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渝北區首家消費扶貧生鮮超市開業

聞得到香味的鹹菜、剛從雞窩裡撿出來的新鮮土雞蛋、經過農戶多次製作的紅薯粉……今(28)日上午,位於渝北區雙龍大道的消費扶貧生鮮超市剛一開業,就迎來了很多周邊居民的捧場。

和其他超市開業捧場不同的是,這家超市銷售的農產品,全部是從渝北區周邊茨竹鎮、木耳鎮、大盛鎮、統景鎮四個鎮周邊的農戶家裡收來的,通過從農戶家到扶貧超市的距離,解決了農民銷售困難的難題,同時,也解決了城裡居民想買土貨不容易的難題。

據瞭解,這個由渝北區商委扶持的項目,將逐步擴大扶貧範圍,今後將銷售渝北區全境範圍內的農產品。而很多駐村的基層公務員,也將成為銷售推薦的主體。

縮短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渝北區首家消費扶貧生鮮超市開業

村幹部現場給農戶的農產品推銷

銷售貨物能編段順口溜

這個駐村隊員對村裡特產如數家珍

35歲的徐毅是渝北區交通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從去年七月開始,他作為駐村隊員開始在渝北區大盛鎮千盞村駐村。

今天上午,扶貧生鮮超市剛一開業,徐毅就開始站在自家的推銷櫃檯前推銷起來。

“高粱酒口感醇,紅苕粉新鮮嫩,老鹹菜口味佳,還有千盞小龍蝦……”這六個字六個字的推銷語一出,立刻吸引了周圍居民的注意,“你們紅苕粉是不是農民自己做的哦?”家住雙龍大道的陳阿姨是剛好看到超市開業,來湊熱鬧。

“對頭,阿姨,你用手捏,你看我們這個紅苕粉,大小不一。”徐毅說。

“這個鹹菜香,是去農民家裡收來的嗎?”另外一位顧客問道。

“不是去收的,目前我們是幫助村裡年紀比較大的老年人,定點幫忙銷售的,他們做了鹹菜,又沒得精力出去賣,我們就解決了他們出村賣菜的難題。”徐毅肯定而誠懇的回答,贏得周圍居民的認可,幾位阿姨三下五除二,就把三包鹹菜瓜分得乾乾淨淨。

臨走,徐毅還挽留大家,“我們千盞村還有清水小龍蝦、小香豬,五一期間不要跑遠了,就來我們村裡釣小龍蝦嘛。”

縮短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渝北區首家消費扶貧生鮮超市開業

沒有打水的萵筍很新鮮

從鎮上到扶貧超市

農民再也不擔心菜賣不出去了

茨竹鎮智力村的村委會主任蔣登榮是個年輕小夥子,他所在的村有1200多人,然而絕大多數人選擇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多數是老人和孩子。

每逢趕場,村裡的老人都會把鹹菜拿到鎮上去賣,但由於購買的人有限,加上價格也不高,對於留守在村裡的老人來說,收入是個問題。

而有了這樣的扶貧超市,他們會點對點地進入到農戶家裡,與農戶簽約,形成長期的合作。

“你看這個鹹菜,在趕集的時候銷售,價格也就四五塊錢一斤,但進入超市後,價格就是十五元一斤,我們可以保證這些貨物都是‘土’的,而城裡的居民也不用遠行,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土貨了。”蔣主任說。

“多賣出來的錢,給農戶分多少?”記者問。

“全部都是農戶的,超市一分不賺,目標就是幫助農戶脫貧過上好日子。”蔣主任說。

縮短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渝北區首家消費扶貧生鮮超市開業

農產品受追捧

構建全域銷售網絡

商委扶貧項目要讓全區農產品銷售不愁門路

據瞭解,這家含倉庫在內300多平方米的門市,位於雙龍大道的繁華街區,日常租金很高,而項目的業主方是渝北區國資委,為了幫助農戶展示農民,這個門面由渝北區國資委協調後,渝北區商委牽頭,帶領該區各個鎮的生鮮產品進入超市。

“這裡實際上是個展示平臺,我們最大的魅力其實還是線上下單配送。”超市負責人文樹平告訴記者,抗疫居家期間,他們通過電話、微信群銷售的模式,僅二月份就銷售了200多萬元的農產品,“每個時間都有農產品上市,要是沒有多渠道的銷售,這些農產品就麻煩了。”

縮短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渝北區首家消費扶貧生鮮超市開業

陸陸續續從地裡拉來的蔬菜堆滿了扶貧超市的門口

為了確保農戶的農產品以最快的速度銷售到市民的餐桌上,渝北區商委出臺政策開辦的這家銷售扶貧生鮮超市,將徹底打通該區各個鎮村村民農產品銷售渠道的全部問題。

據瞭解,目前該區的農產品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配送已經送達北碚、沙坪壩、渝中和江北等區域,下一步,南坪也將會設這樣的農產品扶貧超市,實現跨區域銷售。

來源:上游新聞

來源:重慶二三里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