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輔導作業,需要多一點耐心,別因此影響親子關係

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

輔導作業竟成為破壞親子關係最重要原因。相信許多父母,對此都感同身受。

有報告指出中國有91.2%的家長有輔導孩子作業的經歷,78%的家長每天輔導。其中高達75.79%的家庭曾因輔導作業出現親子矛盾。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業問題時,很容易喪失理智,常常是孩子能力與家長期待出現了不匹配,因此引發家長的焦慮。到最後,控制不住情緒,焦慮就成了“吼叫”。

給孩子輔導作業,需要多一點耐心,別因此影響親子關係


誘發家長吼叫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1.家長認為某道題已經是重複講過的了,孩子依然出現大大小小的失誤,家長便認定孩子不用心。

2.家長嫌棄孩子動作慢,磨磨蹭蹭,導致學習效率低。

3.家長容易將自己的孩子與其它孩子做比較,便誤認為自己的孩子沒用盡全力才會比不上別人,於是剝奪孩子課外活動的機會。

4.還有來自學校的壓力,導致家長內心充滿焦慮。許多學校往往教的很簡單,考試卻很難。

給孩子輔導作業,需要多一點耐心,別因此影響親子關係

這就讓家長不得不為孩子找課外培訓班,別以為找了課外培訓班就萬事大吉了。上了培訓班的孩子如果還是成績沒上去,或是對知識有不理解的地方,父母焦慮感就更強了,吼叫的“素材”也越來越多了。


父母的焦慮,該何處安放。

其實每個孩子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部分孩子由於家庭從小就培養其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和行為習慣,面對不斷增加的作業量便能自如應對。但是如果家長沒有關注到孩子的實際能力,直接將學校的標準,別人家的標準,套到孩子身上,將遠超孩子能力的標準設定為孩子的目標,孩子承受不了壓力,家長也充滿焦慮,親子矛盾少不了。

給孩子輔導作業,需要多一點耐心,別因此影響親子關係


所以想改變輔導孩子作業時的焦慮狀態,不想因為吼叫而影響親子關係,就少用“別人家孩子”的標準來規範自己的孩子。而且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積累育兒智慧,這其中就包括了自我情緒調節能力,還有溝通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