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殯葬服務行業如何呈現“互聯網+”元素

當前,泉州殯葬服務行業仍處於非常傳統的階段,與其它行業互聯網發展最明顯的區別是 “慢半拍”。如今在整個互聯網建設使用大環境下,“互聯網+”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泉州傳統殯葬行業如何在此大環境下華麗轉身,如何對行業進行產業賦能和消費升級,如何讓行業能夠擁有互聯網基因和能力,更加互聯網化、透明化。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去探討、去創新。


一、殯葬服務行業推行“互聯網+”的可行性


傳統殯葬業雖然在泉州盛行,似乎難以改變,但是隨著社會環境、人口結構、政策法規等因素的發展變化,仍給互聯網殯葬服務行業創造了許多機會。


(一)面子文化表象,提供新業務點


舊時泉州重死甚於重生,喪葬儀禮迷信、侈靡,俗諺:“生要生在蘇杭兩州,死要葬在福建泉州”。雖然經過多年的殯葬改革,傳統的陋習有所改變,但在泉州傳統文化中衡量“孝”的普遍標準,還是看其對逝者“生養死葬”的態度。而且在宗法社會里,葬禮是對逝者身份、地位的確認,出殯儀式也是逝者家族勢力的一次大檢閱,其社會意義大於個人意義。因此,針對泉州孝道文化為裡,面子文化為表的現象,“互聯網+”能夠為所謂“面子文化”服務提供新的業務點。


(二)老齡化不斷攀升,帶來新動力


泉州市2018年度60歲及以上本地戶籍人口106.3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總數14.06%。其中,80歲以上15.7萬人,佔老年人口數的14.74%。預計到2030年,老年人口數將達180多萬,呈現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等特點。按照6‰的死亡率,目前每年有近5萬多的死亡人口,隨著老齡化提升,死亡率緊隨而至,那殯葬行業消費也將會大幅提高,消費增長給“互聯網+”為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三)網絡應用普及,創造良好條件


隨著社會的發展,使社會主力軍結構發生了變化,互聯網的理念基本覆蓋各行業並持續深入。據統計,泉州市2018年度16-59歲的人口達到591.60萬人,佔到總人口數的68%左右,網絡的使用率達到97%,使用的嫻熟率達到87%左右,而且整個社會服務行業網絡的運用已經達到95%以上,網絡的應用普及為互聯網殯葬業的推廣奠定了堅定的基礎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傳統殯葬服務,急需改進完善


泉州傳統殯葬業一方面服務流程繁瑣,需要對接葬禮策劃、喪葬用戶、墓地購買等多個不同的服務商,這個過程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傳統的殯葬業審批服務環節不互聯、信息不共享、提供的資料繁多等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的服務感受。隨著現代社會的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壓力加大,逝者的親屬難有大量的時間來辦理業務,急需要有一種短、平、快的業務辦理流程。這些服務需求就給“互聯網+”為行業的發展完善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五)推進信息化建設,改革勢在必行


近幾年,各部門都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相應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快推進服務行業的轉型升級,不斷滿足群眾對服務行業的需求。因此,泉州的殯葬行業應抓住有利契機,大刀闊斧對傳統殯葬業進行改革創新,率先統籌推進“互聯網+”工作,加強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與殯葬管理服務全方位、深層次融合應用,創新殯葬服務管理模式,讓“互聯網+”殯葬服務成為行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互聯網+”為傳統殯葬業解決哪些痛點


當前“互聯網+”在給泉州傳統殯葬行業創造相當多機會的時候,也可以幫助行業重點解決一些痛點。


(一)解決殯葬行業“不透明”的問題。目前殯葬行業被群眾所詬病的是價格不透明、服務無保障的“暴利”行業,由此衍生了許多謠言,對整個殯葬行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在墓地服務、壽盒售賣、遺體處理、殯儀服務等方面,由於長期的價格不透明、服務項目不清楚、服務程序不規範是被許多群眾所抱怨的。而“互聯網+”則能將殯葬機構融入互聯網切口,通過網絡將傳統殯葬業的服務項目、內容、程序、價格以清晰的條款展現出來,方便群眾自主選擇,完全可以解決服務透明化的問題。同時群眾下載類似“白事管家”APP軟件,通過手機、平板電腦就能瞭解相關內容並實施操作,通過網絡平臺的透明化,儘量減少群眾中所謂的“暴利”。


