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過寒冰知風暖 暫時坎坷無阻鐵路發展鏗鏘步伐

據報道,一季度,國鐵集團實現收入1883億元,同比下降28.1%;淨利潤虧損613.8 億元,同比增虧611.6億元,國家鐵路貨運總髮送量完成8.24億噸,同比增長3.1%,旅客發送量完成3.78億人,同比下降54.8%。

新冠肺炎疫情必然會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受到波及不可避免。但這更考驗一個企業的發展韌勁,困境中鐵路找準定位、攻堅克難、化危為機,服務復工復產,助力經濟發展,暫時的坎坷,不能阻擋鐵路發展的鏗鏘步伐。

特殊時期,鐵路迅速調整運力,多次轉換角色,服務大局,彰顯更多社會擔當。春運中鐵路是旅客的“服務生”,精心組織,增加運力,優化服務,提升了旅客春運出行體驗;疫情發生後鐵路是疫情防控的“後勤兵”,鐵路發揮自身運量大、高效、快捷的運輸優勢,主動調整運力,全力保障社會急需的醫療物資和疫區生活物資的運輸,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運力保障;在積極防控疫情的同時,鐵路還化身服務經濟發展的“多面手”,積極調配運力,一手抓防控,一手保運輸,開行復工專列,為務工返崗提供便利,加工業、農業生產物資運輸力度,為生產、春耕提供了保障,增開“中歐班列”,展現了“穩外貿”的鐵路作為。鐵路作為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幹力量,必然肩負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在逆境中更見國企本色,鐵路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辯證地分析數據,鐵路的主要經營指標,在季度末均呈增長趨勢,國鐵企業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全社會採取了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果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此外,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不振也讓國內經濟承受了更多壓力。一季度鐵路各項經營數據也如實的反映出了國民經濟變化,但隨著疫情防控的總體局勢已經明顯好轉,各地復工復產全面展開,運輸市場需求逐步回暖,鐵路旅客單日發送量從最低83.3萬人逐步回升至季度末的323.4萬,貨運總髮送量同比增長3.1%,穩中有增,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我國經濟的韌勁和彈性,我國內需市場巨大,產業鏈健全,鐵路立足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也必能客服疫情帶來的暫時影響,長期向好發展。

隨著國際、國內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不斷變化,接下來,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持續助力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快速恢復,更考驗鐵路的應對能力。特殊時期,根據疫情防控走勢和經濟運行需求,鐵路部門在組織防疫聯防聯控不放鬆的基礎上,旅客運輸應按需開車,繼續施行好“一日一圖”,精準增加客運有效供給,服務旅客出行;貨物運輸應科學調控運力,靈活調配列車,精準服務企業生產、國際貿易,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同時,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做到既要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到位,又要保證安全生產工作不掉隊,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復工復產持續助力。

我們必須認識到,新冠病毒疫情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它對各行各業帶來影響是暫時的、可控的。“踏過寒冰知風暖”,隨著疫情防控的總體局勢已經明顯好轉,鐵路歷經疫情考驗,克服不利影響,渡過經營生產的陣痛期,發展之路必將更加行穩致遠,相信不久的將來,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的流動中國,必將恢復往日的繁忙景象。(許瀟)

本文源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