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出海東南亞 新金融國際化揚帆正當時

近年來,從傳統金融到新金融,從支付到理財信貸再到技術應用,金融與新興科技的融合發展推動了一波又一波新浪潮。隨著國內金融行業整體監管趨嚴,金融科技公司為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紛紛出海,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麥肯錫的一項研究表明,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上升,但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依存度卻在相對下降。中國經濟的開放度仍有提高的空間,提高開放度則有望創造巨大經濟價值,形成全球多贏局面。

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領導人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呼籲國際社會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中國企業持續“走出去”開拓市場,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科技的發展也催生了新興商業模式,科技驅使全球聯動,使得中國直接向世界各大市場拓展業務成為可能。許多行業開啟海外業務,主動對外佈局,越來越多企業將東南亞地區作為出海的首選之地。無論是大型國企還是互聯網巨頭,無論是中小加工企業還是創新型的金融科技,都將目光投向東南亞地區。從雅加達到馬尼拉,從河內到金邊,中資企業和投資機構已經開始落戶,爭搶市場和人才。

同時,億歐智庫發佈的《2019金融科技出海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百家投資機構為“出海”金融科技公司提供資金支持,近5年來,融資次數逐漸攀升,由2013年的21次增長到2018年的185次。

科技、政策、資金等各種有利因素的推動下,中國金融科技企業業務不斷在海外落地,以實際行動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實現金融科技和實體經濟同步“出海”。其中,與中國有著相似市場環境、人口結構和消費習慣的東南亞,成為中國金融科技優勢複製出海的第一站。

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 金融科技出海正當時

事實上,中國企業“出海國際”早已經蔚然成風。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產業資源、先進的技術水平、成熟的管理經驗,在投入全球競爭中越來越具備先進性和影響力。在金融行業,隨著中國金融業日益開放,金融科技不僅是中國重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也成為了近幾年我國新金融企業出海的加速鍵。近幾年,中國金融科技在新興技術、業務規模、投資金額及企業數量等方面跨步邁進世界前列,具備成功實踐經驗的公司早已開始佈局“出海”計劃,逐漸由國內擴展到全球市場,進入全球化3.0階段的新徵程。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表示,“在我國,當金融科技發展到與全球渾然一體的時候,做全球佈局是一個基本的戰略。”

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投資市場。埃森哲最新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交易價值同比增長9倍,達255億美元,佔全球金融科技投資總額的46%。另一方面,我國金融科技的採納率領跑全球。安永發布的《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採納率指數》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和印度的消費者對金融科技採納率最高,均為87%,高居全球首位。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對外輸出模式、技術和經驗已經受到越來越多國際同行的關注。

金融企業“下南洋”掘金熱

在佈局海外上,很多企業都把東南亞作為了首選。究其原因,數據表明東南亞現在總人口有5.6億左右,顯著的人口紅利吸引了眾多金融科技企業來東南亞"掘金"。以印尼為例:2018年印尼 GDP 達到了1.04 萬億美元,人均達 3900 美元,GDP 較上年實際增長5.17%。 儘管印尼的經濟發展較快,但是印尼普惠金融的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印尼信用卡協會(AKKI)的數據顯示,印尼市場共有流通信用卡 1690 萬張左右,信用卡用戶 800萬人,僅佔總人口數的 3%。所以說消費信貸市場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據恆昌與CF40(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聯手發佈的首份《東南亞金融科技的現狀與發展報告》中顯示,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進,中國和東盟關係的不斷改善,推動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將東南亞地區作為出海的首選之地;其次,地緣、人口、經濟發展潛力三個因素疊加,使得東南亞成為中國金融科技的必爭之地。同時,東南亞市場和中國市場有高度相似之處,這種背景使得中國的金融科技行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複製原有的模式,輸出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

不難發現,東南亞互金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巨大,而週薪或者雙週薪等薪酬制度又深刻影響東南亞消費者的財務觀念,收入分配週期短、生活開支彈性大,用戶健康的財務習慣亟待培養。因此,業內資深人士普遍認為,金融科技或將成為推動東南亞“普惠金融”的引擎。金融行業選擇在此時“出海”東南亞,恰逢其時。

金融科技企業出海東南亞發展現狀

從201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企業出海,首站都不約而同地選在了東南亞地區。目前,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聚焦在移動支付領域,創業類的金融科技公司則聚焦在信貸服務、在線理財、技術輸出等幾大類服務。在選擇出海國家和市場進入方式上,不同的互聯網金融機構選擇的國家和方式也不盡相同。

一是支付業務。以螞蟻金服為例,從印尼市場開始進入,進而輻射東南亞市場。2015年,阿里巴巴與印尼第一家電子支付服務商DOKU簽署協議,跟蹤和簡化印尼客戶的付款。2016年螞蟻金服對泰國金融科技公司Ascend Money展開戰略投資建設,打造了泰國版"支付寶"。

2017年2月控股菲律賓版支付寶Mynt,為當地的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2017年5月合併東南亞支付平臺HelloPay,成立Alipay,試圖將支付寶擴展至東南亞地區。2018年3月,螞蟻金服與印度尼西亞的Emtek集團(Elang Mahkota Teknologi)聯合推出電子錢包DANA正式上線。

二是信貸業務。信貸業務方面,以恆昌公司為例,2018年下半年,恆昌開始申請海外牌照,正式進入印尼,在印尼開展包括貸超、催收等業務,2019年4月獲得OJK註冊號,註冊資本100億印尼盾,同時成為印尼科技金融協會(AFPI)的新進成員;2019年,恆昌100%控股的菲律賓公司成功獲得了Lending 和Financing兩張牌照,註冊資本金約2000多萬比索,該公司也成為菲律賓金融科技協會Fintech PH的唯一中資成員。

金融科技“出海”要注意的問題

東南亞地區金融科技企業出海機遇與挑戰並存,出海的金融科技企業應根據不同國家的情況制定因地制宜的發展戰略,無論是機構合作還是市場拓展,都需要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融入,不能過度依賴國內支付、網貸、貸超和三方大數據服務等行業的發展經驗。總體而言,出海企業應做到以下四點:

一是出海企業要注重合法合規的經營,做到不利用監管空白或漏洞賺快錢、黑錢給中資企業甚至國家層面帶來負面影響,要塑造良好的集體形象;

二是尊重當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節日,如恆昌在印尼分公司的辦公場所為當地員工設立禱告辦公室等,真正充分融入當地文化;

三是在充分了解本地政策和市場的情況下,積極加入行業自律協會,建立中資商會和交流平臺,開展同業交流;

四是在團隊搭建和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大膽招聘並大力培養本地員工,充分挖掘和利用他們作為本地人的先天優勢,真正融入當地社會和市場,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總結

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憑藉著獨特的後發優勢,實現了蓬勃的發展,向世界輸出了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科技應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金融全球化的新航海時代,新金融企業更應洞見和抓住中國金融業進一步開放的時代藍圖和發展契機,迎接變革與挑戰,邁出跨時代的一步。相信未來中國金融科技的突飛猛進將為改變世界帶來可能,也會有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走入國際市場,展現中國金融科技的力量,勾勒出新金融出海的壯麗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