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諸諸侯國-鄫國

鄫國(繒國),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歷夏、商、周,存世時間約1400年,於魯襄公6年(前567年)滅於莒。

夏商周諸諸侯國-鄫國

鄫國故城西南城牆遺址

鄫國從建至滅,曾多次遷國。始封地名為今河南省方城縣北,終地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文峰山東部向城鎮境內。鄫國滅後,太子巫逃至魯,其後代為紀念故國以國名"鄫"為姓氏,後去邑旁("阝")為"曾",成為"曾氏"的姓氏起源,後人尊曲烈世子巫為曾氏第一世祖。

2013年5月,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鄫國故城遺址等文物點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從夏周到戰國初期,方城境內一直存在著繒國。《世本》謂:"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鄫。"史載少康有九子,曲烈實為其次子。這說明夏代即有繒國。

依據文獻記載,繒國國都在方城境內。《國語.鄭語》韋昭注謂:"繒,申之與國也。"說明西周時期繒國與申國比鄰。《左傳.哀公四年》曰:"致方城之外於繒關。"杜預注謂:"負函、繒關皆楚地。"據江永《春秋地理考實》和高士奇《春秋地理考實》記載,繒國、繒關在今河南省方城縣境內。

據文物考古發現,夏代曲烈封地繒國當在方城八里橋一帶。《國語 周語 鄭人伐滑》中"杞、繒則大姒",證明今方城縣一帶依然存在著的繒國是姒姓,為夏禹的後裔。依據《辭源》,"繒"乃絲織品的總稱。方城境內多處出土了新石器至夏代文物遺址,特別是八里橋夏代文化遺址,出土有大量石斧、石鉞、石玦、陶尊、灰陶等夏代文物,其文化特徵與二里頭夏代文化相同,其中出土的石鉞是權力的象徵,其最早的主人應為曲烈。

據此可知,方城縣境內的繒國,則是夏代始封的侯爵繒國,方城八里橋夏代遺址正是繒侯曲烈侯國國都所在地,也是曾氏起源地。

鄫國(繒國)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烈曲)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歷經夏、商、週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魯襄公六年(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

據《武城曾氏族譜》記載,從曲烈至巫改為曾,經54代傳至巫。其世系:曲烈-炫忠-坤仁-錄-浩源-富材-焜-伯基-銳-汪-志梁-煌-相奎-世鑑-政治-模-瑞煥-垠-錦容-洪-桂茂-照-培元--允-杞-熹-壎和-成銳--椿-炯-垣 -銷-福波-時榮-炳-均祚-鈴-仁- 一鬆--墅-鎮玉-浥-祥樽-炷-方-宇鑾-沛恩-樸-世美-時泰-巫。

歷史沿革

魯僖公十六年(前644年)十二月,鄫國遭到南方淮夷的侵凌,向魯國求援,魯僖公不舉兵。鄫子向齊國求救。齊桓公以霸主的身份與魯、宋、陳、衛、鄭、許、邢、曹等八國國君會商,策劃救鄫。齊國徵召各盟國大批役人,趕至鄫國修城池。役人舉行暴動,築城計劃中止。

魯僖公二十年(前640年)六月,宋襄公欲稱霸主 ,邀滕、曹、邾、鄫等國會盟,宋襄公令邾文公將鄫子綁架,押到次睢之社(今臨沂城東北),以祭次睢之神的名義,殺死鄫國國君。

魯宣公十八年(前591年)秋七月,鄫國遭到邾國侵犯,鄫敗,鄫子被邾國殺害。 太子即位,便請求魯國庇護,魯國派軍隊在向邑(今向城)、蔇(今車輞)、次室(今蘭陵)等地駐紮,鄫國成了魯國附庸。

魯襄公四年(前569年)春,莒、邾結盟,反對鄫國屬魯。為求得霸主晉國的支持,魯襄公和魯國大夫孟獻子專程去晉國,請求晉悼公同意鄫國歸屬魯國,並向晉國解釋:"鄫國不向晉國交納貢賦,魯國地域褊窄狹小,交納貢賦少,無法滿足晉國的要求,魯國因此希望得到鄫國的貢賦支持晉國。"晉悼公同意了魯國的請求。同年十月,莒國、邾國從東西兩面出兵進攻鄫國。為救援鄫國,魯國派大夫臧孫紇率魯國軍隊攻入邾國,但狐駘(今滕州市木石)一戰,魯敗。

魯襄公五年(前568年)夏季,鄫太子巫和魯國大夫叔孫豹一同出使晉國,經晉悼公正式批准,達成鄫國歸屬魯國的秘密協議。九月,東方各諸侯國在戚地(今河南濮陽)會盟時,魯國仍叫鄫國大夫以獨立身份參會,但須聽命於魯國。這年冬天,季文子去世,未到國都曲阜或封地費邑安葬,而葬於屬於鄫國土地的"西丘"。

