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要零花錢,我該不該給?

孩子是否曾經因為“錢”跟你過過招?
今天說“媽媽給我300塊錢,我要買一支好用的鋼筆”,明天說“有一本英文原版小說我想看,爸爸我需要100元”。ta似乎總能找到討要零花錢的理由,聽起來又無比正當,做家長的不能不滿足。


但是從錢包裡抽出鈔票的時候,各位爸爸媽媽心裡可能又在打鼓:
ta真的不會亂花嗎?
會不會跟同學有了攀比心?
是不是沉迷了什麼網絡遊戲啊?
萬一拿去打賞主播可怎麼辦?
有位媽媽,向我們抱怨她念初二的兒子,老是以各種名目要零花錢。媽媽自己覺得,每個禮拜給他的額度,肯定足夠吃吃喝喝外加正常的課餘花銷了,擔心孩子因為手頭寬裕就鋪張、攀比,甚至萬一打賞氪金“誤入歧途”可就不得了了。
媽媽挺發愁:該怎麼和孩子溝通零用錢的問題呢?
說到零花錢、大手大腳、相互攀比,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的問題,著手解決起來,需要考慮的因素很碎很多。我講幾個大原則,希望能為面對類似問題的家長提供有效幫助:
1. 共同體原則:在一開始制定零花錢規則時,最好能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零花錢數量、發放時間和頻率、發放方式,都可以商量。一旦達成共識,則大家一起遵守執行,所有非計劃內的金錢需求,你原則上都可以拒絕。
2. 必要例外原則:注意,是必要,才能例外。如何判斷一項金錢需求是否必要?若是不花這個錢,就不能上學、不能完成功課、不能吃飯睡覺正常生活,那就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提的要求不在此列,你完全可以拒絕。

3. 不干涉原則:很多孩子都會攢零花錢,這部分錢,家長要做到不干涉。無論孩子對這筆錢做了讓你如何不贊同、不認可的處置,只要沒有危害健康、傷及他人、違規犯法,那你最好都不要管。
做到這三個原則,我們再來看這個提問:孩子有各種名目,那請你先判斷這些名目是否必要,不是必要的,大膽拒絕;必要的,那你也不必多想,給就是了。
至於,孩子會不會花錢在遊戲上、會不會花錢在攀比上,這不是通過控制零花錢就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價值觀、金錢觀出一份力。
大人總是覺得,小孩子懂什麼錢不錢的,管好ta的身體、學習、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從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價值觀和金錢觀的發展。
但,和金錢打交道的那些事兒,可並不是“長大了自然就學會了”,而是需要從小培養和實踐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