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國為什麼會出現抗議“居家令”的遊行示威活動?

美國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但相比控制疫情,美國國內要求重啟經濟的呼聲高漲,

當前美國超過半數的州已經開始或者即將開始重啟經濟,但實際上,這些州當中幾乎沒有幾個州符合聯邦政府有關重新開放經濟的指導意見。根據美聯社的調查,目前全美只有約40%的州達到了病毒檢測覆蓋2%總人口的“重啟”門檻。至少有20個州表示測試能力不足。白宮建議在考慮開放之前,必須連續14天減少感染數,然而一些州的疫情增長曲線剛剛平緩。

分析:美國為什麼會出現抗議“居家令”的遊行示威活動?

對此也有聲音表示擔憂,美傳染病學學家表示,重新開放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要組建一個每週能綜合檢測幾百萬人口的全面測試網,但是特朗普政府並沒有成功建立起這一測試網絡。因此接下來的日子裡美國國內存在一定恐慌,一旦疫情二次爆發,對美國諸多方面的打擊將具有更大的破壞性。

儘管“超前”重新開放經濟,部分美國民眾看起來仍然十分不滿,美國反對“居家令”的抗議示威遊行活動愈演愈烈。加利福尼亞、伊利諾伊、密歇根、佛羅里達、俄亥俄、馬里蘭等至少11個州均出現了要求放鬆防疫隔離限制的示威遊行。

分析:美國為什麼會出現抗議“居家令”的遊行示威活動?

為此,不少中國網友表示不解,為什麼這些美國人民為了所謂的“自由”可以不顧生死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現象,我認為應該先從哲學思想的角度出發來探討這個問題。

西方思想和中國的思想差距是很大的,中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儒家文化中人並不是單獨的一個個體,而是一種社會性的存在。儒家以“仁”為核心,推崇道德,強調家庭觀念,並以家庭為核心向外蔓延,“齊家”才能“平天下”。人的目的是“齊家”是“平天下”,所以個人的利益往往會讓渡於集體的利益。在中國的疫情防控中,無所畏懼投入防控工作的人們也體現了這一點,在這一情況下,人們往往更加強調集體利益,強調國家利益,甚至可以為了集體和國家的利益放棄個人利益

。這一點,我們應當很容易理解,也容易產生共鳴。也正是有這樣一種思維方式的存在,所以我們不理解美國為什麼有相當數量的民眾,在國家危難當頭反倒上街示威抗議。

探討西方的哲學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但在此我只想介紹一下洛克和他的思想。洛克是17世紀啟蒙時期的英國政治思想家,他對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論等方面的貢獻頗豐,他的基本主張是建立一個尊重人權、人人平等的社會

洛克認為人類的“自然狀態”是人人平等的,“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許可或聽命於任何人的意志”,在這種狀態下,“同種和同等的人們既毫無差別地生來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樣的有利條件,能夠運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應該人人平等,不存在從屬或受制關係……”

洛克的個人主義觀認為,個人是第一位,國家是第二位;個人是本源,國家是派生的;個人是目的,國家是手段。理性的自由人出於對自身的保護,會出於互惠的考慮同意建立政府。國家的權利來源於個人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而讓渡的部分權利。對於個人來說,諸如生命、自由、財產等基本權利是不可轉讓的,這也是基本人權。

總結來說,集體(國家)權利來源於個人權利,個人權利優先與集體(國家)權利,個人安全優於集體(國家)安全。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個人主義觀也進一步有所豐富。美國的《獨立宣言》鮮明地表現出了洛克的個人主義觀。

分析:美國為什麼會出現抗議“居家令”的遊行示威活動?

考慮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和指導,再來看待這件事情,就更容易理解。因為在他們眼中,個人權利優於國家權利,國家存在的意義是保障個人權利不受侵犯,當國家不能保障個人自由等基本人權時,人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向政府表示抗議。

但是思想只是一個認識的角度,還不足以描述事發的原因,在此我想做一個比喻來幫助理解。思想就好比帶火星的火堆,火星的溫度足夠高,足以變成火焰;而個人或團體的別有用心就像一陣微風,火星就被煽動成了大火。

針對各地遊行示威的情況,恐怕特朗普政府要付相當大的責任。儘管我們看特朗普政府面對疫情的處理上側重點似乎不在救治病患上,CDC此前也承認國家在疫情防控的過程當中未能及時作出正確的應對措施。但是畢竟作為一個國家政府,還是具有很強公信力的。舉個極端的例子,為什麼特朗普說“注射消毒劑”之後有人會照辦?這

也從一定程度上表明相當一部分美國民眾是信任其政府的。

分析:美國為什麼會出現抗議“居家令”的遊行示威活動?

特朗普從疫情之初淡化疫情的嚴重性,聲稱就是“普通感冒”。

這就向民眾傳達了一個錯誤信號,既然僅僅是感冒,為什麼要執行封鎖令?在對遊行民眾的採訪中,不少民眾表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新冠疫情”,“全球疫情大流行是個謊言,只不過是流感”……所以,以為是“普通流感”的美國民眾,自然不理解為什麼要剝奪他們的自由?而且由於美國社會一些現實問題,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外出工作。在隨後的疫情防控過程中,特朗普政府一直“報喜不報憂”,讓民眾以為“一切盡在掌握”,結合社會現實問題,進一步強化了民眾對“居家令”的不滿情緒。

當特朗普不顧科學,為了個人政治利益強行提前開放各州,民眾對“居家令”的不滿情緒得到了煽動,遊行爆發。

分析:美國為什麼會出現抗議“居家令”的遊行示威活動?

特朗普煽動民粹並不是個秘密,5月1日,特朗普推特發文稱,

“密歇根州州長應該稍微退讓,把火撲滅。這些是非常好的人,但是他們很生氣。他們想重返往日生活,安全地!看看他們,和他們交流,作出決定。”

在我看來,這種行為是可笑的。作為國家元首,在國家危難之時不擔起責任及時進行管理,而是把責任高度下放各州,自己只針對選民“搖擺州”,和共和黨州進行及時援助,以拉攏和穩定自己的選民,完全是個人政治利益至上。特朗普就恍如一個毫無相關的第三者,為了重啟經濟,給民眾的不滿情緒煽風點火,挑動民粹,利用民眾向州長施壓,挑撥民眾與州長關係,攻擊政敵……。本就持續升溫的火星,加上特朗普這股風一煽動,怎麼能不燒起來呢?

當然有關利用民粹以博得支持,甩鍋中國在美國也已經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這其實是可悲的,現在外界諸多聲音認為美國已經開始走向衰落,但是如果美國不加以反思,這種衰落一定是必然而且迅速的。

分析:美國為什麼會出現抗議“居家令”的遊行示威活動?

美國政府的疫情防控彷彿陷入了一個悖論:救經濟,拉選民,但是救經濟拉選民的關鍵是先把疫情控制住,著急開放經濟拉選民又讓疫情防控面臨更大的風險。特朗普政府的短視,造成了這種本末倒置和“有病亂投醫”的應對方式。當然這是不得民心的,最新的美國民調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總的來說,對於美國針對疫情的遊行示威活動,我認為可以從上述兩個角度來看待,一是“個人主義”的思想,二是美國政客的操弄。在政客的眼裡,這些人恐怕也只不過是實現其個人利益的工具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