(二)解決殯葬行業“服務弱”的問題。殯葬服務行業是個沒有確切的標準化,群眾對於殯葬服務水平的高低也沒有一個事先的判斷,很少有人在這方面的服務具有較多的經驗。但“互聯網+”殯葬服務就不同了,通過網絡播放殯葬服務內容的視頻,讓群眾對服務有了初步瞭解,並通過其他群眾的點評來作為參照,從而選擇更適合的殯葬服務項目。同時,殯葬服務公司也可以根據群眾的點評,來逐步調整、改進自己的服務內容、質量,以此提高殯葬行業的服務質量,達到服務質優價廉的目的。


(三)解決殯葬行業“環節多”問題。當前由於行業壟斷的多種原因,致使大多數的殯葬業商家都只提供某個方面的商品或者服務,由此在產業中都會衍生一些所謂“黑中介”進行牽線服務,留下較多的後遺症,群眾對此現象深惡痛絕。通過“互聯網+”卻能夠將殯葬企業整合到一起,形成“一條龍”服務,幫助群眾解決繁瑣複雜的殯葬業務流程,並由殯葬管理機構對整個過程實施監督,對不符合服務項目,欺詐群眾的行為和組織給予打擊處理,讓中間環節少一點,群眾更清楚一點。


三、“互聯網+”大力推行還需邁過幾道“坎”


互聯網殯葬業雖能解決傳統殯葬業的一些民生領域的痛點問題,但是要想真正在殯葬服務行業嵌入“互聯網+”,既無法脫離線上線下,也還需要邁過幾道“坎”。


(一)殯葬“脫敏”。現在社會對殯葬行業還存在忌諱,殯葬服務人員的知識結構較低,殯葬機構對互聯網化意識不足,造成殯葬服務行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泉州殯葬行業這種現象甚重。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強力打造“互聯網+”,加強互聯網絡線上線下服務,在互聯網上營造暖人心的殯葬服務環境,讓群眾對死亡不再恐懼,對殯葬設施不再忌諱,讓從業者對信息化不再牴觸,從而帶動整個社會對殯葬行業認可,這樣才有助於社會對殯葬“脫敏”,有助於泉州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殯葬工作、熱愛殯葬事業、創新殯葬行業,才能讓“互聯網+”殯葬行業更加有新活力。


(二)統籌佈局。泉州殯葬服務行業的互聯網建設不能各自為戰、低層次建設,應當按照“統一標準、分級佈局、多路應用”的建設思路。由泉州市民政局(泉州市殯葬協會)可依據國家通用的殯葬管理服務信息系統標準,結合泉州殯葬服務行業的實際情況自行開發信息系統或對已有信息系統進行升級、改造、整合等方式實現上級對接。其它各縣市(區)民政部門和各類殯葬服務機構建設必要的信息系統運行支撐環境,配備辦公終端、光纖寬帶、網絡安全和智能化殯葬專用設備等相關設施設備,給予配套、整合實施,構建成泉州殯葬服務行業的互聯網的大系統、大數據,快速提升殯葬行業的審批服務標準和質量。


(三)資源共享。基於“互聯網+”殯葬服務行業,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來實現殯葬客戶、殯葬企業、政府部門網絡平臺互通、數據信息共享,組成一個完善的殯葬服務體系,實現殯葬管理部門、殯儀館、服務公司、公墓等的網絡互聯,對殯葬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合理利用,實現殯葬管理的科學性。此外,殯葬信息還可以與其他行業或部門進行共享互通,如社保、公安、衛健等,簡化民眾辦事手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


(四)人才培養。泉州市殯葬行業“互聯網+”要快速提升,緊跟時代步伐,就要大力加強人才培養。首先要衝破禁錮,企業、單位輸入新鮮血液,積極引進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培養一支既懂互聯網、又專殯葬業務的專業人才隊伍。其次加強和重視對現有員工的專業素質培養,採用諸如聘請專家講座,開展行業培訓、行業大比賽等方式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再者加強與周邊院校、社會組織和專業技術企業合作交流,積極吸引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力量參與“互聯網+”建設,進一步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力量,為系統開發、運行維護和技術支持提供專業化服務。


(五)政策扶持。泉州殯葬行業要大力推進殯葬服務行業信息化建設,一方面要爭取政府對殯葬信息化建設經費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充分發揮財政主導作用,保障殯葬信息化發展需求。對新建的殯葬基礎設施,要統籌考慮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配套保障資金的投入。另一方面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積極營造有利於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殯葬信息化建設的政策和制度環境,為系統開發、設備配置、運營維護等提供經費保障。

泉州殯葬服務行業如何呈現“互聯網+”元素


任何人都必須面對死亡,殯葬工作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互聯網+”殯葬行業的出現雖然給泉州傳統殯葬服務行業解決較多的難點、熱點、痛點問題,但是“互聯網+”要想席捲整個殯葬行業,還有較長的一段路需要走。(泉港區民政局 劉地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