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吼叫帶娃嗎?從根源入手教你與情緒和解

故事

首先以一個小故事作為開頭。

前幾天,成爸帶兒子在遊樂園玩,他迷上了一個體感遊戲,切水果。那場面一發不可收拾,吃飯時間喊他回家都不回,還讓我陪他一起玩。

此時,成爸內心的小火苗已經在悄悄醞釀了,慢慢積蓄著能量,等待爆發的一個契機。

還在吼叫帶娃嗎?從根源入手教你與情緒和解

然而成媽的一個微信澆滅了這個星星之火:“吃飯時間到了,你們什麼時候回來吃飯呀?”,這一句對兒子溫柔的語音點醒了我,讓我察覺到自己生氣的情緒起來了。於是我開始觀察兒子,準備找個契機切入帶領他回家。

我就這樣默默的等著,思考著他以後會不會沉迷遊戲,會不會從事電競行業,會不會從事遊戲開發等等。

終於在一局結束後,他好像有點累了,我就走過去問他:“你是不是累了,需不需要回家吃點東西再玩?” …… 一番詢問說教後終於回家吃飯了。

過度臆想

回家思考了一陣,發現自己生氣的原因可能就是,對於孩子不想回家吃飯這個行為產生了過度的臆想。

這也可能是大多數父母都犯過的錯誤,畢竟自己是過來人,看過太多身邊人的行為,會不自覺地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放大聯想。

還在吼叫帶娃嗎?從根源入手教你與情緒和解

不好好吃飯會餓肚子,餓肚子會沒營養,沒營養會長不高,長不高會找不到好對象……

從不好好吃飯這件小事一下子上升到找不到對象,甚至更高的維度,你說父母怎麼會不焦慮呢。

總結三個字就是:想太多。

回想過去,我們也有不好好吃飯的時候,也有玩遊戲的時候,成爸小時候甚至還偷過村裡小店的冷飲。但是成爸目前也沒有遊戲上癮,更沒有成為小偷。

我們要相信孩子,並給予當下事情的教導,心平氣和,而不是反應過度。

還在吼叫帶娃嗎?從根源入手教你與情緒和解

如果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那就往大的方向想一下,在更長遠的以後會有什麼影響。

雖然現在不好好吃飯,但是現在的成年人不都會好好吃飯麼,沒有哪個成年人不會自己吃飯吧。有時候我們自己也會不吃飯,吃零食呢,要理解孩子。

這麼一想,就算現在不好好吃飯好像也沒啥大事了,這樣就能平靜下來,冷靜處理當下的問題了。

認知模型

然而有些人看待不好好吃飯這件事的態度可不一樣,甚至大相徑庭。成爸有兩個朋友,他們對待孩子不吃飯的態度就截然相反。

一個逼迫孩子吃,到點就要按時吃飯,不吃飯就沒了。

一個放任孩子不吃,孩子餓了他自己就會找吃的,餓不死。

再深入思考一下,其實對於同一件事,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情緒表達。

還在吼叫帶娃嗎?從根源入手教你與情緒和解

這就是著名的情緒管理ABC理論,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

我們說的通俗一點,還是開頭那個故事,通常認為成爸生氣是因為孩子不肯回家吃飯。但是再深入想想,其實是成爸認為不回家吃飯這個行為不恰當才導致自己生氣的。

生活中也充滿了這類事件。比如同樣是考試成績不好,有些家長會很焦慮,各種幫忙分析原因,上補習班補習等。但是有的家長不會很在乎,考試只是其中的一條出路,考試不好還有其他出路,現在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過的也很幸福。

還在吼叫帶娃嗎?從根源入手教你與情緒和解

同樣的事件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關鍵在於我們對於事件的認知,只要改變對事件的認知,壞情緒也可以變成好情緒。

古人有云:極怒時莫與人書,極喜時莫與人物

相信許多朋友們也會有類似的經歷吧。心情好的時候,看娃幹什麼都可愛;心情不好的時候,稍微有點不順心就會生氣。

情緒往往影響著我們看待事物的態度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瞭解情緒,揣摩情緒,與情緒和解,才能更好的做事,工作和生活。

還在吼叫帶娃嗎?從根源入手教你與情緒和解

總結

說了這麼多,最後總結一下,育兒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才能奏效。

那怎麼做到心平氣和呢,不要過度臆想,適當轉換視角,改變對事情的看法,從而與自己的情緒和解。

希望這個思維模型能幫到大家,如果大家有新靈感,歡迎與成爸分享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