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在4%左右,定期幾個月的,你會把錢放銀行嗎?

詩菲月


首先,我們需要考慮最本質的問題。理財得先保證我們的平時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情況下考慮的事情。

  • 一般常人的思維

收入-支出=等於儲蓄(多餘的收入和結餘)

1.我們儲蓄的錢用來幹什麼?應對未來

2.未來我們有哪些需要應對

3.儲蓄的形式是否一定可以應對未

這種思維隨性但不任性

  • 特別一點的思維

收入-儲蓄(先預留鎖定)=支出

1.為什麼選擇先預留鎖定,安全感

2.未來有哪些需要應對

3.儲蓄的形式是什麼,是否一定可以應對未來

這種思維理性不任性

  •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把手裡面能拿的出來流動的資金用於不管是存款,選擇銀行的中低風險的投資理財產品,還是說進去股市,基金等定投,都是為了能讓錢生錢。錢生錢的方式很多種,那麼存在的現在風險自然不言而喻。如何規劃自己的結餘財富能夠跑得過通貨膨脹是一門非常值得大家學習的課程。

我們先來看一張圖片

我們看到,圖片當中有代表財富池的6字的圖片,我們以此來進行解讀。我們首先來看進的部分,進代表著收入中斷的風險,這裡講的是財富的初始來源也就是財富池的第一個入口,收入,對於不同的家庭,收入和支出的佔比是不一樣的。對於絕大部分的普通客戶來說,這個收入呀,指的是薪資收入。而薪資收入是這個家庭主要來源,這時,我們就要強調,收入的減少或者中斷,就會成為財富積累過程中的重大風險,這就像是帆船失去了風向,在海上四處漂泊,是很危險的事。而意外,重大疾病身故等等風險都會造成收入的減少和中斷,所以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進行管理的風險點。

講完進的風險之後吶,按照財富流動的順序,應該講出的風險。它強調的是呀,生活中的一些剛性支出。支出除了生活開支以外,主要還包括子女的教育,父母的贍養,車貸,房貸以及自己的養老等等。何況你肯定聽過這樣的說法,人是賺錢一整子,花錢一輩子。尤其是這些剛性的支出,可都是需要有足夠的現金去支持才可以的,這就要求我們如何將短期的收入,變成長期的現金流,也就是管理入不敷出的風險。

好,講完出的風險之後,按照財富流動的一般順序,我們來看增的風險。一般的家庭會省吃儉用來積累財富,這個省吃儉用說的就是單純的減少支出,當然很多的家庭會選擇開源節流,說的是一邊增加收入,一邊控制支出。無論怎樣呀,當收入大於支出的時候,家庭的財富結餘就產生了。這個時候吶,又要開始考慮如何讓錢生錢。也就是投資,這是財富池的第二個入口。當然投資有風險,一般來說,收益越多,風險就越大。畢竟對一個家庭來說,盲目投資很容易從錯配投資工具,或者是為了收益,承擔了過量的投資風險。

好,講完贈的風險之後吶,按照財富流動的一般順序,我們就該將防的風險。防代表了費用增加的風險,說的是呀,生活中的一些突發的事件。會造成大量的存量財富的減少,我們稱之為費用損失,簡單來說就是花一大筆錢來應對突發的風險,比方說突然重疾花的錢,意外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等等。講的這裡,我們就需要理解清楚出和防的區別。都是費用支出,出值得是剛性費用的支出。具有確定性。比如說之女教育父母和家庭的養老等等支出。而防指的是突發的費用支出,具有隨機性,比如意外或者疾病等等。講完防的風險之後吶,按照財富流動的順序,我們來看保的風險了。

保指得是應對財富保全的風險。當你完成前四種風險管理的動作之後吶,也就是家庭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是時候,那這個時候就會產生財富保全的需求。一個家庭辛苦點拼,改善了自己的家庭品質,好不容易進入到中產階層,當然不希望一朝回到解放前。可是生活就是這樣,風險無處不在。如果不做好風險的防範,將財富整體隔離在風險之外,那麼家庭就像是暴露遭荒野的小樹苗,稍有風吹雨打就飽受吹殘甚至連根拔起。特別是一些企業主,十分關注企業債務和家庭財富未進行風險有效隔離的影響。以及婚姻或者稅收變化等等影響。如今對於家庭財富的合理化的保護,早已經成為風險管理的話題了。最後呀,我們來看看傳的風險。

