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生活水平越来好,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烦恼。烦恼一多,又没处释放,堆积在心里,就会造成各种心理疾病。

相信大家对抑郁症都不陌生,但又不是真正的了解,抑郁症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心理疾病。

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网络上各种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大家很多也都是看看便忘记。并不会真正的去上心,去了解这类患者的心理活动。

在看本《超限思维》之前,我对抑郁症这类的心理疾病,都只是模糊的知道。身边目前也没有这类心理问题的朋友或同事。所以对于抑郁症、高敏感人群,也像很多人一样,觉得这类人只是不擅长表达,啥事都放心里。实在放不下了,就爆发。也就是平常人们说的神经发作了。

在看了这本《超限思维》之后,了解到了这类心理疾病,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

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这本书的作者:王建平,以一个抑郁者的身份,记录下了这类人的真实心理想法。

在生娃之前,听到最多的就是,产前、产后抑郁,这类的词语,虽然不是非常懂,人们所说的这个抑郁有多可怕,并没有亲眼见到过。但也特别注意。

当听到某某可能得了产前、产后抑郁,就会说一句“不要想太多,都会好的”现在发觉,一句不要想太多,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很可能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并不是自己非要想太多,如果能控制,那就不叫生病了。

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看完书才发觉,以前对这类人都有误解。抑郁症、神经症、高敏感人群,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而恰恰这类人是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处处为别人着想,事事追求完美,时时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心理类的书难读,读起来像是在看天书,因为心理书籍都很枯燥,写得也很专业,很多的行业黑话,看不明白。

而这本书就很有趣,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本书不算是心理书籍的范围。也许吧,不管怎么说,这本书就是有趣,当然也还是有些看不明白,毕竟不是专业人员。字里行间,又透着作者的一丝丝小调皮。

如果你身边不幸有抑郁症、高敏感的人,请好好对待他(她)好好当一个倾听者,比当一个开导者强太多。

这类人的思维模式跟正常人的不一样,所以正常人不能简简单单说一句“不要想太多,你想多了”

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我们进不去,但也不能要求他们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