是“贫官不贫”的主要原因。
总结
虽然我们总觉得宋朝财大气粗,尤其在宋仁宗统治期间,士大夫的权利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度,俸禄更是不知比明朝官员高出多少倍!但其实“宋朝官员皆土豪”的“豪”并不都来自工资,低俸禄官员大有人在,不过除了一些能够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不受虚荣心趋势的官员外,其余者皆通过各种手段过上了富足的小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