魯襄公六年(前567年)前秋天,莒國軍隊進入鄫國,因鄫國疏於防備,莒國軍隊佔領鄫國城,殺死鄫子,鄫國滅亡。

魯襄公七年(前566年)春,郯子、小邾國君穆公,相繼朝拜魯襄公,尋求支持。《左傳》中記載的莒滅鄫後的6年間,邊界武裝衝突4次,鄫國城池被反覆爭奪。但莒國不甘拜下風,聯合邾國,經常向魯國挑釁。晉國新立國君晉平公加以干涉,在溴梁(今河南濟源西)盟會上責令莒、邾兩國將佔領的鄫國土地交給魯國。

魯襄公九年(前554年),又在督揚(今長清區東北祝阿故城)盟會上拘捕了邾悼公,強行劃定魯邾兩國邊界,將邾國的一部分土地劃歸魯國,並迫使魯莒兩國休戰,通過談判方式解決兩國爭端。

魯襄公十年(前553年),魯國大夫孟莊子和莒國使者在向地(今向城鎮)會盟,莒國正式承認魯國對鄫國土地的兼併。魯國在今蘭陵設立"次室"("公室"為魯都曲阜)為行政管理機構。

交好魯國

魯僖公的女兒嫁給鄫子,生下公子巫。後來因姒的女兒跟莒國君主生下孩子,導致他想讓自己的外孫繼承君主之位。這件事危及到公子巫的地位。

國家滅亡

莒國滅鄫說

西周,茲輿期封於莒(今山東莒縣)建莒國。姓已。公元前569年(魯襄公四年)"莒人伐鄫", 公元前567年(襄公六年)"莒人滅鄫"。 《左傳》說,鄫恃仗賄賂魯襄公,以為魯襄公一定會來救援,無準備,魯未援,被滅。

鄫國投靠晉國、魯國的行為,受到莒國的強烈不滿和反對。前569年十月,莒國聯合邾國攻打鄫國。魯國派大夫臧紇出兵救鄫,結果被打敗。

前570年,鄫人又在戚 (今河南濮陽)參加由齊國主持的宋國、陳國、衛國、鄭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吳國等國的聯合抗楚盟會,鄫國才得以喘息。 前567年,鄫國因有魯國作後盾,而怠慢了莒國。莒國國君非常惱火,抓住魯國疏於扶助鄫國的時機,一舉滅掉了鄫國。

外姓滅鄫說

《鄫氏源流流傳圖》說,周簡王時,莒子生三女,長女嫁魯成公生魯襄公。鄫子(時泰)娶其二女為先夫人生子巫。鄫子與魯成公為褳襟,巫與襄公為姨表。後鄫子先夫人卒,繼娶莒子小女即先夫人之妹為後夫人。後夫人無子只生一女,還嫁回莒家,即與鄫家為姑舅婚。所生子即鄫家外孫。後夫人性悍,愛已女,迫太子巫奔魯依襄公為附庸。公元前567年,莒人以鄫之外孫嗣位,傳曰:"非滅也,以外姓嗣位,滅亡之道也。"


曾國國君列表(約兩千年)歷夏、商、週三代。

世系 名字 備註 世系 名字 備註

一世 曲烈 夏王朝時期 廿八世 壎和

二世 炫忠 廿九世 成銳

三世 坤仁 卅世 一猜

四世 祿 卅一世 椿

五世 浩源 卅二世 炯

六世 富方 卅三世 坦

七世 焜 卅四世 銷

八世 伯基 至此天下歸湯 卅五世 福波

九世 銳 商王朝時期 卅六世 時榮

十世 汪 卅七世 炳

十一世 志梁 卅八世 均柞

十二世 煌 卅九世 鈴

十三世 相奎 四十世 浤仁

十四世 世 鑑 四十一世 一鬆

十五世 政治 四十二世 炲

十六世 模 四十三世 墅

十七世 瑞煥 四十四世 鎮玉

十八世 垠 四十五世 滬

十九世 錦容 四十六世 祥博

廿世 洪 四十七世 炻

廿一世 桂茂 四十八世 臺埕

廿二世 昭 四十九世 字鑑

廿三世 培元 五十世 沛

廿四世 硅 五十一世 樸 ?-前640

廿五世 允漆 五十二世 世,美 前640-前591(49)

廿六世 杞 五十三世 時泰 前591-前567(24)

廿七世 燋熹 前567年被莒國所滅,太子巫逃亡魯,鄫國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