傳指得是家庭財富傳承的風險,很多人認為,家庭財富的傳承知識有錢人的該考慮事情,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的。家庭的任何財富都需要傳承。不然積累的意義在哪裡那。大錢有大錢的傳承,小錢有小錢的傳承。不論是大錢還是小錢,我們都要考慮傳承的工具和效率,換句話說,你有沒有做到傳承的損失最小化 。而這個也是需要進行風險管理的。

建議各位網友,如果在家庭有財富結餘時,做好充足的固定的投資理財規劃。利用手中流動的資金的百分之15用於全家的中低端保險規劃,百分之35用於投資銀行理財、股票、基金等金融理財產品。剩餘的百分之50的資金作為自己的流動資金。

目前銀行的活期存款的基準利率0.35%,整存整取三個月基準為1.10%,一年的基準利率為1.5%,二年的基準利率為2.10%,三年的基準利率為2.75%。當然不同的銀行和存款時間利率是浮動的。個人建議不要存銀行,因為沒有辦法跑過通貨膨脹。歐洲的一些國家銀行存款利率為負數,意味著存銀行需要倒支付銀行的財產保管費。

只有對自己生活和未來規劃的越詳細的人,才能擁有一個從容、持久、安寧的生活。隨著互聯網和信息化的不斷進步,大家通過手機就能瞭解很多想了解的知識和產品,現在這個時代是知識的時代,只有不斷學習,接受新事物,觀念才能在新的時代潮流中屹立不倒。


我是小孔明喲


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不是年化收益率的高低、時間的長久,而是“適合自己”,具有合理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在4%左右,定期幾個月,就要看題主資金的情況如何了,如果資金寬裕,完全可以執行,要是資金偏緊或者存在一些不確定性,那就沒必要執行了。

今年疫情過後,有一位朋友發生了一次與銀行理財不愉快的事情。事情是這樣的,疫情階段的時候,因為宅在家裡,階段生意都停止了,再加上有一些資金,所以想著疫情結束後投資一些固定理財之類的,有一些固定的利息收入,也能降低家庭收入的負擔與風險。所以,等到疫情結束後,這位朋友就與一些銀行的朋友聯繫瞭解,自己也跑了幾家銀行去了解了瞭解。

之後,這位朋友也很快的確認了幾款理財產品,與家人商議後便投資了。可是,後來生意方面,完全沒有起色,一時間又需要錢,銀行貸款比較麻煩,也需要一些時日。這個時候,就想到了銀行裡面的理財。卻,怎麼也不讓取出來,開始犯難。

所以,題主有閒餘的資金,最重要的不是年化收益率多少、時間多長,而是投資以後,對自己是否產生影響,是否具有合理性。如果存在影響,不管收益率多高、時間多短,都是不合理的。相反,如果不存在任何影響,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提升年化收益率是可行的。

銀行,將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劃分為五類,通常的標識為:低風險、中低風險、中等風險、中高風險、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不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本金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是不同,通常低風險、中低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本金風險很低很低,中等風險等級及以上等級,對本金有著較高的風險。

所以,題主如果要執行理財產品,也是需要考量產品的風險係數,以及自己的風險偏愛。如果,不希望本金承擔風險,需要是低風險、中低風險等級的理財。


厚金說


我自己的話,不會。但這個事真的因人而異,就只說說我不會的原因吧。

第一是4%的收益,和普通的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相比算是比較高的,但如果我是為了追求收益,我可以有很多更好的選擇。

第二你說了要定期幾個月,如果不是為了追求收益,而是看中幾個月的時間較短,那大概是看中資金的流動性,而我自己如果看中資金的流動性,壓根兒就不會選擇"定期"。

當然,如果結合短期和收益,對很多人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不等於銀行存款,依然存在風險,所謂的收益也是預期收益,並不一定有保障。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自己看清楚這理財產品裡面裝的是什麼。然後根據自己的資金使用需求做出選擇,如果你的錢是近期就要用到的,那麼幾個月的定期怕是不太適合。如果你的錢長期不用,那麼與這款產品相比,你或許可以找到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